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学习方法
一
在布达佩斯的最后一天,早上收拾行李,我突然发现桌子上护照只剩下了一本,我的那本不见了,特别慌张。
王同学建议我看看其他地方,行李箱之类的。我答:不可能在行李箱里,明明我就放在桌子上的,两本都在。王同学也确定前一天他看到两本都在,但是他还是坚持让我看看其他地方,我就怒了。
一边生气一边找。王同学也开始找,最后在他的书包里找到了。我一整天的心情都不大好。
在飞机上的时候,我跟王同学道歉:我不该凶你,以后不会了。王同学说:我昨天把两本都放到书包里了,结果晚上因为自己要online check-in,所以拿出了一本护照,最后放在了桌子上,这样你才着急的。
大家能猜到我为什么要道歉么?
在飞机上的时候,我在想,我为什么那么生气呢?最后发现:找不到护照的那一刻我其实并不是生王同学的气,我生的是自己的气。几天前,到酒店房间的时候,我做的是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在布达佩斯暂时用不到的东西单独存放了,比如家里的钥匙、从机场到利兹的火车票等等,我唯独忘了护照,把它们放在了桌子上。我为自己没有做好准备而生气。结果王同学还劝我找找其他地方,我就怒了,把“气”转移到了他的身上。
当我发现我并不是生他的气,而是气自己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我就道歉了,解释了这个过程。
那天正好是教师节的前一天,当我想通了这一点的时候,想起曾经在菲律宾教学的经历,发现自己曾经在课堂上生气,甚至被气哭了,很多时候并不是生学生的气,而是气自己为什么管理不好课堂,一样的道理。
二
在微博上或者其他社交网络,当我遇到一些事情让我不愉快的时候,我都会反思,到底是哪里让我不愉快了,我为什么觉得不愉快,然后自己尽量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比如,当我看到一个小姑娘发一篇自己公众号的文章,然后在微博正文@一群行业前辈以及我的时候。觉得很不舒服,我就问为什么?生活中我们不会轻易去麻烦陌生人、麻烦前辈,但是网上这样做的人常常有。也许这当中有她认识的?如果在评论里@不是更好么?正文@,原博每被转发、评论、点赞一次,所有人都会收到提醒。我回头去看了看她的微博,此前没有和@的人有任何互动,所有人也都是新近关注的。
三
有一天游泳回来,特别开心,我和王同学说:今天游泳游得特别好。王同学马上夸了我。晚上我不小心又冒出了同样一句话,于是王同学说:你说过了。我当时没说什么(撒娇了一下?大概吧)。临睡前洗脸刷牙的时候,我想起了这件事情,于是对王同学说:今天你和我说“你说过了”的时候,我觉得很受伤,你这句话让我觉得你一点都不支持我。王同学听完之后,没说什么,他是属于那种特别内敛的人,但是我知道他以后不会说这句话了。
前阵子和丽君读了同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聊“自我表达”这个话题。后来又读了《沟通的艺术》,讲到表达的时候,重点是表达事实和感受。以上就是我用在生活中的一个例子。
四
最近看到很多人在讨论深度思考(李笑来、@古侯子),讲到怎样深度思考,其中很关键的两点是:明确定义、建立联系。本文第一部分讲的是对自己目前生活中经历的反思,进而联系曾经在菲律宾的教学经历,第二部分是对他人在网络上行为的思考,以及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第三部分是把书上学过的东西(自我表达的定义、如何更好地沟通)运用到生活中。
回到标题,我认为深度思考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也许我做的还够不上“深度”,不过,迈出这一步很重要,和自己的大脑玩儿,会有很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