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不是有了灵感,才去写
写作,就像吃饭一样,不是饿了才吃,而是去满足口腹之欲。口,多半是一种对美食的品尝;腹,则是身体技能的需要。
很多人会以为,好的文章都是写作者们有灵感的时候写出来的。其实不然,我所了解的情况是,多数在写作上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坚持每天写作,每天写,尝试不同题材的文章,尝试不同的写作手法,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裁剪删改之后,一篇优秀的文章便应运而生。
所以那些相信“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写作者,多半是没有尝到刻意练习的果实,其实当把写作练习到像穿衣吃饭一样成为了习惯,写作角度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讲都可以,只是写作者本人的选择了,这样眼睛才会变得更敏锐,观点才会变得更独到犀利,文章才会显得更吸引人。
相反,如果说写作靠灵感来完成,就相当于写作者站在苹果树下,等待苹果落下被砸中,但是现实中多数的我们,没有牛顿那样的天才,所以,即便是砸中了,结果或许也只是头上多了一个包,美好的想法是有,但是通过绝妙的方式把这个想法表达出来,则是需要一定的修为。比如,近几年很火的一本书,蔡崇达的《皮囊》,这本书出版的时间是2014年前后,出版后三年内销售数量突破100万册,有人会说有韩寒和刘德华为他背书,我觉得不仅仅如此,主要还是他写的真好。我是2016年前后看到的这本书,立即被其中的内容震撼了,简单素朴的语言,却给读者呈现出独具沧桑的民间故事,尤其是书中对阿太(外婆的母亲)的近似魔幻的描述和对父亲的描述,非常让人触动,我想一个方面是与他生活的环境有关,再就是他长久的练习有关,他先后在国内顶尖杂志社如《中国新闻周刊》《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工作并任主编职位,写作水平更是的得到不断精进。你说他家学深厚吧,从他的文字里得知,丰富的生活阅历算是一种积累吧。
谈写作|不是有了灵感,才去写作为文字写作者,多数人的理解是,一定没有后顾之忧之后方可以安心创作。其实不然,像文学巨匠巴尔扎克,写作的动力就是偿还一屁股债。当然,他是间歇性的困窘,因为他的大量作品带给他不菲的收入,但是他大手大脚的生活习惯以及奢靡的生活作风,使得多数的生活是入不敷出的,多半是靠着借钱来满足生活的需要,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巴尔扎克生活在当下这个时代,会不会被各个贷款平台信用拉黑。但是正是困窘的日子带个他无限的写作动力,毛姆在读书笔记中写到巴尔扎克会说,每当生活陷于困窘,入不敷出,资不抵债,甚至拿家里的物品来抵债的时候,巴尔扎克的写作水平,无论是文笔还是构思情节,都要高出一筹,反而是他没有经济压力的时候,写出来的东西质量反而不高。但是在困窘中的生活经历带给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使得他几乎部部作品都成为经典,所以如果巴尔扎克回顾往事的时候,肯定会感谢那些坎坷的过往,正是这些坎坷,才让他在写作的道路上步步生花。
巴尔扎克每天保持着固定时间写作的习惯,且十分喜欢记笔记,出门总是爱随身带着笔记本,一旦遇到有可能在以后成为素材的事情,或是在脑中突然冒出灵感,又或者听到别人的某个有趣的段子,他都立刻记录下来,而且他会抓住一切一切机会去对故事中可能出现的每一处场景进行实地考察,所以,所有在读者看来天才式的描述,都是作者在现实生活中一点点的记录和构思的,连巴尔扎克都不例外。
像写就了《傲慢与偏见》的简·奥斯汀,她只会写自己熟悉的东西,但凡有一点不熟悉,绝不下笔,比如说在她的作品场景中,就不会出现任何关于男士聚拢在一起谈话的场景,因为在那个年代里,女性是没有机会参与到这样的场景中的,因为不熟,所以也就绝对不写了,只从自己日常的生活中挖掘资料,然后成文成章,为我们呈现那个时代英国乡村生活图景。
谈写作|不是有了灵感,才去写简·奥斯汀就是一个典型的英国女孩,那个时代里的女性因为接触的教育和生活范围,多数会受眼界的限制,所以后世人评论她的作品时,总会觉得她的作品故事性一般,但贵在有一种字里行间发散出来的敏锐的观察力和生动的幽默感,她的作品就是很好的呈现普通的日常生活,凭借自身的优势,她可以把普通的生活描述的不普通,所以在一众写作者中脱颖而出,为读者们呈现精彩的作品。
曾经有一次慰问活动中,架不住朴实的百姓们的热情邀请,随行的一位歌者随口清唱一首歌,没有走音,歌声在深壑的山谷间飘荡。返程路上,好奇的问,怎么可以做到没有音乐没有伴唱而能够保证不走音呢?他笑了笑说,一首歌唱了千百遍,怎么可能走音呢?
是啊,写作又何尝不是如此,或许经过长时间的锻炼,你可以随意写出自己想要的文章,无它,惟手熟尔。
谈写作|不是有了灵感,才去写励志写让每个人都读得懂的文字,励志通过文字可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遇见你,很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