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难读
读经典需要耐心,读大文豪雨果的小说尤其需要耐心。
元月初,我开始读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原本打算春节前读完的,可因为春节前杂七杂八的事儿太多,根本就静不下心来,这本书的阅读也就终止了。
其实,我每天入睡前还是会读了一些东西,有时是小说,有时是短文,这是多年来养成的一个习惯。但雨果的这本《巴黎圣母院》每次拿起,总是读不了几段就读不下去了。彻底放弃又心有不甘,几番挣扎之后还是不得不放下,换成读起来轻松一点的文字。
很多人都说经典难读,甚至排出了死活读不下去的十大经典名著排行榜,位列其中的全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名家大作。看来,经典难读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
我手头的这本《巴黎圣母院》虽然没上这个难读排行榜,但若想在春节前那闹哄哄的气氛中读出乐趣,对我来说还是有点儿困难。
现在,春节过去,人们躁动的情绪渐渐趋于平稳。我也终于又有了只属于自己的安静时光。
上午,我做完简单的家务后,泡上一杯茶,重新拿起节前读了一小半的这本《巴黎圣母院》,再一次与经典对话似乎变得容易了一些。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之所以难读,是因为书中不仅仅有一个故事线,还有大量篇幅的对巴黎城、以巴黎圣母院为代表的建筑艺术、巴黎古代司法、宗教与哲学等众多领域的专业论文式的讨论。这些内容对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很不容易理解,读起来感觉枯燥也就不奇怪了。
但这部分内容对于这本书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有的评论家甚至认为,这部分内容才更能体现雨果的文学大文豪地位。
看来,经典难读还得看是什么人在读。我读味同嚼蜡,有人读就是精神盛宴。
其实,这本书难读还在于我对于书中呈现的时代和地点的不熟悉。
雨果生活于1802年—1885年间,这一时期的法国经历了一系列政治动荡,各种政治派别,各种政治思想和政治体制激烈碰撞,轮番登场。这些内容都在浪漫主义大师雨果的书中大量呈现。对法国历史不了解的我当然会看得糊里糊涂。
还有,我对巴黎这个艺术之都、时尚之都、文化之都、浪漫之都也丝毫不了解。雨果笔下不断出现的那些著名街道、广场、建筑对我来说都太陌生了,晦涩的人名和杂乱的街道名常常令我如坠雾里。
所以,读这本书我需要安静的环境,平静的心态。既然开了头,就要坚持读完,经典难读也得读。
坚持读经典是我读书的大原则,虽然有时倍感艰难但阅读后的收获却是那些低级读物无法比拟的。
就像这本《巴黎圣母院》,虽然看过电影,对其中的故事线已有初步了解,但我相信等读完原著之后,我会对欧洲建筑艺术、对欧洲宗教与政治以及对美与丑的对照、崇高与邪恶的对立等都会有更大的收获。
经典难读,但阅读还是得读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