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IT

为了帮你搞定需求,我准备了几个好用的图表

2017-08-17  本文已影响26人  言射手

本文转自 简书作者:细雨柔落

很多时候产品经理接受到的需求,就是一句话。这让新晋产品经理一脸懵,无从下手,那该多心慌。为了安抚新手们稚嫩的容易受伤的心灵,职场老人皮糙肉厚的我,决定手把手的来传授你们如何解读需求。

下面,我们从需求的概念、如何获取需求、如何分析需求、如何决策需求这4个方面,让大家有个全面的认知。

一、需求的概念?

怎么来理解需求,需求是什么样子的呢?刚开始需求是没有实际形态的,它是一个慢慢从抽象到具体、从粗到细、逐层分解的一个过程。如下图所示:

1、业务需求

按面对的服务对象,可以分为TO B和TO C的产品。TOB的产品更多的是面向业务部门,给业务部门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而TOC产品是直接面向大众面向个人用户,相对来说需求更难把握,产品千变万化,各不相同。

业务需求是对产品需求一个高层次、概括性的、粗线条的理解。业务需求可以包含商业需求,上图中我把商业需求独立出来,是为了说明它的重要性,也是为了让大家对业务需求理解更清晰。

2、用户需求

怎么理解呢?可以从“NEED”和“WANT”去理解。NEED,可以理解为本质的需求;WANT,可以理解为对本质需求的一种表象,即表象需求。

比如,我渴了,想吃西瓜。这里解决渴是本质需求,想吃西瓜是表象需求;其实没有西瓜的话,能喝点白开水也是好的,当然如果你能提供给我一杯西瓜汁那就更好了。只有抓住本质需求,才能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更满意的服务。

另外从卡诺模型(Kano model))来理解,也可以更好的帮助你理解用户需求,请先看图:

3、功能需求

功能需求是对业务需求和用户需求的最小颗粒度分解,用户利用这些功能操作来完成任务,也是我们进行产品设计和产品研发的基础。

4、非功能需求

当你专注在业务上时,往往比较容易疏忽这些需求。包括哪些呢?有性能、安全性、稳定性、健壮性等等。比如闪退,长时间无法加载等等,虽然不涉及具体业务,但是如果疏忽它,很可能因此致命,但往往也是最容易疏忽的。

二、如何获取需求?

来源有很多。老亨利·福特说过:“如果你问你的顾客需要什么,他们会说需要一辆更快的马车。因为在看到汽车之前,没人知道自己需要一辆汽车。”

我为什么要说这一点呢?因为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是最重要的来源,要善于抓住本质需求,用户给不了你答案。另外还有老板要求、业务相关人员调研、运营需求、客户反馈、客服反馈、用户反馈、用户调研、数据反应、头脑风暴等等。越全面,越有助于产品需求的的构建。

三、如何分析需求?

前面提到过了,要挖掘用户需求的本质,或者说底层动机。那么我们要做好三块工作:调研、归纳整理、打碎重组。

1、调研

关注点“人?”“何时何地?”“做啥?”“咋做?”,就是对于这个业务来说,相关的人员会在哪些时间哪些场景下来怎么处理业务内容。这个时候就要找相应的用户去调研,通常调研要全面(并不是说调研的人越多越好,而是有效的目标用户),这样才能把握产品需求,也更有效。

2、归纳整理(横向)

归纳出角色、场景、需求、实现路径或流程,以及功能。如图所示:

简单举个列子如下:

3、打碎重组(纵向)

需求和需求之间是有联系性的,我们不能单一的来看待某一业务需求,也需要根据业务的相关度组合来看。如图所示:

简单举个列子如下:

所以,通过调研,再从横向纵向两个方面考虑,才能系统化的来分析需求。

四、如何决策需求?

简单说来就两点。一、通过自己的主观判断来抓重点,当然你前期的分析工作已经为你的判断提供了依据;二、根据一系列调研方法客观量化来确定。下面具体说下如何根据Kano模型来量化决策。

首先发布用户调研,如下图:

然后,统计数据结果,如下图:

最后,进行数据计算分析,如下图:

如图所示,功能需求的决策已经一目了然,必备肯定优先级最高,期望和兴奋中,无差异最低,可做可不做。

最后,说点需求之外的东东。人的认知不同,需求不同,一万个读者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文化环境不同,需求不同。如,股市涨跌颜色显示,国内绿色表示跌了,但在外国,绿色是涨了。时代不同,需求不同。今天的期望需求,到明天可能已变成了基础需求。比如,指纹支付。总之,产品需要持续更新,与时俱进。照搬过去的、别人的理论方法并没有什么卵用。还是要靠自己活学活用。共勉!

附:Kano统计评价对照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