简友广场想法读书

苏轼的朋友圈 || 南国有佳人

2023-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南风无影
image

一、马盼盼

公元1078年,三十二岁的苏轼任徐州太守,建黄楼,黄楼将成,苏轼原想将起建黄楼的始末,自撰一篇记文,后来看到苏辙撰寄的《黄楼赋》,已尽其大略,就不再写,决定亲自书写此赋刻石,弟作兄书,亦是很好的纪念。

苏轼写此碑时,官伎马盼盼侍侧。盼甚慧丽,为苏轼所钟爱,她平常学苏的书法,颇能得其仿佛,她在一旁看着苏轼落笔挥毫,颇有会心的样子。苏轼书写中间,有事走开,盼盼一时兴起,就代他接下去写了“山川开合”四字,苏轼回来看了,哈哈大笑,替她略为润色,不再更写,所以后来流传的《黄楼赋》碑帖中,“山川开合”这四个字是马盼盼写的。

二、 李琪

公元1084年,苏轼即将告别四年零三个月的黄州,黄州郡将设宴欢送苏轼,循例征召官伎侑酒。苏轼名满天下,照当时风气,常被那些女孩子们求诗乞字,当此酒酣耳热之际,他一向兴致很好,醉墨淋漓,来者不拒。于是有一故事,这次侑酒官伎中,有一李琪,长得娇小明艳,而且知书识字,不过胆小腼腆,所以,只有她从未得过苏公的翰墨。这是最后一次机会,再也不能错过,但等酒喝得差不多时,她从身上取下一条白绢领巾,跑到苏轼座前,求赐墨宝。

苏轼仔细瞧了她半响,叫她先去把墨磨好。墨浓了,他便拈起笔来在那幅白绢上大书道:

东坡五载黄州住,何事无言赠李琪?

下面没写下去,他老把笔一搁,又去和别人谈天说地起来,似已完全忘了这事。同席的人,看开头这两句,语意凡易,认为以苏轼的捷才,也决不至于接不落下文,大家不解何故。李琪自然最为焦急,但也不敢催问,只憋得粉面通红,无所措手。苏轼佯若没事,谈笑不绝,直到宴席将散,李琪忍不住只得去他面前,再拜续请,苏轼这才哈哈大笑道:“几乎忘了出场。”提笔续写道:

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题诗。

写毕,大家传观,都为李琪庆贺。苏轼黄州赠伎诸作,以李琪所得的褒扬为最甚。

三、胜之

离开黄州后,苏轼和全家其他的人,则仍乘船溯江而南。经池州,六月二十三日到芜湖,七月初抵达当涂。

乐全老人张方平的儿子张恕,时居当涂,邀请苏轼宴叙,并出家伎侑酒,不料家伎中却有黄州旧守徐大受的爱姬胜之在内,君猷死后,她已归了张家,不料在此相遇。

苏轼本就非常喜欢娇小玲珑的胜之,也很欣赏她的冰雪聪明,在黄州时与她最熟,也写过好多阕词来赞美她,送过她好茶和好泉,认为只有她才配享受此物;又说过她是一个出身很好的女孩子等,似乎有一点秘密的爱意。

这次意外重逢,王明清《挥麈后录》记有一则故事:

东坡北归过南都,其人已归张乐全之子厚之恕矣。
东坡复见之,不觉掩面号恸,妾乃顾其徒而大笑,东坡每以语人,为蓄婢之戒。

古人本将姬妾视同私人财产,可以随意将她遣去或赠人,何况时在君猷身后,苏轼没有理由“掩面号恸”,除非他心里还有一份难忘的旧情,面对胜之嬉笑自若,毫无情意的态度,使他借君猷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作《西江月》(姑熟再见胜之,次前韵)一阕以寄慨:

别梦已随流水,泪巾犹浥香泉。
相如依旧是臞仙,人在瑶台阆苑。

花雾萦风缥缈,歌珠滴水清圆。
蛾眉新作十分妍,走马回来便面。

四、春莺

公元1087年,在王诜家的西园里,即曾举行一次盛会。西园幅员广袤,小桥流水,林石清森,实是一个非常优美的园林。我们上距当时,几已千年,还能看到这次雅集中,风景之美,人物之盛,姬侍之艳,真还不得不感谢龙眠居士(李公麟)所画的《西园雅集图》和米元章(米芾)所写的图记。

王晋卿有一后房宠姬,名啭春莺,见过的人都说,确是罕见的国色,苏轼曾被她的美艳所颠倒,即席为制《满庭芳》一阕,老实招供道:她是你家家伎,朝夕相见,不会觉得怎样;但是有个狂客,则已被她艳光所照,意乱情迷,如何是好?原词是:

香叆雕盘,寒生冰箸,画堂别是风光。
主人情重,开宴出红妆。腻玉圆搓素颈,藕丝嫩、新织仙裳。
双歌罢,虚檐转月,余韵尚悠扬。

人间何处有?司空见惯,应谓寻常。
坐中有狂客,恼乱愁肠。报道金钗坠也,十指露、春笋纤长。
亲曾见,全胜宋玉,想像赋高唐。

但这啭春莺,王家亦不能久据。绍圣初,政局大变,晋卿再度贬谪,她便流落为客县马氏所得。待晋卿重返京师,虽知她的下落,但是已经飞去的堂前紫燕,再也不能重返旧巢,空缱绻而已。

五、琴操

传说中有个诗伎琴操,是个冰雪聪明的女孩子,颇有捷才。某一杭州通判,自唱秦观名作《满庭芳》,误举一韵,唱作“画角声断斜阳”时,琴操在旁,便纠正他道:“是画角声断谯门,不是斜阳。”——“门”和“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韵,错一字则全篇韵脚都乱了。
那人便作难她道:“你可依阳字韵改作一遍吗?”
琴操毫不为难地接了下来,改得天衣无缝,不输原作。
据传,琴操曾侍苏轼游湖。舟中,轼戏与琴操说:“我作长老,尔试参禅。”随即问曰:“何谓湖中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琴操答。
“何谓景中人?”
“裙拖六幅潇湘水,髻挽巫山一段云。”
“何谓人中意?”
“随他杨学士,鳖杀鲍参军。”
“如此意究竟如何?”
琴操不及作答,苏轼猛拍小桌,脱口道: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如此对口问答,不知不觉说到这个女孩黯淡的前途,苏轼是一片同情,而聪明的琴操则顿时感悟,便求落籍。一说她落籍后,就削发为尼了。

据清人谈迁的《枣林杂俎》说:明万历十七年于杭州邻邑临安县玲珑山,发现琴操墓残碣,为东坡所书,真伪莫辨。现代文人郁达夫曾往游访,墓在玲珑山寺之东;他在墓前翻阅新旧《临安县志》,都不见载有琴操事迹,作诗曰:
山既玲珑水亦清,东坡曾此访云英。
如何八卷临安志,不记琴操一段情。
诗意似言东坡曾赴临安访问琴操,不知所据,记此聊存一说而已。

后记

公元1090年,五十四岁的苏轼在杭州作太守,王箴送他一副拍板,轼家却无歌姬。记云:

王十六见惠拍板两联,意谓仆有歌人,不知初无有也。
然亦有用,当陪傅大士唱《金刚经颂》耳。

苏轼今已入为近从,出为方面,而他家生活依然淡泊如在黄州;照当时社会习尚,如他这样门第,竟不蓄养歌姬,是出人意外的事。

其实也不意外,多情的苏轼,自会被无情扰,但看淡了云卷天舒,一肚子的不合时宜的苏轼,此时此刻,也只想和朝云简简单单,相伴老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