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博之约
甘肃省博物馆约四五层楼高,我平时蛰伏在对面的二十八楼。但每一次看到楼下博物馆的时候,我总觉得是在仰视。曾经的所在的公司有幸承建了博物馆的装修,个人一直认为对躯壳的美化不能代表对其灵魂的了解。酒后答应好友华老哥,写写省博,他想看看我的怪诞与博物馆结合会形成一种怎样的奇葩。
一直想抽时间,当然也在通过临时抱书脚热身擦掌,如果是走马观花、浮皮潦草的走近,对不起华老哥陪我喝的那么多酒。深入进的走进这座博物馆里去了解她所揭示的前世今生,是3月的女神节的清晨,往日念念不忘、一再搁浅的豪言终于变成行动。新区有疫情,好在没有影响到博物馆的开放。免费扫码进入大厅后我一脸的茫然,我为以前来过时的心不在焉感到愧疚,好在这里欢迎故交也不欺新友。进门往左看两个大字:实证。(甘肃考古百年展)。就这里吧,我知道这种专题展是有寿命的,过了这个时期这组文物组合而形成的生命就结束了。
---引子
一、专题展:实证
专题展突出两字:实证。其组展的初心来源于2021年10月17日习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的贺信。展览序言中说:甘肃历史绵长,文化类型多样,人文底蕴深厚。人类演化可在此溯源,黄河文明、周秦文化在这片黄土地发生、发展、壮大,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此交融,中西方文化与民族融合在此汇聚,由是甘肃成为中国最早开展考古工作的地区之一,至今已逾百年。这百余年丰硕的考古成果是黄河上游古人类演化、史前文明发展的实证;是中华文明诞生与发展的实证;是中华大一统国家形成与繁荣的实证;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互动的实证;是多民族大迁徙、多元文化大融合的实证。
展览简洁明了的分三个单元:人类起源、文明肇始、交流互鉴。看完之后也是简简单单的三点感受:
1.陪葬品是各类文物留存的主要形式,对墓葬的挖掘是考古工作的主要方式。西北地区干燥的的砂土条件非常适宜地下文物的保存,百年考古工作主要是百年来保护性或抢救性的挖掘。看着图片上四处星罗棋布的挖坑,我突然间有了一个疑问:这些文物到底是放在博物馆里还是埋在地里才是得以永恒?不得不承认,挖掘本身就是一种破坏。但没有办法,绝大部分的历史埋在地下。而人类的未来,应该是指向浩渺的苍穹。或许,埋着的永远,展览的永恒。看着那些头盖骨和乱骨坟,思考人类远古时、历史上和现在正发生的那些战争,随吟"一将功成万骨枯”,感叹“将相王侯终为土”。
2.工器具材质的不断演变,揭示了人类社会生活的非凡演化。从远古石期时代甘肃泾川牛角沟头盖骨到夏河甘加白石崖,到彩陶飞舞的仰韶(马家窑)文化,再到贯穿中原九省、青铜流光的齐家文化,还有各类器具兼收并蓄、相得益彰的山丹四坝文化、沙井文化,再到雷台汉墓的铜车马、木俑、古玉、汉简至汉代悬泉置麻纸,最后到如今的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云宇宙。当今社会所有的信息都存于云端,后世对今世的研究应该不是挖掘找寻,而是去伪存真。
顺便说一句,没看这个展览前,我去过夏河的麦加秘境景区,看了麦加的八角城,钻了白石崖的大溶洞,却不知道那个地方在远古的地位那么牛;更为惭愧的是,身为山丹人,名为丹山人,却不知道以山丹四坝命名的四坝文化也是那样牛。博物馆这个地方,不是让你知道了什么,而是让你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无知。
还有,展览中说肃北马鬓山有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玉矿。我和弟兄们在那一带为了修路开过石料,或许眼拙的我们把N多上好的远古高玉轧成了石子铺成了路。转而想来墨玉长龙蜿蜒盘旋于漠漠戈壁,比起把玩于手掌之上的玲珑剔透,应该更加妥实些。
3、石窟里的佛是那个时代人心里的神,也是这个时代我们认为的那个时代的人。把自己假设成一个长安人,从长安的法门寺出发,经天水麦积山,路过临夏炳灵寺,途经石窟鼻祖武威天梯山,再西行至肃南金塔寺(马蹄寺)、文殊山,最后过瓜洲榆林窟到达莫高窟。我觉得这一路的佛都非常的亲切,就如同你现在驾车走一遭所有的人都非常和善一样。人们把自己最美好的生活供在了佛前,画进了佛窟、塑进了佛龛。
佛有万象,但佛窟的那些飞天更是包罗万象。各个时代的飞天有时在同一个洞窟的不同时代的画皮下飞舞和对话,想来都是盛况空前的难以形容。博物馆里对佛窟专门有一个章节,我拭目以待。
三月底《实证》就撤展了,时间会证实其消失。看了《实证》展证实了我艳遇过的一句话:相约不如偶遇。这个展览坚定了我这一段时期内每周二早上逛博物馆的信心:相对于黄河边的溜湾,这里来来回回的观看,去而又返的揣摩,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修炼心智。
二、丝绸之路
如果说上次参观甘肃百年文物展是邂逅,今天参观丝绸之路文物展则是预谋。我的老家位于河西走廊,在我眼里丝绸之路主要指的就是河西走廊,这一点狭隘的我知错也不愿改。
疫情期间,参观的人比工作人员要少很多。位于二楼的展厅右手是博物馆咖啡厅,门口写着:品尝文物的味道。我幽了自己一默:这里的文物让尝吗?进了展厅伸手只见三指,我使劲跺脚弄出动静来想让灯亮。一位工作摸黑人员走了进去,展厅的灯依次亮了起来。他告诉我这里的灯是人体感应灯,人走进去灯自己就亮了。我突然想意识到这满大厅的灯都是为我而亮的,突然间不好意思起来:认真看看吧,不然怎么对得起因我而点燃的这一片光亮。
关于丝绸之路的兴衰是个超宏大的历史命题,展览分前奏、开拓、繁荣、绵延四个部分。丝绸之路始于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融、在汉武帝的打通西域后得到了开拓和巩固,在唐代发展到了空前的繁荣,唐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兴起而黄沙漫漫中依然驼铃声声……而今,新时代赋予了这条古老的路线全新的使命与意义。
对于展馆中这些证明丝绸之路辉煌的文物,我完全是个门外汉。内行看门道,我只是看个热闹。为了不辜负为我而亮的那些灯光,我絮叨絮叨我这两个小时旁观文物时内心泛起的热闹。
展品中一个人头为柄的匕首,让我过目不忘。为什么短剑会叫匕首呢?原在先秦时代,刀剑并不是战争的常规武器,因为刀剑的造价实在太高了,能够佩戴刀剑的大多是贵族和官员。这些佩刀和佩剑并不怎么拔出来,佩戴者主要靠剑首彰显身份和地位。久而久之,剑首装饰就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那么剑首是人头的佩带者又是什么身份呢?是的,好多时候光靠匕首就可以让对手落荒而逃,又何必亮剑呢?这让我想起这两天的老大老二的干仗,全球旁观,本以为帅气潇洒亮剑,亮了之后弄成了拽着头发的拉锯。
展品中有个文物特有趣:黄羊夹子。我特惊叹于古人狩猎的智慧。我甚至感受到了黄羊中招后竹签穿骨的疼痛。诉说农耕文明的物件太多了,证明草原文明的物件留存的不多我见过的更少,不知这个黄羊夹子算不算?老外有本书叫《胡桃夹子》,那是根据一个玩偶靠想象写出的奇书,眼前的这个黄羊夹子具备了这个潜质,可惜我不足写童话的高手。
展品中先秦随葬的修车的工具表让我大开眼界,最少的都是五件套,最多的有十五件套,比我车上的工具都全。我估计墓主不是个喜欢玩车的王侯就是个痴迷于修车的匠人。既然是丝绸之路展,那么丝绸的价格在当时如何呢?东罗马六世纪,一磅丝绸值300克黄金。展览展品精美但其中的表格做的很不专业,货币、单位、时间均不统一,不能解答一个普通观众业余且强烈好奇的问题:将100斤丝绸运到东罗马究竟能赚钱几许?
我无所事事的搞创意的哥们弄了一组不能用的物件,其中有一件是两个把手套在一起的杯子。无独有偶,我在丝绸之路文物展也发现了一个,古人的东西除了祭祀多为实用,这两个连在一起的杯子是干什么用的呢?有兴趣的哥们可以写一篇论文了。
有的错误犯的多了也就不觉得是错误了,尤其是别人懒得给你纠正的时候。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不得不说其镇馆之宝:铜奔马。我们一直叫她马踏飞燕,但其馆方的正解却是:铜奔马作昂首嘶鸣、逸足奔腾状,摄取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鹰的瞬间,飞鹰回首惊顾。超掠飞鹰,意思是天马行空之时,像轻功卓著的武侠高手蜻蜓点水般踩飞鹰借力腾空。我觉得这个说法比马踏飞燕更传神,反正是天马行空,想象力怎么丰富就怎么来吧。
我仔细观察了展品中武威雷台出土的车马阵,好生气派:前排是高头大马,中间是华盖铜车,后面是货车补给。但最后压阵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不是马车,反复看了好多遍的我应该没有看错:不是一辆牛车就是一辆驴车(无角,体形似牛面首似驴)。我不会一不小心又弄出个重大历史课题吧。看着这些铜车马,想起展厅门口咖啡厅的那一句:尝尝文物的味道,让我不由想起武威饮食的"三套车":行面、驴肉、枣儿茶。博物馆里的趣事不少,或者说人呆在这里会冒出许多有趣的问题。比如说,为什么我们见过的佛都是不穿鞋的?是啊,有抱佛脚的没有搂佛鞋的。下一次,我将走进敦煌文物里的佛陀世界,看能否找到答案。
象个保镖一样陪着我的博物馆工作人员好心对我说:这个馆你都转了好几遍了,到楼上看看吧。我说我来一次,只看一个馆。但有一个地方例外,就是出口处的文创馆,要想出馆必须经过那里。里面的文创品牌好像叫东方什么密语,但我觉得这些文创产品很是一般,他们应该做了很多博物馆,对于这里不太熟悉也是正常。我觉得,那个黄羊夹子花点心思一定大卖。
博物馆不收门票。为了感谢展厅的那些因我的走近而点亮的灯,我选了一本书,书名是《河西走廊》。修路的我认为丝绸之路首先是一条路,这条路位于河西走廊。书的扉带上写着:一边看书一边扫码,3D图书的时代已然来临了吗?
最后用博物馆里展出的一首胡腾曲作为博物馆里对老家的思念:
胡腾儿
[ 唐 ] 李端
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
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
帐前跪作本音语,拾襟搅袖为君舞。
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
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
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
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
丝桐忽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
胡腾儿,胡腾儿,故乡路断知不知。
三、庄严妙相
上次提到为什么没见过穿鞋的佛?今天去博物馆里找答案。疫情期间去博物馆是最安全的,因为那里人少。文物不怕传染,而我渴望着文物能感染我。但今天的参观是在线上进行的,由于人太少博物馆虽没有封馆,但只有我上周四去过的丝绸之路馆开放,我参观计划中位于三楼的甘肃佛教艺术展让我吃了闭门羹。回到办公室,心有不甘,打开省博的公众号,开启了这样一段可遇不可求的线上浏览之旅。
佛教在汉末十六国时期从印度“佛法东渐”传入中国,在丝绸之路上“胡风汉韵”的历史交汇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在大唐“盛世梵音”的包容中弘扬到了极盛时期,宋辽时期佛教得到了世俗化的演化而“花落人间”,由于元朝的推崇明清时期的藏传佛教发展到“花萼同辉”的兴盛时间。展览的安排按历史主线:佛法东渐→胡风汉韵→盛世梵音→花落人间→花萼同辉,加上敦煌遗诊共6个单元,庄严妙相是佛教艺术的主题。
展览看到这里想起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其中有个章节是“佛陀世容”,其演进路线是:悲惨世界→虚幻颂歌→走向世俗。佛教始于苦难,如割肉贸鸽、舍身饲虎,人们通过逆来顺受来实现皈依天国的愿景;当社会趋于稳定,超凡脱尘、神秘莫测的佛渐渐有了更多的人情味和亲切感;随后身躯高大的菩萨小了而供养人的形象愈来愈大,用宗教教义劝导人的佛教开始用世俗的戏剧性来吸引人。佛陀世界好多人因为心存敬畏而讳莫如深,个人认为心存敬畏的同时更要用心去体会了解佛陀的世界。
藏传佛教的发展应该得益于元朝。自古以来,蒙古人对宗教信仰很敏感,从成吉思汗开始,蒙古诸汗对各种宗教一直持有浓厚的兴趣。成吉思汗本人是萨满教徒,但他自万里之遥邀请过道教真人邱处机并虚心聆听其讲道。蒙哥汗对各种宗教一视同仁,并在宫廷中举行过佛、道辩论。忽必烈时,则引入佛教,并定其为“国教”,尊八思巴喇嘛为“帝师”,确立了政教合一的“两种原则”的政权思想。
外来的佛教为什么能在中国得到传播?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也是佛教本土化的过程。比如自中唐以来盛行的禅宗,从有无之辨到形神之争,门阀贵族的哲学思辨在宗教中找到了丰富的课题;再如藏传佛教,当佛教与藏区的苯教结合后产生了强大的生命力,活佛的转世创造性的发展了宗教,客观上形成了源远流长……本为男身的佛转化为女相的观音,传播的方便也是佛演化的方向。
上面的叙述过于呆板和学术,下面说说我在看展览之前不知道的那些关于佛教的事物。有人说我一知半解炫耀个啥,我说网上那么多人炫福,你为啥不管?凡是有缘见到的就想弄清楚她的前世今生并和大家分享,说的不对地方请方家指证。
你知道"擦擦"吗?,一词据说是源于古印度中北部的方言,是藏语对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复制”,指一种模制的泥佛或泥塔。藏传佛教僧俗制作擦擦的目的在于积攒善业功德,并将其视作消灾祈福的圣物,多用于佛像及佛塔的装藏。有些则直接置于寺庙,修习的岩窟或“擦康”,“门塘”内,还有的堆放在山顶和路口的玛尼堆处,与风马旗、玛尼石刻和经幡在一起,受到信众的顶礼膜拜。除以上的供奉方式外,还流行将擦擦安放于随身佩带的嘎乌之内,以便随时随地地观想礼赞。据说有些擦擦有高僧的骨灰。我在藏区的玛尼塔中见过,当时由于无知差点惹祸。
如何区分已褪了颜色的绿度母和白度母?绿度母和白度母的形象大同小异,显著区别是她左手持一朵莲花,与白度母跏趺坐不同,而是左腿单盘,右腿向下舒展,脚步踏在一朵莲花。供奉她能解脱八种苦难,即狮难、象难、火难、牢狱、贼难、非人难,所以又称绿度母为救八难度母。 而白度母的双手和双足各生一眼,脸上有三只眼,因而又被称为七眼女。她的形象为头戴花鬘冠,高耸发售,双耳坠着大环,上身袒露,斜披络腋,双脚盘坐在盛开的莲座上。左持一朵曲颈莲花,右手掌向外,表示愿意帮助人解难。据说白、绿度母是观音菩萨的两滴眼泪。
了解了菩萨心肠,你见过金刚怒目吗?她也是观音千千万万化身中之一种化相,是帮助修行者降魔除障的忿怒形相。说说金刚中的超级金刚--马头金刚。其造型有单、双身之分,双身多为3头6臂,单身则有单面2臂、4臂和3面6臂。因教派不同,有的带翅膀,有的不带翅膀。马头金刚项挂骷髅头项链,腰围虎皮裙,圆睁3眼,膝、手、腕、颈处都盘绕着蛇,各手分别持骷髅碗、绳索、蛇、骷髅杖等。 马头金刚的显著标志,是在红色的鬃毛里有1个或3个绿色小马头,个别的头顶上同时还有一条小蛇。
见过了金刚,你知道护法神吗?护法神的形象在藏传佛教各类造像中也最为复杂,大体上可以分为善相和怒相两类。善相护法神多为美丽的女性形象,象征和平与宁静;造型也比较简单,一般是一面二臂的坐姿形式。怒相护法神形象要复杂得多,有多面多手的不同造型,有坐立飞舞等不同姿势。一般来说,护法神大都具有壮硕的躯体,短粗的四肢。高级护法多以五骷髅为冠;低级护法只佩一个骷髅;西藏本土的护法则多戴一种伞形的藤帽。护法的面形多为三目圆睁,鼻梁扁平,呲牙咧嘴,张口吐舌。高级护法多围兽皮,身上挂人骨或五十人头骨串成的大花环;而一般护法则穿多褶的世间袍服。大多数护法手中执有法器,高级护法的法器多为密教修法所用的金刚杵、铃、月刀、骷髅碗等,而一般护法的法器则多为世间所见兵器。护法神多为站立或呈游戏坐姿势,很少见到跏跌端坐的形式,好像不如此就难以表现其护法的功用。护法的坐骑也是千奇百怪,几乎世间的飞禽走兽都成了护法的坐骑。
为什么佛不穿鞋?因为他是佛,佛足下自有法轮滚滚。佛法僧是佛教三宝,观音、金刚、护法等构成了神秘的佛国世界。不管怎样,人们的憧憬和想象总和这个现实的世界高度相关。愿佛保佑,世界静好,众生平安!疫情过后我一定再去瞻仰庄严妙相的真容。
四、陶魂彩韵
Yi情持续的时间超过了好多人爱情的长度,周二继续在线上去逛博物馆。当今的事好多看不懂,其实过去的事咱们看懂的也不多,比如彩陶。我对彩陶感兴趣主要是个人觉得它是唯一结合了金木水火土全部要素的物件,这是我的重大发现,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按惯例介绍一下布展主线:前言→文明的曙光:大地湾遗址(距今约8000千年)→锦绣初展:仰韵文化(距今约5000年~7000年)→彩陶之冠:马家窖文化(历经半山期、马厂期、齐家文化、辛店文化、最后一个是距今约2500年的沙井文化)→余晖流艳:青铜时代诸文化(包括陶塑奇葩中的面具和乐器,彩陶随着青铜的繁盛而衰落)→结束语。彩陶文化是史前文化的一部分,人们试图通过那些画着符号和图案的瓶瓶罐罐去推测先民的生活。
如果你是兰州人,在彩陶展上你会发现发现特别让你感到亲切的文物,比如5000年前华林坪的瓶瓶和沙井驿的罐罐,兰州本身就是彩陶的故乡。抱着只管大胆提问绝不小心求证的业余水平,这次参观试图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甘肃省博物馆设有专门的彩陶馆?
根据史前专家朗树德研究员的讲座资料,甘肃目前发现的彩陶最早距今8000年,在甘肃延续性了5000多年,直到2500年春秋战国时才结束。目前发现最早的彩陶在江浙一代,距今约9000多年。但彩陶文化只有在甘肃有较为完整的发展系列,而且现存数量巨大,官方博物馆大概有10000多件,加上民间至少有十几万件。也就是说,彩陶文化不仅在我们这里出现早而且持续时间长、现存数量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甘肃彩陶是彩陶文化的集大成者。
第二个问题:彩陶上面的图案是怎么画上去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考古发掘没有见到相关的绘制工具实物,考古人员推测当初应该是用软笔和硬笔。为什么有软笔呢?在很多的彩陶上见到了线条的分杈,线条的末端都跟我们用的毛笔似的有笔锋,所以推测当时是用软笔,比如动物毛发制成的软笔。但同时古人制作彩陶也可能用了硬笔,因为也发现了一些彩陶上面有很细密的网格,这只能是硬笔绘制的,但这些都只是推测。考古学又是讲究实物证据的,没有实物就不说完全肯定的话。所以朋友们,如果你发现了制作彩陶的笔或刷子,你将填补历史的空白。
第三个问题:那些被称为彩陶的瓶瓶罐罐上画的是什么鬼东东?
水里游的,有鱼。最早期彩陶上的鱼纹是象形的,中间阶段就逐渐图案化,到了后面就抽象化了,最后它就剩一个原点两条弧线了。在甘肃东部地区的仰韶文化的每一个遗址的发掘里,都有大量的鱼纹片、陶片,后来有了一条规律:凡是有仰韶文化的,必然就有这种鱼纹。
天上飞的,有鸟。在仰韶文化的中期出现了鸟纹,目前在甘肃还没有看见写实的鸟纹,但我们发现了鸟纹的简化的图案,从这种简化的图案进而发展到马家窑文化的那种弧线像爪形纹。这个纹饰演变,从仰韶文化演变到马家窑文化,显示马家窑文化是继承仰韶文化发展而来的,它是一部分仰韶先民走到了洮河中游创立了马家窑文化,他们特别盛行的爪形纹,一条线分出三条弧线的爪形纹可能就是鸟纹的一种演变。
水陆两栖的,有蛙。它从仰韶文化早期开始一直到马家窑文化,甚至到我老家山丹发现的四坝文化大概都有蛙纹的表现,蛙纹在彩陶中的时间长达两千年。
除此之外彩陶纹饰有很多动物的纹饰,比如有羊、猪、狗、鹿等,这说明史前先民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我觉得制作彩陶的先民当时应该让一些小孩子也画上一些,我觉得孩子们超凡的想象力会让彩陶上的图案更加丰富,而且据哲学家说孩子们有一种人类最初的朦胧的深刻,长大了就消失了。
第四个问题:为什么彩陶上画的多是鱼鸟蛙,而不是松竹梅或者其他?
有的人说鱼纹是最早的图腾。图腾崇拜一般是对很神圣的动物,但仰韶文化的早期先民是吃鱼的,因为在遗址里发现了很多骨质鱼钩。闻一多在《多鱼》中说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山海经》中说“蛇乃化为鱼”,仰韶的鱼与人面含鱼及后来的人首蛇身有联系吗?
至于蛙纹持续这么长时间好理解,古人对于人口的繁殖是很看重的,而蛙是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并且适应力很强,且多子,生很多蝌蚪,因此史前先民对这种动物有独特的感受。
那鸟纹呢?严文明在《甘肃彩陶的源流》中说: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关于鸟和蛙的故事,其中许多可能和图腾崇拜有关。后来,鸟的形象逐渐演变为代表大阳的金乌,蛙的形象则逐渐演变为代表月亮的蟾蜍………。这就是说,从半坡期、庙底沟期到马家窑期的鸟纹和蛙纹,以及从半山期、马厂期到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的拟蛙纹,半山期和马厂期的拟日纹,可能都是太阳神和月亮神的崇拜在彩陶花纹上的体现。
我寻思:如果这样的话,彩陶文化就是先人集日月同辉和五行合璧的复合体。
第五个问题:除了纹饰,中国特有的陶器造型是什么?
一是陶猪。猪的驯化饲养是中国运古民族的一大特征,它标志着定居和农业的精耕细作,仰韶晚期已用猪头随葬。二是三足器。它并不是写实而是来源于实用,三足稳定且比四足简洁,发展为后世祭祀的礼器--鼎。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的陶器纹饰早期生态盎然、稚气可掬、流畅自如,转化到青铜上器上就变成了神秘怪异、威严恐怖、僵硬封闭。进化的人类如同长大了的娃,成年人的世界没有谁是容易的,愿这yi情尽快成为历史。new hat,快走吧,你若永不来见,未来的人们会为你建座博物馆的。
附记:
有幸认识一位彩陶制作的非遗传承人阎师傅,去年重阳节从工地返回时有幸参观了他的工作室,买个两个彩陶工艺品给朋友,人家送了个卡通模样的陶俑给我,我用黄河石钻孔给陶俑做了个项链,我想那应该是远古时间娃们的标配。回来的时候在车上写了一首关于彩陶的打油诗:
重阳节.彩陶
兰州彩陶马家窑,
非遗妙手在临洮。
泥水成器匠人笑,
流火定型彩陶俏。
蛙纹缕缕猎走兽,
水波盈盈捕飞鸟。
五千年前火光色,
摇摇曳曳映今朝。
五、远古生物
估计是害怕感染,甘肃博物馆的远古生物好长一段时间闭门谢客。3月底我来过几次,全馆只开放"丝绸之路馆”,我与“马踏飞燕”多次对视,期待“马踏肺炎”后风清气朗。6月底终于得偿所愿,让我与博物馆里这些老老的老家伙的对话在一个碧空如洗的周六开始。馆里游人谈不上如织,却似流水不绝,一改疫情期间的门可罗雀。
我不是历史的研习者,作为过客只是根据自己浅陋的认识与眼前呈现的历史对个话,更准确的说我对博物馆的游览更多是今天的自己和目前自己所认知的历史扯个淡。
1、新冠、细菌与放射虫
首先进入眼帘的是35亿年前的细菌,尤其是看到长着突刺的放射虫的图片,让人不得不想到让人恨得咬牙切齿的新冠。恨归恨,再恨它它也是个客观存在。细想一下,人类与新冠其实是同一个始祖,只不过是35亿年后在某一个特殊的时刻进化到了对立面。有人说不能把时间跨度放的太长,否则容易陷入虚无,但如果放的太短,人类自己会把彼此变成虚无。学会与自己和万物的进化共处吧,除此之外,别无它法。这些细菌如果看到时值今日地球上炮火依旧的人类,会弄出一个什么样的表情包?
2、三叶虫
不像如今价值不菲的冬虫夏草,三叶虫确实是虫。小时候一直想不明白:一株小草是如何变成一只虫子的?稍大了会想:一只海里的鱼是如何成为地上的蛙的?它们又如何成为鸟、成为龙、凶猛成狮子老虎的?博物馆里的化石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许多海洋动物的化石在时间的加持下美妙绝伦。馆中珍藏一块2005年12月李膺副省长参加卫生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代表团赴马达加斯加出席中国医疗队赴马达加斯加30周年庆典活动时,马达加斯加总理西拉作为礼品赠送给李膺副省长的一块叶菊石,其美的无法言表,附下图诸君自赏。由衷感叹:化叶为虫,向死而生的生命太伟大了。
3、恐龙时代
刚陪儿子看了《侏罗纪公园3》,小儿子说突来乍现的恐龙太恐怖了,即将上高三的与时说更恐怖的是那些用技术复制恐龙的人类,猛然感觉长大了的新新人类变得深刻了。曾经水草丰盛、多雨湿润的黄河流域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而今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成为了保存各类化石和文物的天堂。站在巨大的马门(鸣)溪门的脚下,再狂妄的人估计也会收敛。曾经的王者,荣耀何在?时间可由不得你不谦虚,也不会放纵你的傲娇。
4、黄河古象
非常幸运,给我讲解黄河古象的讲解员是一位十岁左右的小朋友,他启发式的问了我一个问题:你知道眼前这具古象化石被发现时那个部位缺失了吗?好多人和我的回答一样庸俗:象牙。小朋友告诉我,是象的尾巴。考古学家推测,当时这头象不慎滑入黄河边的沼泽,同伴为救它用鼻子缠住它的尾巴,结果救援失败尾巴被挣断坠,这头黄河象坠入了历史永恒的长河最终成为化石凝固了那个永恒的瞬间……世界需要故事,尤其是如此温暖的故事。
5、和政牛羊
还是刚才的那位小讲解员告诉我:和政羊实际属于牛科。我认得羊也认得牛,但我确实不知牛羊不是一个科室的。仔细研究了博物馆的和政羊后,才发现那些有人作为礼品送人的所谓“和政羊”确实只是羊,那些非牛的赝品实际上一点也不牛!同时也为自己曾经的的无知汗颜,有的人因为无知而被骗,有的人因为无知而骗人,无知会让人勇敢甚至无耻。自忖:不要因为觉得自己是个现代人而拒绝进博物馆,大部分的无知应该缘于自负。
博物馆是人类活动的各类化石的陈列馆。什么是化石?化石是远古动植物的遗体、遗物与遗迹经过自然界的作用埋在地下,然后又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石化作用)变成了和石头一样的东西,是古代动植物和人类的生命记录。个人觉得,化石就是把可能变朽的东西变成不朽奇迹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座博物馆本身一颗硕大无比、耀古烁今的大化石。
教科书上化石主要有三种类型:遗体化石、遗迹化石、遗物化石。动植物活着时的躯体、躯体移动的痕迹以及进行的分泌、排泄、生殖等活动,经过石化而今成为永恒的瞬间,那么人呢?遗体成为化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成烟成灰入土化尘;遗迹大部分是如烟如云烟消云散,既便如长城运河般也终究汇入自然,而今的城市---混凝土森林其实也脆弱异常,远的不说去看看上海6月初摩天大楼前无人照料的杂草;遗物大部分都是身外之物,最好的命运是成为古董或文物;个人认人类最好的遗存是给世界留下些比不朽的化石更不朽的遗产:一句诗、一句话、一部书,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甚至是一剂酿醋制酒泡菜腌肉的方子。
没有什么可以不朽!唯有迎风沐雨、蓬勃向阳、向死而生的生生不息的万物生灵。
尾声:这是我的第一篇万字文,从动机到完成穿越整个疫情。完成后送给已经退休的华老哥,送给他没菜时当下酒菜、没酒时当酒、喝大时当醒酒茶,同时送给四十奔五的自己:日月芳华,珍惜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