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2017-03-16 本文已影响0人
Lanvie林芸
《设计心理学》这本书听过很多人推荐,书里讲了很多关于设计的原则和需要注意的东西,作者用了很多事例辅助说明,语言也很生动,很容易看下去。
书中的设计原则基本都是围绕着两个方面提出的:概念模型与行动七阶段。
概念模型:匹配性、可视性与反馈
概念模型作者提出了一个“概念模型”的理念。通俗点讲,也就是设计人员想的与用户要的是否能匹配,并且这种匹配是否能呈现在物体本身。通过这个概念模型,作者延伸出三个设计原则:匹配性、可视性与反馈。
- 匹配性指的是操作动作能与操作结果相匹配,就像我现在正在简书上写文章,我点击加粗,呈现的状态就是加粗而不会是斜体,这就是匹配性。
- 可视性也十分容易理解,也就是让匹配过程被看到。还是我在写文章这个例子,我现在要使用粗体,粗体的符号就在编辑栏的第一个,我找得到它,也知道它是粗体。当我需要时我能看到你在哪里,并且有什么用处,这就是可视性。
- 反馈则是让用户看到我干了什么,我点了加粗,字体也变成了加粗,这就是反馈。
行动七阶段:关于错误
行动七阶段行动七阶段也是作者在本书提到的一个重点。作者将人们行动的整个过程概括为执行与评估。具体的七个阶段为:
- 确定目标
- 确定行动意图
- 明确行动内容
- 执行行动
- 感知外部世界
- 解释外部世界
- 评估行动结果
举个例子,小红现在想联系小明。此时此刻,联系小明就是行动目标。而联系小明有很多种方法,小红想打个电话给他。现在小红的目标已经转换成了意图:打电话。小红想着打电话需要拿起手机找到小明并按拨号键,这时候小红已经明确了行动内容。接下来小红开始打电话执行行动。电话的另一边传来嘟嘟的声音,随后小明的声音响起。小红在拨打电话后,就一直在感知外部世界。出现了小明的声音后,说明电话打通了,这是小红在解释外部世界。打完电话,小红也联系到了小明。结果与目标一致。
在以上的每一个步骤中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人们中止行动或行动失败。更加不幸的是,人们常常出错。作者总结出了人们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六种失误:
- 撷取性失误:某个经常做的事情突然取代了想要做的事情(开车去商店却去了办公室)。
- 描述性失误:将正确的动作施加在错误的对象。(将本来要扔进洗衣机的衣服扔进垃圾桶)。
- 数据干扰失误:无意识的行为(打电话告诉秘书房间号,却拨打了房间号)。
- 联想失误:内在思维联想引起失误(办公室电话响了却说“请进”)。
- 忘记动作目的造成的失误:突然忘了要干嘛。
- 功能状态失误:某一状态的操作在其他操作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针对人们常常出现错误的行为,作者归纳了几条与差错相关的设计原则:
- 了解并减少差错因素
- 给操作者后悔的机会,增加撤销操作或提高不可逆操作的难度
- 使操作者能比较容易地发现并纠正错误
- 改变对差错的态度,不要认为是操作者在犯错
- 合理使用强迫性功能(给用户带来不便的功能),使人们发现操作中的差错,这是预防事故的特殊方法
总而言之,在执行过程中,让用户看到哪些动作是可行的,在评估过程中,把操作结果显示出现,使用户容易判断自己的工作状态。
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差错:
- 加宽执行鸿沟,不给用户操作提示;建立评估鸿沟,使用户看不到反馈
- 指令名称不正确。操作意图和实际操作之间任意匹配
- 操作规则前后不一致
- 使用意义不明的操作用语
- 用户出现错误时,言语模糊,让用户更加不知所措
- 操作过程很危险,一个错误可能毁掉所有资料
作者总结的这几点,也可以当做工作的自查表,反省自己有没有出现以上的错误。
总结:设计七原则
-
应用储存于外部世界而不是头脑中的知识
-
简化任务的结构
- 不改变任务的结构,提供心理辅助手段(记事本)
- 利用新技术,将看不见的部位显示出来,改善反馈机制(汽车仪表)
- 自动化,但不改变任务性质(自动档汽车)
- 改变操作的性质(系鞋带→粘鞋带)
- 不要夺走用户的控制权(不要“过渡自动化”)
-
注重可视性,消除执行和评估之间的鸿沟
-
建立正确的匹配关系
-
利用自然和人为的限制性因素(让用户只看出一种操作方法:乐高)
-
考虑可能出现的人为差错(把用户当小白)
-
若以上都无法做到,采用标准化(统一执行一套标准)
总结
《设计心理学》这本书干货很多,我认为更适合边实践边看,对于书中的一些理论能理解的更加透彻。这本书值得多翻看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