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

清明与寒食究竟有何关系?

2016-04-04  本文已影响36人  陌顺安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大概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同时,清明又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那么,寒食和清明究竟有什么关系呢?下面就让小编带领大家一起揭开谜团吧。

《寒食》卢象

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

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

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

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

光烟榆柳火,怨曲龙蛇新。

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

说起寒食,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介子推。

春秋,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时,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晋文公。即位后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鄙视争功讨赏,他打好行装同母亲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

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又发现一血书,上写: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死而复活。便赐老柳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当然,提起这个故事,大家还会联想到另一个故事,就是“足下”一词的典故。相传介子推与母亲抱着大树被烧死后,晋文公十分悲痛,于是令人砍下这棵大树制成木屐穿在脚下,每次看到木屐的时候都会说:“悲乎,足下!”。

寒食在清明之前一两日,

直到唐代,它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地位也在清明之上。

后来由于两者十分接近,唐代将其合并,放假三到五天,对于执行“旬休”的唐代官员来说,这相当于一个不调休的黄金周。

也许是因为假期中普遍缺少时间概念,

寒食和清明就这样慢慢混淆了。

后来,寒食的习俗,包括冷食、祭祖和各项游乐活动,都慢慢移入清明,

最终形成了近代人只知清明不解寒食的局面。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因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后两者合二为一。

寒食成为清明的别称,禁火扫墓也成为清明的一个习俗。清明那天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并且去给祖先扫墓(又称“上坟”)。

北方和南方在清明的活动侧重不同。

北方注重扫墓,人们带着酒水果实、纸钱冥币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摆在亲人墓前,焚烧纸钱,给坟墓培上新土,插上几枝嫩绿的柳条,叩首拜祭,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南方注重踏青,借此出去郊游。

另外,清明节时还有插戴柳枝、放风筝、取新火、画蛋、斗鸡、荡秋千等活动。

不知大家弄明白没呢?

(*^__^*) 嘻嘻……有些跑题

不知如何自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