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天空历史有意思简书历史专题精选

生子当如孙仲谋

2020-08-04  本文已影响0人  沐瑾淅哟

生子当如孙仲谋
再谈一个实与虚的孙权

作者:中书舍人

终于,我们的历史专栏负责人也考完试放假了,这是这段时间来他写的第一篇文章,嘻嘻。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这篇文呼应的是前一段时间的花神潘夫人哈!聊聊孙仲谋。那么一起来看正文吧!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读起三国之事时,萦绕在耳边的诗句总是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文学性的历史认知,无论是京剧中脸谱化的形象,还是字字珠玑的名著里深入人心,令人久久不能忘怀的各色人物。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都会莫名形成一种挥之不去的人物情节。

三国鼎立之势,可谓是人才辈出,义气毫发,纵横捭阖的庞大时代。也许我们会模糊夏商周,但,三国,这个萦绕在中国人心中的英雄时代,是人人也无法回避,无法遗忘的。

一代枭雄曹操,极力维护而似乎又显得有些沽名钓誉的善哭刘皇叔,都给了我们强烈的冲击,而这位气吞万里如虎的紫髯碧眼小儿,反倒有些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在多数人看来,东汉晚期的家族势力就是国家势力,从形如傀儡的刘氏皇族,再到外戚何氏,位居三公的袁氏.....自黄巾军起义后,我们能深深感受到,天下不再是皇帝的“家天下”,反倒变成了臣子的“家天下”。

比较而言,曹操和刘备的一班人马,都是身体力行的冒锋镝,是经过九死一生的艰苦创业出来的。

而偏安江左一隅的孙氏家族,起初也只是服从于袁绍的孙坚,因为“夺玉玺而叛之”才开始的创业之路,在人们映像里,最有说服力的莫过于那个江左小霸王孙策。而曹操在青梅煮酒论英雄上也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

曹操对孙策都如此评价,更不必说对孙权了。不过后来曹操东进,争夺江东屡屡受挫时,”四越巢湖不成时,发出了如此感慨:此子不除,深忧寡人!由此看来,曹操眼里的孙权,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可与自己抗衡的后起英雄了。


“小霸王”孙策是个勇猛无前、敢冲敢打的人物。他正准备进袭许昌、争夺中原,设如他不英年早逝,江东基业不会局限在东南一隅的。他临终之时,交付大事与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应该说,他很有自知之明。同时,他也嘱咐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第29回)。孙策可说是明白大局,无愧江东创业之主。

自古以来人才就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孙权也恰恰具有三国英雄所具有的慧眼识英之术,如荀彧郭嘉之于曹操,孔明之于刘备,而恰恰孙权看中了鲁肃鲁子敬,而且是慧眼识人地引出了鲁子敬。他认为鲁肃后来主张的“联刘抗曹”,是新形势下的发展。孙权“胸怀韬略,腹隐机谋”,其“高明远见”一即政略就是依据鲁肃“夜半对”的原则作为立国方针的。目光一一超过了自己,而周瑜这种不好自用,虚怀若事关江东大局,历史的发展又一次证明:知识分子谷地推荐鲁肃的作为,正显出他的识人之明和容人对当时局势所作清醒的应对决策,如得到有效的运之量。也是个值得信赖的人物,成为东吴人才集团用,可以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正如刘备按照诸葛构成的基本力量。这正显出东吴的兴旺气象。定下的开国方略,行之有效地开创了鲁肃是个有“独断之明”即很有头脑的人物。远在东汉基业未成之时:孙权也按鲁肃“夜半对”方针作为对策,就看到中原将乱,举家迁居江东。而周瑜协助孙策的开国方针、开创了东吴的帝业。在历史事变的发创业时曾得他的资助。他被推荐之后,权甚敬之,群雄争霸的胜败,人的智谋是起着决定作用的。《三国演义》载:“生与肃之谈论,终日不倦”,直至与他“同榻抵足而眠”。动而雄辩地描写了这个真理。他们这种君臣间相契之深,不下于刘备与诸葛亮的“鱼水契深”。
在赤壁之战之前的决策,能够排除众异,终于“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 孙权不仅能够勇于抗敌,还善于联合战线,善于用人,对曹操在赤壁破败后采取“用吕蒙计,留凌统以拒仁,以求半就宁,军以胜反”,还有确立维持了“孙刘联盟”的战略思想,进一步巩固了东吴的实力和地位。除了有一定的领导才能,他本身也具有“英人之杰”的魅力和气质。如《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中提到:“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众多将领都毫无保留地效力于他, 将领们愿为其战,乐为其用,甘为其死。能够使文臣武将全力为他效力,这是他个人的领导魅力的表现。 他文武兼备,开疆拓土,胆识过人,不断拓展自己的事业,最终形成了鼎足三分的局面。
在具体的战术上, 孙权可以说丝毫不亚于诸葛亮,甚至说超过诸葛亮,但这一点没有被史书如实记载,有夸大诸葛亮之睿智的一点而忽略了孙权。 这与当时政治统治集团的话语权宣扬“重蜀轻吴”的意识形态有关,其实历史上盛传的“草船借箭”实为孙权所为,并非诸葛亮的智谋。如《三国志·魏略》说:“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命迴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这里足以体现孙权有智谋,有前线的战略经验、准确把握对方军队心理并恰到好处地实施行动的儒将形象。这一段内容在后来被改成大破曹操的赤壁大战中的诸葛亮神机妙算、草船借箭的经典,其实历史的原型是孙权。 在这一点上突出了孙权其智勇双全、有谋略的形象特点。
陈寿在《三国志》中有评曰:孙权屈身忍辱,认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也。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势。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既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轸行,胤嗣废敝,岂所谓贻厥孙谋以燕翼子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至覆国,未必不由此也。当然,孙权是个专制皇帝,失去任何制衡的最高权利,它将导致专横、腐败,最杰出的人也难以例外的。孙权晚年的“果于杀戮”,听信妾妃馋言,不能接受陆逊的忠言,废弃太子孙登,枉杀多人,动摇了国本,在“接班”问题上处置失当。这对最后导致孙皓那样暴君上台,断送了吴国天下,不能不有责任的。这也是一切专制君主的通病。无边的权力,必然出现无边的腐败,最终导致毁灭。这是概莫能外的,孙权自亦逃不出这样的规律。权力扭曲、毁坏人性,自古皆然:往往化崇高为可笑,变英雄为丑,变悲剧为闹剧。孙权也不例外,这是良足慨叹的城,杀人盈野“一将功成万骨枯”“帝”的“成功”将有多少“骨枯”呢?那就无法统计了。英雄的后世,也由后人评说吧........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三国志》

正如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云: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许是乱世专出人才,许是人才多于乱世才可显其锋芒,在三国时期,在这乱世的背景下,在这人才辈出的时代,或许仲谋才是那个被低估了的英雄。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文章。

这里沐瑾淅,我会用我有趣的灵魂温暖你的每一天,所以快来关注我们鸭!

(此文原创,转载联系,侵权必究,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