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扔下19楼的莎莎:只因为收了礼物,你们就有权利毁掉我?
8月23日,澎湃新闻发出“海归男追女同学8年被拒将其从19楼扔下”的新闻,莎莎从阳台坠落,当场死亡,而新闻指出的该男子说从09年就开始追求莎莎,共花掉4万余元,这一下让网络舆论炸开了锅,大部分人一边倒下了犯罪人薛某,展开了一场控诉女孩是绿茶婊是活该是罪有应得的骂战。
纵观舆论,大部分人骂莎莎原因有如下,
一,没有明确拒绝薛某。二,收了薛某价值不菲的礼物但是还不和薛某确立关系。三,密切联系,把男生备胎。四,在杭州和薛某合租房屋。
回归案情本身,先用一个很客观的态度来看这件事,我们去思考,关于薛某的陈述是否符合事实?他说的这些事情究竟是真是假?
关于他和莎莎之间的事情,在澎湃新闻的这篇报道中,毕竟全都是薛某一个人的直白陈述,没有拿出其他有力的证据,我们要知道,一人的言论是一面之词,我们不能光凭借一面之词去妄然下定论。
于是我没有第一时间发任何评论,而是等待事态的发展进程。
8月23日财经网发布了"女孩拒绝富二代男同学示爱 被对方从19楼扔下死亡"的文章。
8月24日,中华网官微发布了“女孩拒绝富二代男同学示爱被对方从19楼扔下死亡”的新闻。
8月25日晚8点,红星新闻发了一篇“单恋8年遭拒,海归男把女同学扔下19楼受害者家属痛斥拜金女猜想”的新闻,红星新闻的记者去采访了与当事人莎莎合租房子的室友小敏,还有莎莎的表哥李先生。
这三则新闻更有助于我们去进一步了解真相。
那么我根据骂莎莎的原因,这也是舆论关注的重点,总结一下新闻中的表述的事实。
一,根据警方证实,调取了莎莎的聊天记录薛某经常主动发短信,莎莎明确给予了拒绝,并将薛某拉黑,薛某也一直追问为什么不接电话不回短信,什么时候把他从黑名单放出来。薛某自己也表示莎莎“在微信上也不怎么理我,到后来干脆微信也把我拉黑了”。
除此,薛某也表示莎莎在微信说过想给薛某机会,多了解多考察,到了杭州经过见面后,莎莎也说觉得两个人性格不太合适。
二,关于购买礼物这个事,警方调取了薛某的购物记录证实,他确实为莎莎买了价值三四万元的礼物,包括蔻驰的包,iphone7等。
但据室友小敏回忆,莎莎当时表示并不需要这些礼物,还试图还给对方,但是对方即薛某表示只是单纯送礼物,没有别的意思。
在17年情人节的前几天,薛某定了一束花送给莎莎,并不是薛某亲手送的,而是由快递员将花送到姗姗手里,她签收后随手将花放在了客厅的花瓶里,期间,薛某和莎莎基本没有说话。
而且,据莎莎表哥说,薛某曾在16和17年时候给莎莎转过500元的红包,都被莎莎拒绝了并退回。
三,关于说密切联系这件事,莎莎室友小敏回忆莎莎一直没有答应薛某的追求,在大学时候莎莎谈了一个男朋友,薛某知道后就没有再联系她,直到大学毕业,这个时候莎莎跟男友分手,薛某才再次联系了她。
在这里,薛某认为的密切联系只是“她会在微信里告诉我她干了些什么”,薛某自己也表示两个人并没有发声过任何肢体接触。
而且财经网的新闻是这样说的:“今年2月中旬,薛某从国外归来,先是到了上海。在上海,薛某到处打听江浙沪有哪些老同学,后来就问到了莎莎在杭州的消息,所以薛某又从上海转投杭州。”
财经网调查后的新闻是说薛某并不知道莎莎在杭州,而是四处打听之后知道的,也就是说,薛某说了假话,他和莎莎后来的关系并不好,莎莎连她在杭州都没告诉过他。
这能算得上密切联系吗?
四,在合租这件事上说法并不是太一致的。
薛某说,莎莎知道自己要来杭州,刚好有一间空房,莎莎便提出可以一起合租,有意让人以为是莎莎想要跟薛某合租。
但莎莎的舍友说,是薛某从美国回来要到杭州找工作,提议和莎莎合租,因为当时觉得他们是老乡,所以就没多想。
除此,据莎莎表哥说,起初表妹是不同意的,但薛某愿意多出一点房租,后来莎莎才同意。
表哥还说,莎莎平时是一个孝顺善良的女孩,工作后每个月有4000多元的工资,经常打钱回家,她弟弟的衣服、球鞋、生活用品基本都是她“承包”了。
刚到公司的时候,她听说高中同学的侄子生了重病,还曾号召同事募捐,最终募捐了差不多4000多元,转给了那位同学。
看完这些进一步更具体的关于莎莎的新闻,难道她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她的死是她活该是她咎由自取吗?
她已经明确的拒绝了薛某,指出她认为两个人不适合交往,而且她也交了属于自己的男朋友,并将两个人的合照放在了床头,没想到,这张合照在薛某的眼里也成为了他杀人的导火索。
试想,如果莎莎真的是绿茶婊,她何必把薛某多次拉黑,不管不理,连薛某让莎莎陪自己吃个饭,莎莎都非常不愿意。
她大可对薛某甜言蜜语以此换来薛某对她的好,来伪装成自己是单身,又何必光明正大的把自己和男朋友的照片放在床头。
试想,倘若莎莎真的是拜金女,又何必两次把500元的红包退回,并附上不需要。
若真是为了钱,八年,莎莎干脆就可以直接和薛某在一起,去在薛某身上榨取更多的钱,何必大费周折,去跟薛某说了想有机会多了解了解,后面又真诚的告诉薛某她觉得她和薛某两个人不合适。
关于四万多礼物的这件事,从新闻中可以看出,莎莎的室友小敏是说过她想去退还的,薛某连送一束花都是让快递员去送而不是自己,想必之前很多礼物也大多数是以快递的方式,薛某人又长期在国外,莎莎可能想退还这个礼物都很不方便退回去。
其实我是能理解莎莎的,因为我也曾收过像薛某这样的“朋友”送的礼物。
他以普通朋友的方式跟我相处,从其他朋友打听到我的电话和地址,这个并不难,他送我东西总是恰好在某个重要的节日,比如我的生日,或者圣诞节,我也明白他的心意,我试着退还,但他就是说普通节日,或者说是你的生日,一年一次,朋友之间送了礼物很正常,不要多想,我就收下了。
不过我承认也许有时候,女孩嘛,总有一些虚荣心,我也有,莎莎也许也有。
也许我们就是为了那一刻别人的羡慕,为了收礼物时候自己的满足感,或者,仅仅是因为这礼物是我们喜欢的,我们就收下了。
可是,人都会犯错误,我们终归都不是圣人。
我们也可以去稍微的原谅一下这个年轻还并不那么懂事的女孩,我相信她还是善良的。
相比之下,薛某把这个正值青春年少的女孩毫不犹豫的从19楼狠狠的摔下,在挣扎中死亡,我倒觉得,他的心是狠毒的,是缺乏良知,他不仅毁了莎莎的人生,也毁了两个家庭,我无法去坦然的对他说一句原谅。
对于两个人合租这个事,我觉得莎莎有一定责任,她的警惕心并不强,也许当时她和小敏只是觉得薛某是老乡,不用过于担心,都是熟人,可是就是这一次的疏忽大意,增加了薛某犯罪的机率。
所以,在我们不喜欢这个人时候,对他应该保持明确的拒绝,就算是想跟他多个机会接触,也可以去吃吃饭,多聊聊天,并不一定非要通过接受对方的礼物来升温感情。
还有在合租这个事,我觉得广大女孩都要注意,在合租时候尽量跟同性合租,不要去因为省了一些钱而去和男生合租。况且,薛某对于莎莎的爱可能已经到了一种病态化的程度,对于这种占有欲极强的人,女生应该保持距离,保护好自己不要受伤害,毕竟,可能你的一时大意,就可能酿成一生难以弥补的伤害。
不过,莎莎的悲剧已经酿成了,1米8多的薛某直接将她整个人拎起,从19楼的房间内扔了出去,91年出生的莎莎正值美好青春,当场殒命,永远的离开了这个美好的世界⋯⋯
莎莎的错误罪不至死,但是杀人犯薛某的罪行永远难以获得原谅。
不管舆论是怎样批评莎莎,死去的她忍受多大的谩骂,法律始终是公平的,它不会因为几句舆论而有失偏颇,薛某被以故意杀人罪的名义起诉,我相信结果一定能够获得公正,而莎莎在九泉之下也能够获得安宁。
庭审现场*
除此,毁掉莎莎的,不仅仅是薛某,媒体和广大舆论又让莎莎再次被毁掉了第二次。
新闻里有一个名词叫做媒介审判。
新闻媒介超越司法程序 ,抢先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但从其本原意义来讲,中国不存在“媒介审判”的情况,我国的参审制度目前尚不具备足以影响司法审判结果的力量。
它的特点是,媒介事件的显著性、影响的广泛性,案件当事人往往身份特殊,引起公众舆论的广泛关注,或激起民愤、或备受同情;案件内容大多涉及社会公平正义, 挑战公众的正义底线,因而激起全社会的激烈论辩, 产生广泛的影响。
虽然我国的司法是受媒体舆论的影响较小的,但是也不排除在这件事上如果大家对薛某都报有极大的同情心,可能会减免一些他的判刑轻重的可能,所以,大量的水军试图洗白薛某,以及薛某极力想获得同情的说辞,并不是毫无目的可言。
而媒介审判产生的原因,首先就是媒体报道的内容事实夸大:为了吸引眼球、追求轰动效应,新闻报道的内容往往 严重夸大以至于偏离事实原貌,甚至虚假、捏造案件事实,且语言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和煽动性,力图激起公众对当事人憎恨或者同情一类情绪。
其次受众也有责任,受众情绪化,法律意识淡薄,主观情感代替理性监督。
媒介的审判,或者说媒体与舆论的力量,这是非常可怕的。
而在一开始的曝光中,我觉得媒体加重了对当事人莎莎的批评,没有将事实完全揭露出,而是只曝光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将莎莎描绘成一个拜金的恶毒女人,将舆论的焦点转向了莎莎本人,让网上骂声一片,反而大家对杀人的薛某而抱有同情,对他的一直做法给予了肯定。
有时候我在想,这个社会是怎么了?
女孩被泼了硫酸被指责是因为她作风不正。
女孩被强奸时被骂说肯定是因为她穿的太少。
女孩被从19楼楼狠狠摔下,大家说是她咎由自取。
当那些说薛某杀的好的言论被无数人点赞,被无数人说支持,我们的社会什么时候开始去称赞一个赤裸裸的恶毒杀人犯了?
人之初性本善,为何我却再一次次的事件中感受到了来自人性的黑暗与丑陋。
我不能说新闻媒体没有报如实报道,他们只不过将重点转移了,而这个时候我想问,难道新闻媒体在没有如实查明情况的时候就不能有一丝丝的良心吗?
你们一篇短短千字的报道,可能让整个社会的舆论走向不正之途,可能让一个女孩一生的名誉毁于一旦,可能让女孩的家人与朋友同样背上罪名。
文字虽然并非刀枪可杀死肉体,可当文字锋利起来,能摧毁的不仅仅只有肉体,同样也可能让整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随之倒塌。
所以,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更多的是如实客观的报道,而不是为了吸引眼球去不择手段,一则新闻可以拯救人心,同样,也能毁了人心。
*
薛某杀死了莎莎的肉体,而莎莎的人格确是被舆论杀死。
当无数网友留下谩骂的评论,当知乎大神或者作家写出类似的文章去诋毁指责莎莎时,他们也许并不会觉得这有什么关系。
不就是一条评论吗,我骂了又能怎么样。
不就是一篇文章吗,我获得了粉丝的喜欢,我诋毁了她又能怎样。
对啊,不能怎样,反正莎莎已经死了,她不会再能把真相如实的说出,也不能再告谁一个诽谤罪,况且,发表言论这也不是一件违法的事。
莎莎不能将你们怎么样,但,扪心自问,你们的良心就真的过得去吗?
当看到类似的报道你们能不能首先去思考一下,不要就如此下定论去批判一个人,当下评论的时候能不能站在更加有原则的立场上,而不是去鼓励一个杀人犯的罪行。
当知道事实的真相后,能不能不要为了获得更多的阅读量而昧着良心发表那些吸引眼球的观点,文字,始终是要带着善的,若文字都失去了善,失去了良知,那写出来再好的作品也永远不能够打动人心,获得大家的认可。
所以,请手下留情。
没准那一天,莎莎的遭遇就变成了我们的姐姐或者妹妹的遭遇,没准那一天,我们也可能就变成了莎莎。
虽然我的文字也许不会被多少人看到,也或许改变不了多少人对莎莎的看法,但是,我努力了,我尽量让更多的人去看到这件新闻真实的背后,也想让更多人不要去做盲目的键盘侠。
因为我始终相信,有的人只不过是一时被蒙蔽了,人心终归还是善良。
喜欢就送颗心给我吧❤️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