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影评简书电影院娱故事

一篇写不了的影评 |《熔炉》

2017-02-19  本文已影响21人  盧sir

《熔炉》一片当时刷过一轮朋友圈,因此有所关注,但并没有看。一是习惯性等热度过去后看“冷”片,二是因为知道这是一部沉重的片子,而我们又总是习惯逃避沉重。

沉重,有的时候是可以与“现实”二字划等号的。既然已经身处现实中了,那偶尔逃避一下又何妨?至少,我所理解的电影,是一个逃避的好地方。因为它创造的是梦境。当然,梦也有美梦和噩梦之分。但不管如何,影片结束后,都能让你叹一声,只是一场梦而已。于是要么遗憾,要么庆幸,然后再回到现实中来。

可是,有的电影却不能。

比如《熔炉》。

那是一场噩梦——一场醒后仍在延续的噩梦。

其实是想避免拔高,来说说该片的电影语言的。但这应该仍是一种逃避吧。分镜再好,演技再好,音乐再好,都抵不过“这是现实”这一念头带来的震撼。所以,再仅仅把它当作几十分钟的艺术来欣赏,总觉得索然无味了。是的,看到后面已经让人不想理会片子如何了。片子拍得很好,但总是经过了加工处理的。这样的内容,一旦被处理,就好像削弱了它的力度,掩盖了他的真实。

那么,还是来直面这现实吧!

韩国光州残疾人性侵事件始末

“这是一部改变国家的电影。”这样的评价让人觉得唏嘘。理所应当的公平与正义,却得在经过了奋力抗争,甚至流血牺牲后才能获得——不,甚至到最后都还未能真正获得。这样的社会,无疑会让人产生巨大的怀疑。

但好歹仍然有被改变的可能。首先是作家孔枝泳以该事件为原型的小说面世,接下来是同名电影。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更大的影响开始凝聚,于是改变开始。随着“熔炉法”的出台和修订,让人更多看到的是希望。

是的,希望。就像电影结尾处所说:“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天气变冷了又变热了,是因为为了让我们懂得周围人的温暖和清凉,是多么的珍贵。”

近几年韩国出了很多这样现实题材的影视作品,几乎每年都有。禁不住让人感慨,他们有一群敢于说话的创作者,还有能够让他们自由说话的国家。而我们,似乎是相反的情况。于是创作者大多养成了迎合的习惯。迎合市场,迎合观众,迎合上面的要求。拍出来的东西,哪怕投资再大,制作再精良,在力度上总是欠缺着,触不到灵魂。须知这样的深层次的撼动,却是精神文明发展所必须的。否则看上去再是百花齐放的繁盛,也不过是朵朵塑料花罢了。

到最后,果然还是拔高了。没办法,既然要写,那自然写出的就是自己感觉最为强烈的部分。在这一点上,我是羡慕那几个小邻国的。虽然平日里觉得他们张牙舞爪狐假虎威很是厌恶,但就文化自由度而言,我们的现状跟人家一比,确实令人叹息。

他们已经有了一部又一部改变国家的电影了,而我们只有一部又一部禁止上映,甚至禁止拍摄。创作者忙着研究怎么打好擦边球,跟上面讨价还价,留下的东西早已是坑坑洼洼。什么时候,我们的电影能不再如遮羞布一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