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目录、文件管理

2018-12-07  本文已影响0人  Liquor_4a19

文件控制块—FCB

为了能对一个文件进行正确的存取,必须为文件设置用于描述和控制文件的数据结构,称之为“文件控制块”(FCB)

文件与文件控制块一一对应

记录文件名及其存放地址、文件的说明和控制信息。(是谁?在哪里?什么权?)

文件管理程序借助于文件控制块中的信息对文件施以各种操作。

把文件控制块的有序集合称为文件目录,即一个文件控制块就是一个目录项。通常一个文件目录也被看作是一个文件,称为目录文件。

目录管理的要求如下:

实现“按名存取”;(最基本功能)

提高对目录的检索速度;

文件共享;

允许文件重名。

两级目录的特点:

基本克服了单级目录的缺点,并具有以下优点:

提高了检索目录的速度。

在不同的目录中可重名。

不同用户还可以使用相同/不同的文件名来访问系统中的同一个共享文件。

不提供子目录操作,还不方便;各用户之间被完全隔离的话用户访问其他用户文件时,不方便合作。

多级目录结构

层次结构更清晰、提供更灵活的权限管理等

但目录级别太多时也会增加路径检索层次,增加磁盘访问时间。

按文件的逻辑结构将文件分为两大类:记录式文件和流式文件。

按物理结构划分,文件主要有三类:顺序文件、链接文件、索引文件。

操作系统实现按名存取的关键在于:解决文件名与文件存储地址的转换。

(1)文件逻辑结构的类型

有结构文件(记录式)

①定长记录

②变长记录

如何组织记录:

顺序文件。系统需按该类型记录“长度”,通常定长。

索引文件。系统需为文件建立索引表。

索引顺序文件。建索引表,记录每组记录的第一个记录位置。

无结构文件(字符流式)

字节为单位,利用读写指针依次访问。

系统对该类文件不需格式处理。

①顺序文件

串结构:按记录形成的时间顺序串行排序。记录顺序与关键字无关;

顺序结构:按关键字排序。

检索方法:

从头检索,顺序查找要找的记录,定长的计算相对快。

顺序结构,可用折半查找、插值查找、跳步查找等算法提高效率

顺序结构:记录按关键字排序,可按关键字检索

定长:结合折半查找算法等提高检索速度

变长:从第1个记录开始顺序扫描,直到扫描到要检索的关键字标识的记录(例如:数据库、文件系统的基于文件名排序的目录检索)

顺序文件的优缺点:

不方便随机存取某条记录,但适用批量存取的场合。

适合磁带等特殊介质。

单记录的查找、修改等交互性差;增减不方便(改进办法:把增删改的记录登记在一个事务文件中,在某段时间间隔后再与原文件合并更新)

②索引文件

一个索引文件可以有多个索引表

    为方便用户根据不同记录属性检索记录,为顺序文件建立多个索引表,每种能成为检索条件的域都配备一张索引表。

索引文件的优缺点:

适用于变长记录,可提高检索速度,实现直接存取

索引表增加了存储开销

③索引顺序文件

④直接文件

外存分配方式

目标:有效利用外存空间,提高文件访问速度

常用三种方式:

连续分配

缺点:

会产生外存碎片。可紧凑法弥补,但需要额外的空间,和内存紧凑相比更花时间。

创建文件时要给出文件大小;存储空间利用率不高,不利于文件的动态增加和修改;

适用于变化不大顺序访问的文件,在流行的UNIX系统中仍保留了连续文件结构。如对换区

链接分配(不连续)

优点:

离散分配,消除外部碎片,提高利用率

同时适用于文件的动态增长;修改容易

索引分配

链接的不足:

顺序检索的时间成本:不能支持高效的盘块直接存取。要对一个文件进行直接存取,仍需在FAT中顺序的查找许多盘块号。

链接信息的空间成本:FAT需占用较大的内存空间。当磁盘容量较大时,FAT可能要占用数MB以上的内存空间。这是令人难以忍受的

改进:

系统运行时只涉及部分文件,FAT表无需全部调入内存

每个文件单独建索引表(物理盘块索引),记录所有分配给它的盘块号;

建立文件时,便分配一定的外存空间用于存放文件盘块索引表信息;

存储空间的管理

1)空闲表和空闲链表法

2)位示图法

3)成组链接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