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都需要“创业心态”
1.没有“创业心态”,就很难极度认真地出色工作
昨天主管会每周例行汇报周报的时候,我的ppt只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做好的,导致一些小组成员的客户投诉工作问题和麻烦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而只是简单地说跟进跟进,并没有具体可行的解决措施。
下面的领导听完这项内容时候,竟不自然地笑了笑。我也意识到自己这样子没有解决好事情情况下汇报的内容显得多么苍白无力。
是什么导致我没有细想这些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措施? 汇报工作更多是展示工作成果,而不是给领导提出问答题让领导去解答。我明明早就懂得这样的道理,但是为啥一再在工作中犯这样的错误呢?
因为自己很容易抱着的是交差和打工者的心态,而非创业者主人翁的心态。这样的心态做事就不会想着我怎么把事情做到自己能做到的极致好,而只是做完一个任务可以少一个任务少一个负担和麻烦。
所以创业心态并不是创业办事业的人所独有,而是普通职场人也应该具备的一项能力。未来时代,很多组织机构都是普遍海葵式发展,是个非常缺乏领导者的时代,创业心态更是必不可少。
2.为什么自己会容易有这种打工者心态呢?
因为自己没有深入思考过,自己在现有组织机构里真正想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那么就容易导致自己做事不够细腻极致,不够准确到位,对于持续创造价值的原则无感。而且这样就很容易没有成就感,反而是挫败感连连。让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对立起来,会很容易想要排斥、逃避和逃离。
这就没法做到像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说的那样的境界:你要学会和工作谈恋爱。 他在当年创建京瓷时,全公司只有28名员工。这个小小的公司最终能成为世界第一流的五百强企业,靠的就是他不断树立一个个明确的小目标:首先要成为开发区第一,然后中京区第一,接着京都之一,然后是日本第一,最后是世界第一,循序渐进,一口扣吃,最终成就了京瓷。稻盛和夫的格局决定了这个公司的大小。
所以一个人在企业里求生存谋发展要志存高远,要不断成为自己所在圈子范围里的头部一员,然后才有资源和机会不断迁移到下一个圈子中去。
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就像《枢纽》里讲中国历史发展一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强大也离不开这个民族的精神秩序和格局视野的扩展。中华民族发展至今,也是因为在不断地历史演变中,不断迭代自己的民族观念和世界观念,才能有机会成为今天世界的枢纽重要角色。
3.如何拥有创业者心态?
我觉得一方面要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要不断梳理自己的各种目标和想法,仔细比对和琢磨;同时要不断学习拓展视野,不断提高扩大自己的目标感。就像稻盛和夫那样,要比任何人都干的出色的心态去极致性完成工作。
同时要有头部优势意识,要想方设法做到头部中的一员。就像清华管理学教授宁向东老师所说:要想创业者那样去深度思考,像创业者那样去和同伴合作,像创业者那样去探索和解决问题。用尽全力,才能显得毫不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