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日志 7.30-10.31
7.30 投资日志: 同质化的模式、随意跟风都有可能压制独立创造的一面。巴菲特谈到,他早期业绩跑赢大部分基金是因套利与证券投资平衡组合的方式。优秀的投资经理对估值和成长因素都有不寻常的理解或定位、模式与众不同。只是跟风,会失去那份踏实的自在感和沉敛独立的眼神。
7.31 投资日志:亲近消费市场也是调研的方式。 我们会蹲点超市药店看大家购物篮里放着哪些热销品;帮茅台经销商营销数十件茅台来获取更亲近的销售信息;花几百元买一粒片仔癀,只为感受价格会否虚高;买不同榨菜品牌、短板面包品牌来尝试,看味道和性价比谁最好;到小米商城购买开润的旅行箱等等。产品体验和基层反馈让我们信服,才好更信任公司的财务和发展前景。
8.1 投资日志: 小道消息是例如某某高层说某某公司有重大利好事件等。去年上半年听得较多的是坚瑞沃能这家公司,关于订单大增或与一线合资厂合作等,结果下半年因资金链出现问题股价从10元跌到了2元。以前也见过董秘炒自家股票炒亏了的。公司以及管理层容易失误原因往往不是因缺乏智商和信息量,是贪念与迷失。作为旁观者若能洞察到一些常识性商业远见,会比小道消息可靠多了。
8.2 投资日志:客户问我们用什么估值模型?模型本身的意义并不大,例如现金流折现模型是“理”,用现有的市场预期条件,计算出来的公司价值与市场价格差异不会大。影响投资安全性和收益回报的是这些市场预期的预设条件是否合理,它们在将来会否发生变化,不是估值模型本身。
投资日志 7.30-10.318.4 投资日志: 可以把消费诉求分成三类,低价格、高性价比和更深入需求(空调、白酒等),品牌尝试从三种消费诉求中做到最大识别度。它们品牌红利各不同,例如性价比诉求为主的行业,消费者不要最低价,需要价格与品质信任综合衡量。这种诉求红利来自跟随消费升级的提价,例如酱油、榨菜;如果遇到提价瓶颈,可延伸出高端品,例如伊利的金典,这类行业有价不提,反而会被市场嫌弃。
8.5 投资日志:投资的慧跟生活相似,我们看懂了多少因果关系?无觉知地顺应自己的因果逻辑,用思维理清事态,对因果之谜的好奇潜伏在许多心理活动里。如同有些人的争吵,他的一切决定如此有条理,但是他就是不清楚为何和他人及外部条件对应不上,他的成长经历和了知的因果框架限制了他的维度。对市场的理解也存在维度框架,了知一切因,路漫漫长……
8.6 投资日志:因为在乎价格,不是在乎价值,所以长期投资变得很难。如果不懂企业和无法找到对它的信心,那么跳入评估价值阶段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有了了解和认可,无法坚定它,也没有任何意义,会在担心和徘徊中失去大部分回报。有时因失去了坚持,让时间的价值报废了…
8.7 投资日志:积硅步,至千里。分红再投资对长期投资的回报率影响较大。假设招商银行每年分红的回报是4%,经营业绩自然增长率是10%,在不考虑分红再投资下,未来第10年、20年和30年的复合回报是3.2倍、9倍和24倍; 如果考虑分红再投资,把每年分红重新投入到招商银行上,回报则上升到3.8倍、14.7倍和56倍;随着期限拉长,分红再投资带来的贡献越来越多。
8.8 投资日志:我们早期的学习和经历,多是零碎化的知识点和感触,每一点都觉得有道理,但形成不了力量。当认领了定位和它的重要性,后续工作的调整会像军训中列队一样,有了排头兵的方向总标。投资周期、研究路径、估值方法、持股的心理态度、卖出原则和仓位分散度等,都会为定位服务。零散化的知识点重整为了有纪律性和战斗力队伍。
8.9 投资日志:勇气、耐性、专注、洞察力、信心,与其说在做投资,还不如说我们在完善自己的性格弱点和心态。最后与“市场先生”比拼的不是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精神素质,慢慢对应自己思想上的障碍和模糊区域,让决策更尖锐,这是一副漂亮的竞争画面,处于隐处的修炼与战斗。
8.10 投资日志: 从香港地产发展史看,地产价格走入熊市关键点与经济更为相关,分别在1965年银行危机、1974年石油危机、1981年世界性经济危机、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与政策调控关系小。房价上涨有内在的需求和趋势预期,政策调控起到仅是协调作用。对于香港地产,过去真正能打压需求和预期的力量只来自经济问题。
8.11 投资日志: 公司成长受益于行业需求持续增长,受益于占有率提高,受益于品牌溢价和成本管理。行业需求快速增长时间有长有短,龙头的品牌溢价也未必在每个行业内都能实现,但是成长发力点都可以从这三方面来衡量。匹配得好的,快速成长期能持续十几年,而另一些可能仅三四年。百润(Rio鸡尾酒)、网宿、鱼跃医疗等可作参考。
8.12 投资日志: 对于科技类公司,要谨防独一生产工艺或是技术(生产工艺)更新空间小的公司,当竞争对手赶上了你的技术和工艺,紧接着会造成市场竞争加剧。相反,如果行业技术发展方向非常明确,技术更新空间大,则行业龙头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可能保持更为稳定。
8.15 投资日志: 对于刚上市的公司,从长期看,如果企业杠杆和利润率不变,上市前的股东权益回报被高估的主要因素在于重置资产,包括残旧设备在上市后需要更新以及多年通胀累积的后遗症--土地厂房投资成本提高,即上市前的资产周转率有被高估的可能。我想我们不应轻易认同上市前ROE在20%就满足了。
8.16 投资日志: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看到过去的成绩,看到前途和希望。 这是父亲跟我说过的话。……每次改革都伴有担忧的情绪。回想加入WTO时,国人担心银行零售业崩溃、汽车业衰败....我们认为自己不行,实际情况呢,小羔羊一步步把狼给吃了。很久前我们就一无所有开始,国人擅长的是自我调整和怎么活下去。
8.17 投资日志: 公司赚钱后,能拿出多少利润来分红,体现了这家公司的生意模式好不好、稳不稳定,老板对股东态度如何等。生意模式好的,它的现金流回收快,资金充裕。哪怕在成长阶段也能体现出较好的分红比率,例如早期的汤臣倍健、海康威视、爱尔眼科等,次新股里也有相似特征的,例如桃李面包。
8.18 投资日志: 客户关系壁垒在不同行业里有强有弱。酒楼里的厨师用惯了一些调味品的味道,不愿意更换品牌。第三方的汽车空调厂商要攻入有空调子公司的合资厂商也很难。工程项目公司跟某些区域政府关系比较铁,也形成较厚实的关系壁垒。我们喜欢行业内客户关系壁垒较弱,能靠较为标准化的诉求打天下的行业环境,这样行业里的龙头企业会更容易扩张份额。
8.19 投资日志:行业特征有时决定了资产结构,进而会影响公司的周转率和杠杠比例。有的公司固定资产占比大,折旧费用高,但也有好处,有抵押物来借款,资产回报率中固有一块杠杠的贡献。我们偏向固定资产占比小的公司,因为通胀对重置资产压力小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虽然没有大笔折旧的烦恼,但是如果下游需求是动荡的,轻资产公司的大笔人员开支同样也会对业绩造成很大影响。
8.20 投资日志: 过去有段时间,我们喜欢认定资本市场是情绪化的,例如它的贪婪和恐慌;但慢慢会发现它也是有非常聪明的一面,例如市场里聪明的资金会提前引导趋势。消除一些认定后,慢慢看到事物的两面性,也在帮助我们理清一些信号和机会。
8.24 投资日志: (论势)品牌处于强势阶段作用有多大?同样受到房地产景气度影响,欧派家居的收入和利润增长比欧普照明更加坚挺,前者是定制家居,处于品牌集中度加快提升阶段;后者是家居灯饰和商业照明,虽然管理优秀,是国产最好品牌,但由于消费者对家居灯饰品牌认领不足,一方面影响了它抢占份额的速度,另一面影响了它的定价能力(产品价格下跌导致毛利率有下降)。
8.29 投资日志: 对于公司分析,要更看重产品还是管理层?从过去观察来看,拥有市场非常认可的产品更重要,它代表了公司综合实力(管理、营销、产品力、定位等),因为产品好卖,建立了护城河,管理层只需要助推就可以让市场份额扩大,公司容易壮大,管理层也会更稳定和有信心。相反,如果产品平庸,哪怕管理层再好,要突围真是需要费尽心思。
9.8 投资日志:金融市场的变化会超出预料之外,往往是假设条件上出现问题。97亚洲金融危机,索罗斯没有预料到香港政府会采取非自由经济的手段干预外汇、股票和期货市场。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突如其来的四万亿投资也超出了市场预期。此次贸易战,一般人会习惯用已有的问题和环境来思考和担忧,但预料外的往往是金融理论的假设并不会一层不变或会加入新的影响因素。
9.9 投资日志: 很多人习惯用定点的条件来推出结论,从观察来看,生活也好,金融市场也好,很多是循环体系。例如,政府采取收紧的政策,会降低企业盈利预期,进而影响投资者风险偏好和导致估值水平下降。当资本市场不景气时,过低的市场估值会引发政府的担忧,采取进取型的政策。估值方法也类似,没有单纯的绝对估值方法和单纯的相对估值方法。定点思维容易引发直向判定和单边情绪。
9.20 投资日志: 慈祥的股神巴菲特经常提到要买入有护城河的公司,所以很多投资者遵循了,可惜他们在那一两年内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他们忽视了一些前提条件,巴菲特的投资涉及三五年以上,长期而言,护城河的力量会成为公司盈利的主因,进而推动股价,但是,如果是一两年期限投资,护城河够不及主因,也许行业景气度、政策面还更为重要。需理清事情的前提条件,清晰需求和定位。
10.9 投资日志: 长期看,一家公司的成长性会接近于它的净资产收益率(ROE),这家公司能否有较高、平稳往上的ROE是做长期投资的考量因素。公司会把留存利润再投入到购买更多原材料或扩建产能上,以原有的ROE水平进行投入和产出。要期待更高成长性,有时要考虑公司凭什么因素能脱离原有的ROE水平,可能由于产品拥有更好的定价权(如格力空调提高定价)、可能由于规模成本优势等。
投资日志 7.30-10.3110.21 投资日志: 情绪易受股价波动影响,是因为"心”与股价,与自己的感受,以及与对股价走势的判断(想法)粘合得太紧,有惯性的执着行为。解脱的最好方法是去体验和观察它的无常。如果能持有好公司的股票,经历一次次大幅的价格波动,体验各种无常,并在最后仍取得良好回报,只要有一两次这样长期投资的正反馈体验,他的心会从短期感受中解脱出来,更自由和安定。心自由后再做选择,空间感就大了。
10.23 投资日志: 企业要往前走,需要有因有缘,比如外部市场需求再大,如果没有好的产品,外部市场跟我们无关。看过很多创业者鼓起激情,容易飘起心去追逐外在规模而失败,内因不足外缘攀不来稳不住,不如歇下来做事,积累条件。要投资自己熟悉的股票也是这个原因,它才是我们真正掌握的能力。有时事情中是需要赤裸地接纳一份过程中的孤独感。
10.27 投资日志:当调研活动中有一两百个高智商的投资专家对同一信息进行消化时,还能赚什么钱呢?始终边界清晰,分清自己的需求和他们的需求。例如可能你在意长期的事,他们在意短期事,就可以运用他们对短期风险的回避而股价大跌时,扑捉长期机会。另外是理清他们对某些观点的反应程度,比如一辆车冲来,害怕被撞而闪开,此刻是有风险还是无风险?没做出反应是有风险,已经反应了是无风险。
10.31 投资日志:成长股的股价上涨见顶,是在增速要下滑一个台阶的时候,见顶时的市盈率已经远高于未来两三年均速,降速突然且幅度大。每个成长阶段都有推动业绩增长的核心因子,例如东阿阿胶的产品提价周期, 伊利高端产品提升盈利阶段;当这段成长因子的使命结束,公司进入调整周期,等待下一阶段的成长因子出现,这个过程中伴随市盈率下降和增速降低一个台阶,直到市盈率低于等于未来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