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保瑞教授哲学经典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学《论语》有感

2019-04-11  本文已影响24人  抱朴讲堂泽溪

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自己有能力应辅佐帝王一统江山,为百姓造福。而不是去弄自己的权利,欺压百姓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君不向道,不至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君不向道,不至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

可见要跟对君主以辅佐之才是正确的。

天下需要我来拯救,我便出世,展现我的能力,为世间开出太平。

身为儒者不能只是说说而已,纵有满腹经纶,不为世间出力,亦不能称为儒者。

儒者是要做事的,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

天下太平,不需要我来协助君王治理,可以退隐江湖,继续涵养自我。这才是儒者该做。

问题:所谓“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如果身为大众的领导者,即使再小的不光彩的事情,为亲人隐瞒。

假使有一天被大家知道,那么这种行为就可能会被所有人去效仿。社会治理大纲就会乱掉。

如果依法办事,又会说这个人没有人情冷暖。

在“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与“大义灭亲”中的这个度应该如何把握?

而且现在的社会法律中规定,当情与法发生冲突,要依法办事。

所以说现在的社会“情”是没有被强制力保护的一个意识。情就会在法面前显得特别脆弱。

道德与法律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法律是强制力的而道德是非强制力的,那么“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与现在的社会体制就存在着冲突。

听杜保瑞教授国学经典私塾硕博班《论语》心得——汪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