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严监生
昨天给学生讲练习册,一道题蹦到映入眼帘,关于《儒林外史》里人物的解读,揉揉眼睛又仔细看了一遍,眼没有问题,还是解读的问题。
质疑了练习册的说法,第一时间跟学生强调“尽信书不如无书”,何况这还不是教科书呢。
为了给严监生一个合理的说法,上完课回到办公室,我又跟周老师商量,私下里又扒拉了几本教参,还是坚信我的看法,练习册上对严监生的介绍那是错得离谱。
夜晚孩子睡后,我又翻开《儒林外史》原著,一句句看,生怕错过一点儿细节。我试图找出只言片字来证明练习册这样评价的合理性。
这一看不打紧,越看越上头,不禁感叹吴敬梓真是神笔。从中发现了很多自己原来并未注意的细节,子虚乌有的情节,深刻的现实矛盾,传神的人物描写……我是越看越兴奋,瞌睡瘾一下子无影无踪了,虽然上下眼皮打架,但是心却一点儿都不想就此安睡。
L先生睡前安排我早点休息,他担心我一直开着灯影响孩子休息,也耽误自己休息。看看时间是凌晨,可我依旧眼困心不困。关掉灯平躺在床上,耳畔是孩子的呼吸声。我不敢像往日一样摊煎饼翻面,可一直睡不着。脑海里一直想着书中的人物。严监生、严贡生、王氏及赵氏,王仁、王德一个个像走马灯一样在头脑里跑。
诚然病入膏肓仍不忘记收早稻,临终前因两茎灯草而迟迟不肯咽气是他的吝啬,一家人守着钱财不舍得吃肉,确实抠,王氏面黄肌瘦应该是饿的。然而他身上只有吝啬吗?他对自己抠,原配王氏生病,他也是舍得人参的,对妻舅王仁、王德和哥哥严贡生和侄子都是不错,给妻舅拿钱,为哥哥出钱摆平诉讼,他怎么能简单定义为吝啬鬼呢?更何况是把他定为土豪劣绅,说他横行霸道,强取豪夺呢?
本来把严监生归于吝啬鬼就够委屈了,还把他归于土豪劣绅,说他巧取豪夺,横行霸道加吝啬,难道编者没有看过原著?或者是错把他哥哥的恶盖到他身上?真想说这说法实在是太过分了哈,是谁这么不过脑子呀?
不知道严监生知道自己被人如此误解,会是怎么样的心情。我只想说这样写误导学生不说,还污名化严监生,实在有些过分。
闲了,我要写写人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