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书》卷23君臣诗解2释法背功民去农战
《商君书》卷23君臣诗解2释法背功民去农战
题文诗:
今君不然,释法以智,背功以誉,军士不战,
农民流徙.道民之门,在上所先.故民也者,
可令农战,可令游宦,可令学问,在上所与.
上以功劳,与则民战;上以诗书,与则学问;
民之于利,若水于下,四旁无择.民徒得利,
而为之者,上与之也.瞋目扼腕,语勇者得;
垂衣裳而,谈说者得;旷久积劳,私门者得,
尊向三者,其无功而,皆可以得,民去农战,
而为之也,其或谈议,而索之也;或事便辟,
而请之也;或以勇争.故农战之,民日寡而,
游食愈众,国乱地削,兵弱主卑.所以然者,
释法制而,任名誉也.明主慎法:言不中法,
主则不听;行不中法,则不高也;事不中法,
则不为也.其言中法,则辩听之;其行中法,
则高之也;其事中法,则为之也.国治地广,
兵强主尊,此治之至.人君也者,不可不察.
【原文】
今世君不然,释法而以知,背功而以誉,故军士不战而农民流徙。臣闻:道民之门,在上所先。故民,可令农战,可令游宦,可令学问,在上所与。上以功劳与,则民战;上以《诗》、《书》与,则民学问,民之于利也,若水于下也,四旁无择也。民徒可以得利而为之者上与之也。瞋目扼腕而语勇者得,垂衣裳而谈说者得,迟日旷久积劳私门者得——尊向三者,无功而皆可以得,民去农战而为之,或谈议而索之,或事便辟而请之,或以勇争之。故农战之民日寡,而游食者愈众,则国乱而地削,兵弱而主卑。此其所以然者,释法制而任名誉也。
故明主慎法制。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言中法,则辩之;行中法,则高之;事中法,则为之。故国治而地广,兵强而主尊,此治之至也。人君者不可不察也。
【译文】
今天的国君却不是这样,他们抛开法度而以个人的智慧治国,舍弃功劳而以其人的声誉封赐。所以军士不肯作战而农民外迁。我听说疏导百姓的关键在于国君的倡导。农民,可以使他们务农作战,也可以使他们游走求官,还可以使他们致力学问。这些都在国君的赏赐(因何而行)。国君依照战功行赏,人民就奋勇作战;国君依照人民所读《诗》、《书》赐予爵禄,人民就致力学问。人民趋利而行,好比水向低处流一样,是没有选择的。人民可以获利而乐于作的事,取决于君主的赐予。凭瞪眼睛、撸胳膊而表现勇武的人获利,垂拱无为而只知高谈阔论的人得利,成年累月依附权贵的人得利。尊崇以上三种人,他们没有功劳而得到好处,那么,人民就要放弃农战而搞这些事情了,或者用空谈去求得爵禄,或者依附权贵而祈求好处,或者用悍勇去争得利益。所以从事农战的人民日益减少,而游荡吃闲饭的人越来越多。那样,就会国家混乱,国土割削,兵力弱而国君地位卑微。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国君抛开法度,而相信虚名。
所以,明主重视法度,不合法度的言论不听,不合法度的行为不推崇,不合法度的事情不做。言论合乎法制,就听从;行为合乎法度,就推崇;事情合乎法度,就做。所以国家政治清明,国土扩大,兵力强大,国君地位提高。这就是政治清明的最高境界。做国君的不能不加以明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