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書社“閱经典·習功夫”/之庄子/外篇 /则阳  2020/

2020-04-22  本文已影响0人  布谷鸟書社

随序之相理,桥运之相使,

穷则反,终则始,此物之所有 。

言之所尽,知之所至,极物而已。

睹道之人,不随其所废,

不原其所起,此议之所止。”

少知曰:“季真之莫为,接子之或使。

二家之议,孰正于其情,孰偏于其理?”

大公调曰:“鸡鸣狗吠,是人之所知。

虽有大知,不能以言读其所自化,

又不能以意其所将为。

斯而析之,精至于无伦,大至于不可围。

或之使,莫之为,未免于物而终以为过。

或使则实,莫为则虚。

有名有实,是物之居;

无名无实,在物之虚。

可言可意,言而愈疏。

未生不可忌,已死不可阻。

死生非远也 ,理不可睹。

或之使,莫之为,疑之所假。

吾观之本,其往无穷;

吾求之末,其来无止。

无穷无止,言之无也,与物同理。

或使莫为,言之本也。

与物终始。

道不可有,有不可无。

道之为名,所假而行。

或使莫为,在物一曲,夫胡为于大方!

言而足,则终日言而尽道;

言而不足,则终日言而尽物。

道,物之极,言默不足以载。

非言非默,议有所极。”

【古义今解:继承总是在创始的后面,

乍起总是在回落的前面,

碰壁就会向后转,

终点同时是起点,

此乃事物变化的规律,

客观存在的必然。

我们能谈论清楚的,

我们能认识透彻的,

仅局限于物质世界而已。

悟道的人不回溯万物的起源,

也不预测世界的未日。

事涉玄境,超出言诠与思考的极限,

谁也说不 明白,所以不说为宜。”

问:“齐国国都,稷门下面,

有个自由论坛,我去听过辨论。

谈到事物的变化,

接子认为有原有因,

季真认为无缘无故。

这两家的看法,

考之以实情,验之以真理,

谁正?谁偏?”

答:“鸡鸣狗吠,众所周知,并非无缘无故。

但是, 专业人士也说不明白,

某鸡某犬某一次鸣吠的原因,

更测不准下一次将怎样鸣吠,

有原有因又从何谈起呢。

变化着的事物,

小到质子,瞧不见内部结构,

大到宇宙,望不见外 部周廓。

研而究之,便会发现,

所谓有原有因,所谓无缘无故,

这两家的看法都未能跳出物质世界的局限,

都不妥当。

有原有因,执着于有,太实了。

无缘无故,迷失于无 ,太虚了。

一定的形式,一定的内容,物质才能够存在。

无形式,无内容,那是道,

在物质结构的虚空处。

物质, 可以言诠,可以思考。

道,愈言诠愈思考背离愈远了。

怀胎在腹,要生的挡不住。

停尸在床,已死的挽不回。

生死现象摆在我们眼前,

够近了吧,还是看不透其中的奥秘。

所谓有原有因,

所谓无缘无故,

不过是我们心头拿不稳,

悬拟的假设而已。

我们面对事物的变化过程,

来路迢迢望不见头,

去路遥遥望不见尾。

既然没头没尾,

说了也是白说,

因为说来说去不过是物理学。

有原有因,无缘无故,

作为立论的根据,

始终局限于物质世界。

道非物质,哪能实而有之。

物质实有,哪能虚而无之。

本来是无名的模糊概念,

取名为道,借了道路这个物象,

便于众人接受罢了 。

认为事物变化有原有因,

认为事物变化无缘无故,

这两家都困在物质圈内,

哪够得上悟大道呢。

悟道的人整天谈物,谈的仍然是玄学。

不悟道的人整天谈道,谈的仍然是物理学。

道在物的终端,亦即物质结构的虚空处,

谈也罢,不谈也罢,都没法表达出来,

因为道是模糊概念。

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抛弃谈与不谈的方法论,

面对玄境,悟得此处是理论的终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