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你可以更好地成为自己”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件事。
很多时候你的想法是:很想改变自己,希望可以把日常可支配的时间利用起来做点什么,努力地变得变成自己最好的样子。
可是往往事情还没有开始,你就已经被自己装填得满当当的内心戏给劝退了。
常常兴致勃勃地去知乎上搜素‘大学生闲暇时间可以做什么改变自己’之类的问题。
答案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
也许你会在这里多多少少发现自己的影子。
什么事都是,再等等……
现实就是,我们想要改变自己,可是总是在事情尚未开始时,就一锤定音将自己的信心和能力一起扼杀在了摇篮里。
究其原因,你总是在真正开始做一件事情之前:
就为自己做不好这件事请找好了一万个借口,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做这好件事的一个理由。
正如博尔.舍费尔在《小狗钱钱》一书中谈到“在做什么事之前,你总是首先想‘这件事是做不成的’,这样肯定不会成功”。
所以,你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这种想法,可能在过去的日子里面,
这个想法已经在你的脑海里根深蒂固了,甚至有时候变成了一种反射性的思维,由此及时刹车,我们需要学会一点技巧。
接下来分享的几个妙招,希望能像火柴划过黑暗一样点亮你,让你有意识地将其运行到生活中,看见不一样的自己。
Number 1
“去做”而不是“试着做”
这二者的差别真的很大,正是自身心理暗示起着关键作用。
研究表明,当你对自己说“我开始做这件事”时,你给自己下的定义就是,
认定了它=下定决心把它做好,不允许自己有退路的那种。
而对自己说‘我试着做一件事的时候’,虽说差别仅在两个字,可是其中的韵味却是大相径庭。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对待一件事,这时还没有开始其实你就已经为自己做不好这件事提前想好了退路:
‘没事的,做不好,是因为我能力不足’,
‘别人也不一定做得比我好,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好了’等等。
所以,下一次,经你认真思考,决定去做某一件事的时候,不要徘徊茫然,要踌躇满志。
首先要对自己有自信,然后挽起袖子加油干,不要为自己撤退想好后路,有种破釜沉舟的味道。
大胆往前冲,因为我们处在的这个阶段,是容错率足够大的时候,所以就大胆去尝试吧。
毕竟,只有先离开起点,才有可能接近终点。
Number 2
实操“微习惯”
虽然它有一个“微”字,可是却并不代表它的作用亦是如此,相反,甚至在日后会使你和现在的自己有着天壤之别。
有句老话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
生活由各种各样的细节堆砌而成,微习惯恰恰在背后助有一臂之力。
改变,仅仅需要21天。
研究发现,通过21天的训练,每个人都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所以,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十年前我们没有种下那棵树,现在种下好好经营的话,同样也可以收获繁花遍地开,为时尚未晚。
可以是每天几页书、5个俯卧撑、1公里慢跑、3杯水、甚至是早上起床站着穿袜子,年复一年,竟也会为你带来妥妥平衡感。
所以,不要去鄙视微习惯的力量,它能带来的远超乎你想象。
Number 3
“乐于阅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相信大家耳朵都听出茧子了。可是,扪心自问,你是否是一个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有时候,你想得太多,只是因为书读得太少。
其实很多答案,我们都可以在书中找到,
‘书中自有黄金屋’,午后或是琐碎时间,阅读一本书本是一件令人畅快的事。
可是大多是人将大把时间献给了抖音、微博等娱乐软件,整天准备好小板凳,吃着各种各样的瓜。
这瓜,真的甜吗?可以为自己带来沁人心腑的甘甜吗?
当一个人可以在自我世界里保持热情时,他便拥有星辰之外的力量。
当我们沉浸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与自己进行深度对话,
不用去将自己不喜欢的东西硬塞进脑子里而只为接一下室友们聊天的话题。
经过对自己的洗礼,我们可以活在自己操控的节奏中,接纳真实的自己,这真的是一件很棒的事,
拿我自己来讲,我一年多的时间将近看了30本书(确实不多,可是我有行动呐),种类很多,包括经典小说、人物传记、专业书籍,理财方面等等。
现在为止,我依然会利用空闲和碎片化时间阅读,
这是一个令人迷恋的过程,自己收获了很多,包括人际交往以及对世界的认知,这个感觉特别充实。
你知道吗?你能看到的所有事物,在这诺大的宇宙中,其实只占5%,剩下的都是暗物质和暗能量(直呼神奇,我也才是老师上课讲听到的)。
世界真的很大,我们不可能亲眼看到它的所有细节,可是在书籍里面,你可以。
不同人的视角,不同作者的感受,足以让我们体会到世事的精彩纷呈。
写在最后
一直记得巴宝莉的一句广告语——生命中的美好永存不够。
希望你可以探寻书籍,从一个消费者蜕变成一个创造者,用更深层次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去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世界上最公正无私的是时间,他从不会因为某个人或某件事而停留自己的脚步。
愿你可以勇敢打破限制,拽住时间的绳索,向前多迈一步,等待你的,将会是新的风景。
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