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山更远是曾经(32)——言姐
刚把谷志强送到店外,看他们开着警车离开,就见老板娘言姐骑着电动车,风风火火地赶了过来。她十岁的女儿莎莎,正坐在她的电动车后座上。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灵气盈动,却没什么笑意。
“言姐,你怎么来了?”言姐一般都是下午才来店里,今天突然这么早,我免不了意外。
言姐的车还没停稳,就急切地问我:“我听说隔壁丢了打印机?是不是上次也想偷咱们打印机的那两个人?”
“不知道呢,昨天我没看到。”我如实说。言姐一边停电动车,一边又快速地说了起来:“唉,听得我一惊。前几天你突然打电话,和你大哥说什么你是不是还几分钟就到啥的。你大哥当时都没反应过来,只是麻木地应了。后来听你说,你是觉得来的两个人不太正常,才故意打电话给你大哥,让他们以为你大哥没几分钟就到。你大哥后来还和我说,是你太小心。现在看来,还多亏你机灵。你大哥现在有个表妹闲着没事,前阵子说想来这儿替你的班。我可不同意。就他那表妹,在学校就没个正经样子,她能替我看好店?你放心,有姐在,这儿你踏实干着。”
言姐像倒豆子一样,把这些话哗啦一下倒了出来。好在是我经历过的事,不然我怕是听都听不明白。我一边接过她手里一些工作材料,一边笑着说:“那我谢谢言姐了。”
“谢啥,现在当了妈的女人都不容易。男人都靠不住。彼此能帮就都帮一把。”
言姐说着,已把莎莎领进了屋,把她的书包也一并拿进来,放到了桌子上。继续快节奏地说:“她班上出了两例水痘,突然就通知放假。搞得我这里措手不及的。这还有事要出去。莎莎就让她在店里呆一会儿,你让她上会网就行。我一会儿就回来了。”
没等我应,言姐就嘱咐了孩子几句,匆匆忙忙地出了门,来来去去,好像一阵风。
屋子里一下又安静了下来,我和莎莎尴尬地相视一笑。便各自行事了。我继续拿起抹布擦着灰,莎莎打开电脑上,登上了QQ。看着这个十岁的孩子比我还顺手地操作着电脑,我下意识地随口问了一句:“你也有QQ了啊。”
“这有什么,” 她头也不回不屑地回答我说,“班上的同学都有啊。我们还玩QQ空间呢。”
“QQ空间?是什么?”我饶有兴致地问。
“就是可以自己在上面写写文章,发发图片。朋友们就能看到。阿姨,你这些都不弄吗?你也太老土了。”她说着回头看了我一眼,满眼不敢相信的样子,好像在看外星人。
我笑道:“阿姨不年轻了嘛。”
说话的不经意间,我扫了一眼电脑屏幕。就看到莎莎在她的空间里,刚更新了一篇文章。说是文章,其实只有短短几句而已:“昨晚爸妈又吵架了。烦死了。我打算今天晚上就劝他们离婚吧。让大家都清静一下。”
我忙转过头去,仿佛窥探到了别人的隐私。但与其相关的思绪却翻腾起来。
吵架?离婚?我怎么也不能把这些词汇和老板一家联系起来。平时看着他们一家人,工作上轶序井然,生活上,同进同出的,说穿了,他们展现于外的正是我羡慕的家庭生活啊。怎么会?
“阿姨,你和你老公吵架吗?”正当我的思绪游离,莎莎突然这样问我。这让我有些无所适从,难道要和一个十岁的小女孩,讨论婚姻生活吗?这也荒唐了。于是,我淡淡地回答她说:“不吵。”
“真好。”莎莎认真地说。
我配合着笑笑,让话题划上休止符。毕竟,我与徐鸿越来越厚重的疏离感,那种连架都无心再吵的虚脱感,我不能讲给一个孩子听。然而,莎莎也让我发现,孩子原比我们想象得成熟敏感得多,大人们打着为孩子好而给孩子表演的戏,也许在孩子眼里,只是一场拙略的秀,那些配合的笑容和掌声,不过是孩子无奈地捧场罢了。在他们的心里,到底是喜欢父母维持住假象?还是真实爽快地分道扬镳,或许,成人的理解都错了。
我想,孩子的态度,就是决定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吧。在莎莎这条空间发布了两个月后,老板和老板娘离了婚,房子归老板,店和孩子都给了言姐。
那一天,言姐请我,还有主管安装的工人小伍吃了一顿饭。起初,只是给我们加油打气,让我们和她一起继续好好干。后来,她越喝越多,越说越多。结帐回来的时候,我看到她红红的眼眶。
那一刻,我闪过一丝忧心,言姐有没有重整旗鼓的底气和情绪?但仅仅几日过后,言姐就又恢复了她一贯风风火火的样子。操持起店面,更加干练果断。离婚的难堪与彷徨,似乎在那顿饭局之后,就黯然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