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学习重在理解与迁移。

2020-02-04  本文已影响0人  郭筠筠1

Day4:学习重在理解与迁移。

1.行为主义诞生背景:早先,心理研究一直是神学和哲学的领域。之后,行为主义诞生;行为主义是研究人类的行为或活动,行为主义者把学习的概念定义为在刺激和反应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学习的动力被认为主要由内驱力(如饥饿)和外部力量(如奖励和惩罚)来驱使。如此看来,行为主义也有自己的局限,外部力量如奖励和惩罚其实是有悖于学习本身。迷箱中的小猫实验,小猫不是先行思考我如何逃出箱子,而是反复实践。行动中涉及一连串的错误,在不断试错中得以逃出。对看上去很复杂的问题解决现象(从棘手的迷箱里逃出)的解释无需依赖诸如思维那样不可观察的心理活动。

2.行为主义局限:很高兴地看出,作者接着指出:早期行为主义的局限在于它强调可观察的刺激条件和与这些条件相关的行为。这种倾向使它很难去研究诸如理解、推理和思考这些对教育来说极其重要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激进行为主义(常被称为带有大写B的行为主义)让位于折中的行为主义(带有小写b的行为主义),折中的行为主义保留了将行为用作数据的科学精确性, 也允许对内部的“心理"状况做出假设,因为这些假设可以成为解释各种学习现象的必要要素。之后产生的行为主义该如何重新定义?是不是就是新学习学科,也就是现在通俗意义上的学习?

3.认知科学的诞生:在如此背景之下,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复杂性,从而导致了一个新的领域——认知科学的诞生。认知科学就从多学科的视角来研究学习,涉及到人类学、语言学、哲学、发展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系统科学和心理学学科(Norman,1980, 1993; Newell andSimon, 1972)0新的实验工具、方法论和假设理论的方法(postulating

theories)使科学家能够开始对心理功能进行认真的研究:检验他们的理论,而不只是对思维和学习进行猜测。

4.新学习科学的一大特色就在于它强调理解性学习。学生常常很少有机会去理解或搞懂主题,因为许多课程总是强调记忆,而不是理解。教科书充满了要求学生记住的事实,大多数的测验也只是评估学生记忆事实的能力而已。当我们意识到,教科书充满记住的局限时,学习科学的理解性学习的重要性就重新被摆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比如前不久,朋友圈充斥的某些小学期末测试卷中存在着整本书测试,测试的是关于本书作者是谁,TA是哪国人等等和记忆有关而非和理解有关的题目。当然,我们并不排斥知识,只是专家的知识是围绕重要概念而联系和组织起来的(例如,牛顿的第二 动定律);它“有条件地”指明了知识可使用的情境;它支持理解和迁移(到其他情境),而不仅仅是记忆能力。由此看出,“理解和迁移”是新学习科学的重要概念:现有大量知识积淀之下的理解,然后是灵活迁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化知识为我所用。新网师的每一次小打卡,每一次预习作业,每一次过关作业,无不都是让我们将导师传授予我们的知识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我们的专业能力;新网师也特别强调所学要为我所用,学了而不会运用的知识是僵死的无用的。

对理解的强调,使之成为新学习科学的主要特征之一:新学习科学关注认知的过程。现代学习观就是人们用他们已知道和相信的知识去建构新知识和对新知识的理解。鱼就是鱼的实验就很形象地说明了,一个人已有的知识对于新知识的接受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意义,学生所理解的每一个知识都和其之前的先有知识紧密相连。新知识的建构必须来源于已有知识,对这种教学观的合理引申就是教师需要关注学习者在学习给定主题时随之带来的不完整理解、错误观念和对概念的天真解释。教师还需要依据这些概念来帮助每个学生达到更成熟的理解。如果忽视学生的初始概念、观点,他们获得的理解可能与教师预期的想法大相径庭。反之我们可以如此思考,如果课堂上学生反馈的学习结果和教师预期大相径庭,说明教师没有预设到学生头脑中已有知识有哪些?他们缺乏的是什么?我们应该给予什么学习支架?

5.究竟是讲授式好还是探究式好?有关识知“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通常的误解(利用已有知识来建构新知识)是,教师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任何事情,相反,应该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这一观点混淆了教育(教学)理论与识知理论。建构主义者认为不管如何教一个人,所有的知识是基于已有的知识而建构起来的即使聆听一个包含积极尝试建构新知识的演讲。“鱼就是鱼”故事和教孩子地球是圆的的尝试都表明了,为什么简单的讲授常常不起作用。但是,在人们首先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理解问题之后,有时“讲授式教学”还是很有效的。然而,教师仍然需要关注学生的理解,并在必要时给予指导。

有许多证据表明,如果教师关注学习者带到学习任务中的已有知识和观念,将这些知识当作新教学的起点,并在教学过程中监控学生概念的转化,那么就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探究式还是讲授式教学都是有用的,不能厚此薄彼。问题是,设计者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适宜的方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