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过度诠释别人的动机
我们可能经常会觉得很多人都很坏,都对自己充满恶意,比如在职场你觉得好像总是有人攻击你,对你不友好,这个人很坏。
但事实上,能够解释为愚钝的,就不要解释为恶意。
很多人只是愚钝没有开化,或者做事情不考虑后果,心直口快说话不在意别人的感受。
这种大多是有些不够聪明,不是坏。
事实上,每个人都分为善恶两面,真正的善或者真正的恶都不多,大多数人都是中庸的,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只是可能不够聪明。
比如,你的朋友过生日,邀请了好几位好朋友,但是没有邀请你。你可能就会多想,为什么不叫我,是跟我不要好了吗?
为什么总是很快就会回复你电话或者邮件的老板,隔了一天都没有回复你的邮件。
是因为老板对你有意见了,朋友对你有看法了吗?
其实大概率都不是。
极有可能就是你的朋友根本没有精心准备生日,只是临时有朋友说过一下吧,她也就顺手组织了一下。
可能你的老板这几天家里有事,或者工作太忙,还没有来得及看邮件。
生活中,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和意外,如果你陷入其中不能给自己搭一个台阶,可能就很难走出来。
事实上,比如忘了、错了、漏了、误会了、累了、被外力耽误了、不知情,或者纯粹就是因为懒——则是大概率事件。
那万一对方真的是坏人,如何阻止对方对你的不利呢?
首先我们要清楚一个概念:没有人觉得自己是坏人,就算是坏人做坏事,也早已经为自己找到了合理化的好理由。
如果你戳穿他,认定他就是一个坏人,那么他对你就会有了绝对性的敌对心态。
那么如何去做呢?
有个专业的词叫做“认知协调”
你说对方是坏人,对方就会变成坏人;你说对方是好人,对方就会变成好人。听上去很神奇,但这就是“认知协调”的力量。
比如,对方做的事明明是对你不利的,你可以这样说:我注意到你最近做了件什么、什么事(行为),我知道你是出于好意(动机),我看出来了,你还瞒着我,我非常感激。如果你能不这么做,选择那么做,可能会更好,但是无论如何我相信你都是好心,真的很谢谢你。
当你这样说的时候,对方哪怕是恶意,都不会继续做下去了。
如果对方原本没有恶意,就是不懂方法,你及时的处理好了一段关系。
生活中不要总是把别人当在我们的对立面,而是放在我们的同一面。
“我们俩是一伙的,我知道你是在为我好,虽然你的行为可能对我产生了困扰,但没关系,我们一起改正。”
当别人犯了错,你需要指出别人的错误时,也可以用这个逻辑。
对孩子,对老公,也是这样,能够理解为对方不懂方法而做错,思路和你不一样而做错的,就不要理解为对方故意挑衅你,或者不爱你。
因为真正的恶意并不容易发生,而对恶意的误判实在是太容易发生了。所以才往往有了很多没必要的伤害或者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