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诗的童年散文读书

《论语》读书笔记(04.06)

2019-04-06  本文已影响201人  咖啡哥101

最近读完《论语》后,发现自己常常断章取义,以前多次误解了孔子老人家。

【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意思是说,父母在世,不去远方游历。如果要去游历,一定要有去向。

想来,孔子周游了列国,怎么可能只说“父母在,不远游”呢?

【5.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遇事思考多次才行动。孔子听说这种情况,说:“思考两次,就可以了。”

看来,孔子并不提倡“三思而后行”,他其实是个很果断的人。

【5.21】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啊,在国家治世昌盛的时候就表现自己的才智,国家混乱无道的时候就装作愚蠢躲避。他的聪明别人可以达到,他的愚蠢别人却学不到。”

看来,“愚不可及”原来还是个褒义词。

【14.37】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看来,“以德报怨”是不可取的。

【15.3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说:“遇到可实践仁道的机会,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看来,“当仁不让”最初是不让老师。

【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孔子说:“不是自己当祭的鬼神而祭他,这是谄媚的行为。遇见正义的事却袖手旁观,这是没有胆量。”

也就是说,“见义勇为”并非是如今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