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唐诗艺术-19
05 唐诗的立意③
要创作一篇立意新颖的诗作,除了要注意“意趣”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作诗的“视角”。不同的人,站的角度、立场不同,其得出的结论及“所立之意”,肯定也就不同了。
在唐人的笔记里,曾记载过这样一件事。说的是,刘禹锡、白居易、元稹等诗人,聚集在白居易家中,同以“金陵”为题作诗。
刘禹锡先饮了一杯酒,酒毕,一首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西塞下怀古》的大作就有了。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客观地说,这首诗作紧紧抓住了“金陵兴亡”这么一个关键点,并融合浑厚的历史内涵,使全诗有了一种贯穿古今的精神气脉。应该说,诗写得非常好。
这下,白居易可就撂笔不干了。他对着刘禹锡说,“我们四人来探骊珠,你却先把珠给摘了,‘所余鳞爪何用也?’”
白居易的话,其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刘禹锡作这首诗,“角度好!”
所以说,作诗时,“视角”的选取非常重要。
再来看一个例子。
中唐有一位诗人,名唤杨巨源。在别人都写那么繁花似锦的春天时,他却独辟蹊径,只写“早春”之景。写的也不是一般的景物,只写“早春之柳”。可以说,这个角度就很新颖了。诗曰: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整首诗读起来,非常的清雅。在这里,诗人紧紧抓住了“早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这样一个关键的细节来描写,很贴切,亦很新颖。这样的早春之景,确实给人一种清新之感。
作诗,除了“角度的选取”这样一个关键点外,还有一点,就是要“迁想妙得”。“迁想妙得”是东晋大画家顾恺之“论画”的一句话,后来被诗人广泛使用了。在这里,所谓的“迁想”意即“联想”,但却比联想具有更强的目的性。它要求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融入到客体的对象之中,使之达到一种融合。在某种意义上,这种“迁想”思维有点类似于西方学者所提出的“感情移入”。正是因为有了“迁想”,所以才能够“妙得”。
来看看晚唐陈陶的《陇西行》。诗曰: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述了一场战争。大意是说,“唐军与匈奴作战,结果五千兵马全部阵亡”。这里的“貂锦”,本意是汉代的军服,这里喻指唐军。而从“不顾身”、“丧胡尘”等诗句可以看出,战争非常激烈。最终,全体官兵战死沙场。
这实际上是作了一个铺垫。按一般诗人的想法,既然“五千将士全部阵亡”,那后面必须得写一段非常悲凉的感情,甚至由此生发出对唐代扩边政策的批判……
但诗人在这里却避熟就生另辟蹊径。“那些葬身于沙场的将士虽然已经牺牲,但是他们的家人、爱妻并不知道这个消息,还以为男人们还活着。甚至在睡梦里还能梦到男人的身影……”
在这里,诗人把现实与虚幻、生存与死亡,通过艺术上表现上的错位、置换、映照,让诗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击力。一种本应的“悲伤”却被化作“思念”的行为,这是何等的残酷?
所以,这样的“迁想妙得”,这样的“奇思妙想”,其结果,势必出现“锦绣文章”。这才是合理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