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西每天写1000字

空巢青年:我们选错了吗?

2016-12-15  本文已影响15人  泽西_

还记得当初上大学时,远离家乡外出求学的同学就发出感叹,从此家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如今的一、二线城市,则充斥着忙碌、孤独的奋斗青年,被媒体称作“空巢青年”。

被动选择:专业所限,回不去的小城市

和90年代末的那一波外出务工潮相较,现在大城市的外来户们学历更高,头衔更多,视野也更开阔。2008年以后掀起的北上广人才聚集,可能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智慧”迁徙。在大城市从事IT、创业和互联网企业的高素质人才,加速了城市的发展。在这些城市,可以看到每年数以万计的公司被创立,平时车水马龙,人潮川流不息,恰逢春节时分,却变得冷冷清清,每每上演“空城计”。

当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大学里的专业也越来越多的时候,毕业生们面临的是家乡对口产业不发达甚至空白,回家就是失业的现实。于是,包容性强、就业面广的大城市成为他们最后的港湾。择业,已然变成一个被动接受结果的命题:只能去大城市。

高昂的生活成本:繁华背后,融不进的大都市

大城市里空巢青年数量暴增的背后,是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谁来为这些青年在城市的发展之路买单?他们在此生存的意义何在?仅仅是为了让自己不学而无用吗?

昨天新出的最低工资表出炉了,仅有的突破2000元的两个城市是上海和深圳。当然,如今的高素质外来务工者早已摆脱了最低工资的限制,大型企业在当地的新入职员工薪资就可以达到万元以上。明面上的高薪也许会让一些小城市和县域的人们羡慕,可是高昂的交通成本、居住成本以及饮食日常开销通常要占到总收入的6成左右。如果把未来生存发展的子女教育资金也看作可期的固定开支,那么月光族或许还不足以形容他们的状态。

这个群体中就有些声音这样说:去一线城市打拼几年,攒下第一桶金,再回家乡或者小城市开启自己的事业。

如此曲线救国的思路,在网路上也得到了大多数空巢青年的认可。可以看到的是,在一个陌生的大城市扎根,人脉和资源都是从零开始,这一场大城市为主战场的生存战早已打响,失败者将离开这些繁华和喧嚣,另觅去处。

离群索居的奋斗者:社交成本高,孤独感更甚

除开工资,大城市的工作状态和并不发达的地区有着显著的差异。这里崇尚的是长时间的996(早上九点到晚上9点,每周六天)工作状态,对效率和资本的敬畏同时达到了顶峰。频繁的加班带来的则是所剩无几的空余时间里离群索居的状态,除开一些零星的聚会和网路上发起的活动,大部分空巢青年在不上班时处于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躺尸”状态。

周末,这样的场景在大城市正在变得越来越常见:快餐店里是单个排队取餐的年轻人,电影院里则是插空而坐的观影者,书店的青年读物区伫立着一个个孤单的身影。

生活状态错层的背后,是资本收入和劳动收入的错层

同为年轻人,周末的小城市周边景点边星罗棋布的排满带着青春气息的两厢汽车,景点内大多是忙着拍照和游览的年轻人。大城市的空巢青年们则在电脑前完成工作日里尚未完成的新报表,他们始终坚信这样的奋斗对于他们的未来意义非凡。

大城市里已经站稳脚跟的中年人对生活的态度比起小他们一辈的后生们,则显得游刃有余多了。他们普遍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可爱的孩子,以及最重要的,他们的物质资本已经相当丰裕。

年轻人和中年人迥异的生活态度,除了后者在生活经验上已经足够应对各种状况之外,他们的投资收入,则让他们在劳作之余,有更多安心的资本。当投资收入的稳定性和回报率在风险、效率的模型之下超过劳动收入时,或许,这才是年轻人急着更快攒下更多资金而不是感受青春活力的重要原因。

结语:分流发展,大城市的下一步棋?

从生态发展的角度来说,人口松散更符合持续发展的逻辑。人口稠密的大城市,集结了太多的功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已经让异地分工成为现实。发展大城市时代主推的资源倾斜、大投入办大事的精神,或许已经不适应未来的需要。小而美是更合理的发展逻辑。

唯一被难住的只有仍挣扎在大城市的空巢青年们:他们真的选错了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