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的自我表白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12196/1b0dc6da40de3658.jpg)
这本《格局》,感觉上,给自己在未来的道路上树立了一座心灵上的灯塔。不仅是在心灵的格局上,也在每个人的阅历上。很多事情,很多挫折,很多经历才能造就出一个看透人生的格局,要是按照孔老爷子的话,得算是“四十而不惑”的年纪了吧?但反观当下的时代,我倒是觉得,这个“不惑之年”是越来越晚喽,原因不用停,用看就知道,现在有多少4张往上的朋友们,还在为一局游戏的得失而“大打出手”甚至是“怨声载道”呢?不妥啊,这可不妥啊。
格局,不仅是从一人的心胸来看,还是从一个人的涵养来看,又或是拥有能看透事物本质的慧眼。每每听到:“格局,格局低了啊!”又或是“哥们,格局够高的啊!”这些都是在说什么?也许,说这话的人,也并不知道什么是“格局”,一个人的格局。
格局呢?可以是一个人看待人生、看待命运、看待生活、待人待事、还有从内到外,这几方面来看。
从看待人生的角度来看,咱不用看别人,就看看自己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的,我们是慵慵懒懒的悠闲度日?还是一名不求回报不会拒绝的老好人?又或是一名以“终身学习”为座右铭的学习者?记得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奥在《原则》中,有这样一句名言,就是:我渴望着明年的今天,回看自己在当下做的决定时,会嘲笑自己的无知。面对时时进步的自己,将是给自己人生最好的礼物。
从看待命运而言,自己所能做的那些,只能是沧海一粟,个人的能力再大,终归是有一个限度的,勿以自己为圆心,顺应环境的趋势,顺势而为,人生在世,并非是努力就会有回报,看清事物的边界,很多时候,坚持未必就是成功的真理,及时的止损,才是避免巨厦倾倒的良方。
生活的方面,那就是古人的智慧:“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是老祖宗们早已总结了精辟的良言,你会我会大家会,咱必须得听。甭管干什么事,咱都要把心态先放平和了,再着急的事,也先要考虑个轻重缓急,急中生错明白吧,这就是送给那些急性子,格局小的朋友们的礼物。再者说了,人在心急的时候所做的决定,一大半都是不合适的,按照《时机管理》那本书中的经验来讲,做决定,要选择最合适的时机,才能获得最大的回报。
待人待事方面呢?先说待人,就是别总盯着别人的缺点,孔老爷子怎么说来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这个理。甭管是朋友,是同事,还是领导,都看看咱能从他人身上学到什么。看人看长处,用人用强项,交友看学识。再看待事,一句话:见小利,而大事不成。解释一下,所谓的小利,并非是小钱的那种,而更多的是指那种眼前的既得利益,眼界,眼光放长远,看清什么才是能为自己带来长期价值的价值,千万别为了那些短期的既得利益,而耽误或放弃长期的利益。
再看内在的修炼,别让自己的脚步仅停留在梦想和计划的美景之中,畅游幻想的海洋,固然是一种极美的享受,但现实的世界是要从踏踏实实的第一步开始的,切记,行动大于理想。用行动洗清梦想的睡眼,认清自己是在筑梦还是在逐梦,也同样看清他人是在画饼还是在做饼。既认清自己,也看清外人。对于外在的修炼,还是老生常谈,道理都明白,但做起来是难上加难,对于外在事物的影响,就是那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莫让外在的因素,影响到自己的内心,绝对拒绝成为一株“可爱的墙头草”。
最后,眼界的格局,既能有“二娃子”的千里眼,能把自己的视野放得更远;也能有孙猴子的“火眼金睛”,可以在事物的乱流之中,寻找定量的眼神;既可以为艰难的事务寻求或创造那些所谓的“善事利器”,也能在广袤无垠的红海中,探寻出那一汪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