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和表达,该如何做(《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三)
上一次分享中,提到了非暴力沟通的第一要素观察和第二要素感受。其中,在描述观察的时候要清楚的将观察和评论区分开,需尽量让先说出看到的事实,然后在表达自己的看法。而在描述感受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感受和想法,而且在表达感受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尽量用丰富的词汇更加具体的描述自己的感觉。
这次分享,我将从《非暴力沟通》中的第五章《感受的根源》以及第六章《请求帮助》,将非暴力沟通的最后两个要素进行说明。
感受,非暴力沟通的第三要素。对于感受,非暴力沟通认为,感受来源于我们自身。我们自身的需要、期待、价值观,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作者指出在听到不中听的话,我们可以有四种选择:
1.责备自己
2.指责他人
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是用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来反映了我们自己的需要和价值观。但是这样会让对方更倾向于接收到到压抑,委屈,攻击等负面信心。从而表现出沉默、申辩或反击。针对于这种情况,非暴力沟通推崇,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那么较可能从对方身上获得积极的回应。
在第五章中,作者还提出了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的三个阶段:
1.情感的奴隶——我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他人快乐
2.面目可憎时期——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3.生活的之人——我们意识到,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且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
请求,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
在我们清楚观察,具体感受,以及理清自己需要,这时候就需要用言语来表达了。那么怎样提出请求才能得到更为积极的回应呢?
非暴力沟通是这样推荐的:
1.提出具体请求
首先我们要提出希望他们做什么,这里要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尽可能的及具体描述。
2.请求反馈
由于个人裂解可能有差异,所以在我们讲完我们的需求时候,还需要请求对方给与反馈。
3,区分请求和命令
最后也是最重要一点,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请求就会收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当做是命令。而对于命令,通常只有两种选择:服从或反抗。不论是做那种选择,人们的心中都不会很高兴。
也是在第六章,作者声明了非暴力沟通的目的:
非暴力沟通并不适合作为改变他人,来满足我们利益的工具。非暴力沟通是帮助我们诚实表达彼此感受,倾听彼此需要,彼此出于对生命的爱,兼顾彼此的需要,从而改变和行动。
关于感受和请求今天也做了简单的介绍。下一次,将从倾听这一方面,来详细解说,我们该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
最新更新请关注公众号:镜映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