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思维方式 陌生化的视角
当我们在看不错的摄影作品时,我们在看什么,是在想“这张照片怎么拍出来的”,“我知道里面用了什么技法,我也能做出来”,“这张片子后期时用了哪些工具去调整过”,“这光线怎么打的啊”,但是,在心底深处觉得这张片子好的底层原因就是,不常见,也就是陌生,不管是技巧上的,还是想法上的。
我总结下自己在拍照过程中的底层逻辑,发现只有一条(以后随着学习可能会有其他的),就是陌生化,拍不一样的照片。这不一定是一种技法,而是一种思维方式,请允许我用一种流水线的方式拿一些拍的照片举例。
![](https://img.haomeiwen.com/i3097741/75720942734be809.jpg)
这是过马路时随手拍的一张,把视角旋转,并裁减下该留的物体,使红灯与绿灯的寻常变得陌生,观者看到时,至少会多看一眼。
![](https://img.haomeiwen.com/i3097741/be1a0726d497976f.jpg)
这张片子后期没有做任何蒙版的处理却显得做过,工人把半个身子探尽天花板里修理东西,我觉得这个画面很奇特,每次看都有吸引力,这个工人到底看到了什么,很有想象空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3097741/10c3f83e86428a40.jpg)
随处可见的消防栓的孔,当有人路过时,也显得非常有趣。
![](https://img.haomeiwen.com/i3097741/9604984e749e0a30.jpg)
我有很多片子都用了借位这种技法,这种技法普遍运用在电影中,上图卡车的后方占据画面80%的空间,虽然路人只漏出一点,却显得非常显眼,画面的压迫感与冲击力就此呈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3097741/7d9e67bb526f6f49.jpg)
白茫茫雪地上 一个小女孩撑着伞,旁边还有两把伞,是在等待,还是另有其因,不得而知。颜色上整体统一,绿色、蓝色、点点红色为点缀,其实画面被裁减过的部分是远处大片的人群,但是裁剪后留下的一个人使画面透气,有写意的氛围。
![](https://img.haomeiwen.com/i3097741/592dfd0aca849d1d.jpg)
坐公交时外面的建筑挥散着蓝光,让前座的人物有着奇妙的质感,抓拍下来,这也是不常见的画面,即陌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3097741/fad41a479033e638.jpg)
不仔细看还看不出来的小船,增加画面悬念。
![](https://img.haomeiwen.com/i3097741/4c7a9d1491ac1b6e.jpg)
一些让人难以忘记的街拍作品也运用了这个思路。
![](https://img.haomeiwen.com/i3097741/e95fed6399998d8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097741/47183e4c66e6247a.jpg)
我偏爱这张,明亮的光线氛围与人的动作都达到了理想的范围。
![](https://img.haomeiwen.com/i3097741/bf52750442be43a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097741/31a67874990fb9f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097741/acb02e0a7bd66b07.jpg)
陌生的视角换句话说就是最初的体验,生活总是一成不变,哪有那么多新鲜体验,我们喜欢的照片其中之一的原因一定是有移情到摄影师身上,获得不一样的体验。
初做某件事时,有笨拙,有欣喜,有难忘。当你拿着镜头,找到让你欣喜的画面,不管遇到多少次,就跟陌生的第一次遇到一样,这便是生活不总是那么乏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