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安好
今年清明,提倡文明祭扫,鲜花,贡品成了主流,爷爷和他的兄弟,老爷爷和他的兄弟们都住在同一块地里,长辈们的坟前,一大家人拿着鲜花贡品走街串巷般送来送去。
尽管都说生前孝顺远比人走后祭扫要好的多,但在我们家,不仅生前孝顺老人,每年清明都热闹的很,大爷爷坚持祭扫到八十几岁,如今已走十年,最大的大爷也八十了,每年去祭扫,去年开始身体原因才去不了坟头了,现在最大的姑姑七十岁,也坚持祭扫。
还有大爷爸爸姑姑哥哥弟弟们,当然还有我。
那时,一大家人要走很远的路爬到山下才到坟前,现在柏油马路修好,汽车可以一下开到山脚。
好像成了习惯,每年清明还是那块地,还是那些人,只是人慢慢的在变少,去年清明最小的大爷还跟我们一起去祭扫,今年却被埋进了那片黄土地,也成了这片地里最小的一个。
给他立好了桌面,清明时节的风狠狠的刮着,眼里突然吹进了沙子,还是没忍住,热泪两行。
慢慢才发现,我们这一辈已经被逼长大。
婚后第一次带周先生来爷爷奶奶坟前祭扫,他磕了头,上了烟,敬了酒,也算第一次与爷爷奶奶真正意义的会面吧,我很开心,生前最爱我的爷爷奶奶一定也在高兴吧。
爷爷走了十八年,奶奶走了十年,除了生孩子带孩子的那几年,每年清明我也会回去祭扫,不仅因为二老对我有滴水之恩,也许吧,唯有这样才算心安。
以前除了清明和寒衣节,每年爷爷奶奶祭日也会祭扫,特别是农历八月十一,爷爷祭日我的生日,一家人做一桌子吃的也当给我过生日了,然后去爷爷坟头大哭一场。
我一直觉得亲情太过神奇,从小与爷爷结缘,恐怕这辈子也忘不掉他老人家的祭辰了吧。
这两年爷爷奶奶祭日不再祭扫,每年只剩下清明和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两次祭扫日,故人已去,活着的人需要这样的一个日子去追思和想象,然后把一切悲痛和惋惜化作珍惜,珍惜每个人和每个日子。
时光匆匆,想起故人,依然感动。
只是,理应明白,活着的人要好好活才是对故人最好的缅怀。
而不管故人能否听到,又是否可以看见,这样的日子总在提醒我们,我们永远是一家人,即便天人永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