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头滑脑

2018-02-26  本文已影响0人  DrZhan

动物内脏,在全世界吃的也不少。勤俭节约的我国人民尤爱。但是多数爱吃些心肝肚肠之类,猪脑在多数人都不能接受的,甚至眼中甚至有一些恐怖。一说起吃脑花,不由让人想起衣冠楚楚的汉尼拔医生,或者行尸走肉,不管哪个画面,他们大快朵颐的样子,总是令人后背发凉。

出去吃火锅点脑花,要是初次一起吃饭,彼此不太熟悉,同行人之间总有些惊讶异样的目光。猪脑端上来,小姑娘还会看的花容失色。但是由于猪脑太过美味的缘故,我每次都会无视他们恐惧的眼神。因为这个原因,往往我一人能得以独享整个脑花。

火锅煮脑花一定要注意时间,时间久了,猪脑会散,口感也变得紧实。下锅的时机也有考量,大概是饭局过半,菜肉已经不多时,这是放脑花的最好时间,因为脑花娇嫩绵软,需要充分的空间,同煮的多了,筷子再四下一找,难免遭受筷子的蹂躏。小心翼翼地用漏勺从汪汪红海中轻轻捞出,猪脑充分吸收了火锅底料的滋味,顺着每一条纹路浸透进去,挂着厚厚的红油。猪脑的口感本是滑腻的,处理得当的话是没有腥味的。捞出的脑花,不需要别的蘸料,那只会画蛇添足,淋上一些许香油就足够了。香油的浸泡衬托正脑花晶莹剔透。嫩嫩的脑花,用美食节目里烂大街的话形容,这真正才是入口即化。

相比火锅中的猪脑,我更喜爱串串里的猪脑。单吃脑花是略腻的。但是我每次都点两碗。一碗单吃。一碗配饭。而配饭才是精华所在。

米饭需是刚出锅,热气腾腾的。最好是颗颗饱满,用筷子夹起一块颤巍巍的脑花搁在饭上。挂着红油的灰白的脑花在米饭热力蒸腾下徐徐蒸开,用筷子轻轻地搅拌,软糯的脑花就顺着米粒缝隙融合在一起,把周遭浸染色成略带红光的灰白色。夹起一筷子灰白,滑腻的脑花和饱满的米饭融为一体,不分彼此,既滑嫩又富有弹性,迎齿而溃,口感层次丰富。像一阵肉浪拍在舌滩齿礁,富含磷脂的满足感充溢口腔。

听说巴蜀之地还有烤脑花的吃法。未曾吃过但心中更是神往。用锡纸裹住脑花,佐以孜然、辣椒等各色辅料,放在炭火炙烤。微焦外部锁住了香气又引入了新的口感,丰富的佐料带来新的味道。想必是远胜过红汤中煮熟的。有机会一定要尝试一下。

汪曾祺说,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来说,放下心中的偏见,多多尝试你所未见的食物。未必一定要接受,但每个新食物都是新大陆,祝胃口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