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眼中的教育“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1796875/c0089c711b88ea02.jpg)
有时候想到,好学生坏学生和好人坏人多多少少还是会有所区别的,区别就在于学生是以学生的标准去评价一名学生的合格与否,好与坏。而好人坏人更多是看各自的立场不同,以及处事的风格是否按照社会的合理化。简单点说,前者相对于后者终究简单和纯粹了些许。
世界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也少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公平、平等、公正。如果真有公平的话,那也是活着的人可以享有一切死去的人所享受不到的一切,而死去的人只能和冰冷永远在一起。至于说复活,重生,这些我从来没想过,也不敢奢望,更加不会觉得长生不老有什么好的。百年过后,自己喜欢的人以及不喜欢的人都将不再人世,那种孤单,那份寂寞,想必不会好过。
学校就是一个小小的试炼场,而试炼场上每一个成员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努力成为强者,才能站得稳站得久站得挺。
某位年轻的老师曾说过那么一句话:“人生等于战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我不知道这位年轻的老师经历过什么,也不想知道,我只是觉得,如果人生就是战场,那么什么是赢,什么是输?为王又得到了什么,为寇又怎样?这样的胜败有什么意义呢?你最大的价值得不到施展,或者是为了施展自己最大的价值就可以自私的将所有人的价值都抹杀掉吗?
不管别人是怎样想的,而我是这样想的,既然我们都不是无用之辈,而且李白也曾说过,天生我才必有用。那么,有什么用?怎么用呢?用来做什么呢?
学生在某些高层领导而言,学生的成绩才是评判的唯一标准,好学生自然是成绩优异,而成绩普通和成绩差的就一定的坏学生吗?这样的评判标准似乎并不能说服所有的人的认可。不管是作为学生的自己,还是作为学生家长的父母,在他们眼中,好学生和坏学生可以有更多的评判标准。
不知道是哪个老师改用邓小平主席的话,将邓小平主席说的:“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改成了“不管好学生还是坏学生,能考好的就是好学生。”我并不想说什么谁对谁错,只是前者用于效率会比较合适,而后者更是一种扭曲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成绩在很多学校看来,那就是学校的荣誉,教师的劳动成果。那么,我想问学生在这里扮演的角色是什么?赚钱的工具,显摆的饰品,还是股票般的存在,意味着潜力无限。
以及那些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辅导班,越来越将教育引向一个死角,即成绩最能说明一切。有句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补习班的存在,无疑在这方面用心良苦,为了让孩子的学习成绩能够达到好学生的标准,家长拼命打钱给那些机构让他们代替自己行使教育的权利,那么孩子真正在家的时候有多少呢?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有多少,以及孩子的休息时间,游戏时间,不知道家长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我们不难发现有些人上课期间总是瞌睡,考试成绩一塌糊涂,这时候除了指责,谩骂,可曾问过为什么?可曾想过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切。有些孩子尽管吃得肥肥胖胖的,可是不难发现,他们并不是健康的很好。好的体质不应该是胖子或者瘦弱,而更多的应该是精密、匀称、结实,健壮等等。想要好的体质,一味地补充营养,而忽略了锻炼,造成各种肥胖、虚胖,以及赘肉等等。这就是家长要的健康?还是说看起来有福,看起来健康就够了?
很多时候,我不是很明白,家长这么做真的是为了孩子呢?还是为了自己的面子。
我并不否认家长们的养育之恩,以及生之发肤,受之父母。不过,我更希望的是,我们能够有自己的追求,并能够得到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而家长似乎并不是很能理解这样的行为,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做了自己该做的,承担了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我不否定这一点,并且有些家长确实这么做了,但是,绝大部分还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我表示能够理解与体谅。
这么说吧,父母养育我们,并不是在养育畜生,更不是牲口,我们和我们的父母都一样是人。那么,父母对自己,以及对自己的子女态度是否一样呢?当初生下我们的时候可曾想过我们不是他们的替代品,我们是独立的个体,我们一样是有自己思想的人。
他们寄予我们很大的期望,而绝大部分似乎跟自己喜欢没有多大关系,是的,跟我们喜欢,我们追求的关系不大。他们以为爱我们,教育我们,就是以他们的角度去思考,让我们的世界如何变得更好? 给我们他们自认为很好的待遇,他们喜欢的工作,他们追求的事业,他们失去的机会,弥补他们的遗憾。那么,我想说,他们可否知道一点,我们不管做得怎么样,我们终究是我们,而他们也只能是他们,我们不是他们的替代品,也不是他们的工具、玩具、器物,我们和他们一样,我们并无二样。
我并不反对完成他们的夙愿,前提是,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这是我们的共同意愿。如果仅仅是他们的要求、请求、奢求,以及无理取闹中便决定我们宿命,我不接受。
有人说,我们年纪小不懂事,可是当年你们不也一样吗?而且,我们不懂的你懂的为什么不教我们?最起码教会我们怎么去思考,怎么去学习,怎么成长,这些基本的生存条件。
我们没有方向,没有目标,我们很迷茫、脆弱,而又害怕,恐惧,不敢反抗。这些在你们眼中看来毫无道理的懦弱就真的只是我们自己的原因,就和你们的教育,你们的责任义务没有任何的关系吗?在我看来,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通过交流、沟通,以一种相对尊重平和的方式,以此达到共同的目标,即便细节处有差异依旧能够容忍,求同存异。这样,不是也挺好的吗?
为什么你们总是想要展示自己的权威,显摆自己的权力,用自己的世界去绑架别人的生活,主宰别人的命运。这样就是你们让我们出生目的?还是理由,或是借口。
为什么我们提出疑问的时候,即使你们不懂也不允许我们反抗,我们质疑,以及好奇。我时常心痛自己没有主见,缺乏判断力,以及不够果断,我没有抱怨过谁。可是,我不希望这些我想要的,以前不存在,将来我需要的,就这样迷茫中失去。我不想我的将来和你们一样,并不是你们不够好,而是我们有自己的选择,我们都不一样。
有时候,家长们常教训我们:“你们啊,就是不知道知足,要怎么怎么样,怎么怎么合适,以及怎么怎么出息。”
我是一个相对而言不是很冲动,没有很热情,属于一个比较能忍的人。但是,有时候吧,听到这样类似的话,这样的话,我还是会忍不住想要站出来说几句自己的想法。
我很想告诉那些,那样做法的家长,告诉他们:“这就是你们想要的吗?还是你们缺的,你们没有的,你们希望我们这样,希望像您一样? 是吗?”
我很想问问他们:“你们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吗?而且,你是希望我们和现在的你们一样,将来一样,还是希望我们能够活得有点自己的模样。”
上天给出了很明显的提示不是吗?我们每个人都长得不一样,我们每个人也确实不一样,为什么你会希望我们和你们一样呢?这是不是有点违背自然的规律,或者说宇宙的守恒定律?
你们就是因为自己的判断,自己的主见,以及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有你们的经历,才走到了今天,不是吗? 尽管我们的条件,以及我们所具备的,周围的环境等等不同,您还是希望我们能够像你们一样?或者更好一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许,你们的初衷不可置否。可是,您似乎忽略了一点,这件事并不是您个人的事,您不应该如此武断,如此果敢就轻易敲定了我们的将来。我认为我们应该好好坐下来,喝点什么,吃点什么,聊点什么,交流交流彼此的内心真实的感受,沟通沟通。我们自己的选择应该由我们自己做主不是吗?就像您现在的生活,由您自己做主,怎么选择,选择做什么。
你们不仅是我们的家长,你们还拥有我们所没有的经历、阅历、经验、人脉、能力等等。你们是值得尊敬的,我们应该孝敬你们,我们应该向你们学习,并彼此尊重。不过,这并不代表说,你们的这些在我们身上同样管用,你们的这些就没有任何的差错,你们的这些就是最好的选择。哦,对了,世界是没有最好的,只在过去存在,而未来,没有最好的,就像完美是不存在的,只有更好的,以及更适合自己的。我想这您不否认吧? 而且你们已经没有太多的机会,以及太多的时间,为我们验证这一切。而我们听从你们的指挥,更多的像是试验品。成功了你们也高兴,失败了我们还可以重新再来,也许不能,但你们确实在一天天变老,变脆弱、变敏感、变短视。
而且,我觉得你们完全可以将自己的思想,以及自己的一些想法,心愿记录下来,留给有兴趣,或者需要的人看,且并不给你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你们的经历、经验、以及我们很多没有的,不懂的,他们都是宝贵的财富。我们作为你们的子女,我希望我们彼此能够达成共识,我们应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而不是只有被选择的命运。你可以放弃选择,但请不要选择放弃。
有时候,我们确实需要大人们的指导,我希望这个时候你们能够仔细的详细的有耐心的为我们讲解,就像将来我们也将这样为自己的子女讲解一般。有时候,我们有很多的不懂,很多的疑问,我们努力寻找你们知道的答案,努力寻找你们遗失的,忘记记忆,记录是技巧,我希望这时候能够有人站出来,告诉我们,并教我们怎么学?而不是告诉我们怎么做,却不愿透露为什么这样做。
记得多年前,老师曾谈过,学校的作用。学校的作用不只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学会怎么学习?如何学习?为什么学习?更好的选择学习。
我确实忘记了学校里老师讲过的课,的确,老师讲过的课很多很多,我记性本身就不是很强,加上一些毫无技巧,提不起兴趣的内容,以及讲课的方式等等不适合的因素,我能记住的确实不多。在我看来大都能在课本找到的,都是能够自学的,凡是不在课本的必定要有所追究。
是的,老师们教我们如果去判断,但并不是老师就懂得所有的,而且他们懂得的确实也不多。只不过那时候看来,是我们没有想法,不太懂得提问,不愿或没兴趣追究那些原因。 但是,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是有责任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更多的想法,以及能够引发人的想象、猜想、兴趣等。
我们学习的目的不是毕业这么简单,也不是找工作这么繁琐,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知道怎么去学习,怎么学。还是那个问题,我们追求的不只是结果这么简单,我们同时需要探究其过程,起源,以及结果。
这一点我不知道别的老师是怎么样的,但是作为一个学生而言,我的受益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老师的教育,以及家庭、社会、团队、环境等的影响。 不过,我相信还是会遇到那么一些教师,他们只给你答案,让你自己寻找过程,或者说开拓你的思维。这本身也是说得过去,但是鲜有人能够知道如何快速、简单、有效、直接的切入主题。这个时候系统就显得尤为薄弱,是的,我们需要思考,我们也需要指导。而不只是给个答案,只要求思考,尤其是在我们并不是很具备综合、归纳、整理以及分析的时候。
这个道理,和大人给我们的教育也是相通的。
我很赞同金星老师的一些教育观:
“ 1.孩子们的很多习惯源于大人,不要用我们大人的想法和虚荣心,以及社会的虚荣心来改变孩子本身的选择,你得尊重他的选择。
2.现在年轻人养孩子的费用太高,全都是大人的失误。你们按照大人的生活成本,设计了孩子的成长成本,这是错误的。
3.我对子女教育的标准是:有一天走向社会,这三娃不叫人讨厌就行。孩子走入社会招人厌烦,是真正失败在起跑线上了。你的言谈让人舒服,是创业及任何事的第一步,第一步是谁教的?指望学校吗?
4.我和社会、学校抢孩子,抢的是一个价值观,一个道德标准,最后是一个态度。
5.我觉得身为父母或即将成为父母的人,对孩子一定要有正面交流,把他当作成长中的人 ,别跟他说孩子的语言。目前我养了三个孩子,没和他们说过:“宝宝,要喝这个哦,不要这个……””
这些话有个别很有针对性,但引用实际的情况加以说明还是能够理解的通。我很欣赏也很佩服这样的父母,这样的思想、态度、价值观、道德标准。
以及,近期热播的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两位大腕的电视剧《虎妈猫爸》,里面有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告诉我们,如何与孩子沟通,并正确引导孩子树立自己的主见、独立意识,以及价值观等等。
毫无疑问,这个世界还是存在公平的,你想要什么,尽管去追求,但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想对自己说,人生没有侥幸,更没有不劳而获。
朴童
2015年8月于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