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时爱新觉罗家族人数很少,但到清室逊位时其人数已达十多万
虽然末代皇帝溥仪没有留下后人,他前面两位皇帝清穆宗和清德宗也没有生育后代,这难免会给人一种人口凋敝、家族不兴旺的感觉。但是实际上爱新觉罗家族的人口基数非常庞大,几代人加起来的数量还是非常可观的。
在16世纪80年代,爱新觉罗氏还是一个很小的宗族,只有努尔哈赤的祖辈、叔伯和他的22个儿子。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之后,爱新觉罗家族才开始兴起。到皇太极时期,爱新觉罗家族成员大概有一百多人。后来满清入关,攫取了关内更多的资源,使得其家族人口大幅度增加。
清朝为了统治数量庞大的汉人,必须生育更多的满人,所以他们非常重视皇亲宗室的赡养工作,以优厚的奖励政策来引导他们生孩子。
皇帝的儿子,比较受宠的会被晋封为亲王,一般的则封为郡王或者贝勒。亲王年收入为1万两白银外加1万斛禄米;郡王年收入是5000两白银加5000斛禄米;贝勒的年收入是2500两白银加2500斛禄米。下面还有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等爵位,都有不菲的俸银和禄米可以拿。
爵位的承袭方式是降级袭爵,就是每传一代降一级,比如亲王,传到儿子变成郡王,到孙子变成贝勒,级别依次降低,但是有上限,就是最多降4级,也就是说亲王的子孙爵位到镇国公以后就不再降低了,一直是镇国公;郡王的后代最低到辅国公。
铁帽子王如果表现特别优异,还能够获得朝廷特批的“世袭罔替”待遇,也就是所谓的“铁帽子王”,其子孙后代将永远保持亲王爵位。这样一来,皇室宗亲生孩子的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皇帝自己也是以身作则,比如康熙皇帝的生育能力就非常强大,他有35个儿子,所以到康熙时期爱新觉罗家族已经有将近五百人了。而到雍正时期,皇族成员已经达到一千人以上,到嘉庆时期更是达到四五千人。
同时那些没有爵位的闲散宗室也有国家养着,不需要从事劳动。他们整天闲着没事干,只好白天溜鸟,晚上也溜鸟,不经意间竟也为满清大业添砖加瓦了。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隆裕太后以溥仪的名义发布退位诏书,清帝逊位、清朝灭亡,这时候爱新觉罗家族大概还有十万人左右。到了20世纪30年代,整个爱新觉罗家族共有近14万人。到了现在,经过这些年的繁衍生息开枝散叶,爱新觉罗的后裔估计至少已有30万至40万人。
清朝灭亡时,满清与民国政府签订了《清室优待条例》,白纸黑字地规定了各种优待爱新觉罗皇族的政策。但是那些皇室后裔还是担心民国政府到时候拒绝履行这些政策,或是将来被翻旧账,所以纷纷改名换姓,改为“金”姓和“赵”姓的最多,因为“爱新”在满语中是黄金的意思。
爱新觉罗・溥欢比如溥仪最小的妹妹本名爱新觉罗・溥欢,后来改名为金志坚,肃亲王善耆最小的女儿爱新觉罗・显琦改名为金默玉。有些改姓为“王”“孙”“罗”或者“鄂”,当然还有一些人出于各种目的一直维持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比如爱新觉罗・紫薇,她是道光皇帝第五子惇勤亲王奕誴的第4代孙女。还有演员爱新觉罗・启星和歌手爱新觉罗・启笛等。
根据《清室优待条件》,溥仪保留帝号,继续住在紫禁城,一些宗室成员留在紫禁城维持机构的正常运转。大部分王公贵族也跟随溥仪留在北京,继续享受醉生梦死的生活。民国十三年(1924年)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先是到醇亲王府投奔生父载沣,后来又在天津短暂居住。伪满洲国成立后,溥仪到了东北出任伪满洲国傀儡皇帝,很多皇室宗亲不离不弃,也跟着过去了。
因为爱新觉罗家族的老家在东北,所以后来陆续又有很多宗室在北京混不下去了,选择回到关外。现在辽宁抚顺有一个新宾满族自治县,这个地方的居民很多都是清朝灭亡后从北京迁回去的宗室成员。这些人选择回到新宾满族自治县就因为这里曾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龙兴之地赫图阿拉城,这里埋葬着爱新觉罗氏的列祖列宗,所以他们回到新宾满族自治县也算是替祖宗守陵了。
也有一部分人在北京出生长大,居住生活已经习惯了,就留在了这里。末代皇帝溥仪的生父载沣就没有随溥仪到伪满洲国“享福”,而是与小儿子溥杰留在北京守着祖产。后来手头拮据只好卖掉王府,又买了几间小房子以维持生计。载沣的几位子女也留在北京,后来都得到了新中国政府的厚待。
还有极少一部分宗室分散到国内其他地方,内心依然奢望着恢复大清王朝的旧制,于是在各个政府和军阀之间积极奔走号召复辟。有些为了躲避纷争选择移居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