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妈妈“职业病“,你中招几个?
9月对一些妈妈来说可是翘首以盼的日子啊,终于可以来去自由,不用天天被娃扯着,搜肠刮肚找地方带娃“开眼界”吃和玩,也不用早晚应付娃的各种闹和作,因为娃被“幼儿园”收走啦!有些娃甚至提早1-2个月就入园“适应”、“锻炼”去了。还记得娃刚出生时对娃“如获珍宝”般的浓浓爱意吗?日复一日,娃长高了,会走会跑了,会说话了……我们被娃各种“惊喜”到,也被他们可怕的T2、T3各种“惊恐”。对于那些资深全职妈妈,信奉“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生活真谛,似乎除了老公的工资账户数字和孩子的成绩能让她们激动一下,每天过得都觉得没啥营养。
全职妈妈算是一种职业吗?在人工费渐长的今天,当然是!而且还是高风险、高压力、高技能要求的职业。这个职业不与钱挂钩(高尚得有点让人沮丧啊…),但据说日本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价值估算:如果将全职妈妈的付出折算成金钱并按年计算(这个公式有点长,主要纳入她们放弃工作的收入、全职24小时家务保姆工资、全职24小时育婴育儿师工资,以及全职一对一幼儿老师工资等)那么她们的平均年薪价值33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20万元。既然是一种职业,久居全职妈妈“宝座”的她们必定会有各种显而易见的“职业”特点。
今天,“背壳妈妈”就来盘点一下全职妈妈们多年积攒下来的“职业病”,不信你不中!
1. 焦虑!焦虑!焦虑!
焦虑是当今社会的流行病,谁也逃不过。但谁也没有全职妈妈焦虑的全面:防火防盗防小三!担心娃生长发育不达标、学习成绩不如人;担心老公失业、在外应酬不顾家;担心老人生病、不理解还跟自己对着干。自己面色发黄、身材走样了,买来高级化妆品和贵衣服暂时缓解一下上火的心,却也掩饰不了“娃长大,娘变老”的哀伤!
2. 林黛玉附体
生娃当妈就是那么神奇,能让一个刚性女汉子变成一个泪点极低,情感丰富的弱女子。话说到伤心处眼泪会不争气的流出来。自家娃生病难受,心疼得眼泪止不住。不敢看虐童、遇变故生活不幸的孩子相关新闻,《等着我》这类寻子节目简直是宝妈催泪弹,自己哭得跟当事人一样伤心……我们不自觉已变成了自己原本不待见的泪人模样。但正因为孕育过生命,我们内心深处那最柔软的部分被触发,女人的生命才由此更圆润丰盈,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天赐的幸运吗?
3. 躺>坐>站
早晨娃醒了,你能继续酣睡?白天挤奶喂奶、带娃出门“看世界”、做饭打扫一个也不能少,几乎全都站着“作业”,好容易混到晚上,监督娃做作业、刷牙洗脸,终于上床睡觉啦。对于身心疲惫的全职妈妈来说,安心地躺着简直是一种奢侈的享受。所以,日常能躺最好,不能躺能找个地方坐着也感谢万分了,内心独白:“就让我静静待一会儿吧”。
4. 唠叨成婆
话说哪个妈妈不曾经是青春少女啊?唠叨跟青春少女没啥联系。怎么我们当妈后就成了翻版的“自家妈妈”?不管你信不信,其实这一切都是从教娃说话、对爬行期和学步期幼儿各种小心的提醒开始的。娃长大有自我意识了,我们不自觉会有一种失控感,又会用语言反复提醒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符合成人世界的行为期许。现实是一张复杂的社会关系网,围绕着妈妈有太多关系要处理,其中与我们老公的相处模式最重要,我们对他们的期待自然也最高—赚钱养家、理解关心、搭手带娃。有期待就有失望,有失望就有抱怨,有抱怨就有了唠叨。唠叨是我们内心恐惧和焦虑的映射,是我们渴望表达的欲望。
5. 爱你!没商量!
我们付出总是期待回报的,这是人性。全职妈妈放弃在外更多的机会回归家庭,不关乎钱,只因为爱。但不得不承认这种对孩子和家庭专注的爱,有时候又显得“霸道”。孩子,因为我爱你,你就要听话啊!因为我爱你,这件事就要我说的算!因为我爱你,你就别让我伤心啊!爱是有温度的,太高太低都会伤人。
6. 钱&时间花在“刀刃”上
有娃前,自己赚钱自己花,每周拉好友逛逛街、聊聊天,与老公拉手看电影、西餐日餐吃个遍,每月都有固定衣物、搭配饰品的支出,至于日常穿搭自然少不了借鉴参考一下时尚公众号和杂志。娃的呱呱一声落地宣告了这一切的结束。做全职妈妈,做什么都有娃的存在,逛街、吃饭、聊天都成了幻想;没有了经济收入,不必要的花哨衣服不用买,宽大舒适最重要,T恤、长裤配平底休闲鞋最方便;反正不出门化妆没人看,化妆品钱都省下。每晚娃入睡后,刷刷某东、某宝、和某芽,看看能为娃添置点啥……
7. 脑子&嘴巴“慢生活”
“咦?我记得放在这里了呀?”“我又把xx放在哪儿了呢?” 这些口头禅是不是好熟悉?每天要处理的信息太多,脑子都不够装了吧?很多全职妈妈都觉得自己提前进入老年期,忘这忘那,好像每天总有忘记东西找东西的剧目上演。“嘴皮子越来越笨,连吵架争论都只有那么几个词儿,以前的好口才都哪儿去啦?!”,有没有?关闭了“奔忙”的社会性工作模式,女人潜意识里调慢自己的生活节奏,因为照顾孩子的方方面面都急—不—来啊,孩子婴幼儿时期你能着急她/他动作太慢吗?孩子长大了你着急她/他就嫌你烦,你越着急跟她/他吼她/他就越不上心(你撕扯自己头发抓狂状也没啥用)。但另一方面,在做饭家务上,我们把“一心多用”发挥到了极致,就是为了尽快完活陪孩子或是挤时间留给自己。欲速则不达,事情处理快,脑子可没有时间留意每个细节。我们每天重复这样的“双面人生”,脑子有时候也想偷个懒“故意耍性”不记事儿,算了,还是摊开手释然接受吧。听说过妈妈丢物丢钱,但丢孩子的极品妈妈少之又少的嘛。
像所有的职业一样,不努力付出就没有预期的收获,既然选择了做全职妈妈,就要学习各种育儿知识和理念,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把握这个机会重新认识并纠正自己;及时更新知识充实头脑,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读书与外界交往,知识和社交能让我们自信起来;资深全职妈妈也许早已适应“妈妈节奏”,没有足够的动力和勇气踏出她们的“舒适圈”,不妨把每天刷微信朋友圈变成看“网易公开课”、听“逻辑思维”(下载“得到”app)、“喜马拉雅”(这个app资源强大如百科全书)。在生活中尝试让音乐、读书和运动渗入,我们的形象会更阳光健康,内心更平静从容。
关于“背壳妈妈”:
“全职妈妈手拉手、向前走!”
“背壳妈妈”是一个全职妈妈圈,是一个关注全职妈妈自身健康和成长的营队!我们团结全职妈妈开展线上和线下,关于婚姻、社会职场、阅读、外语、美妆等方面的分享和学习,有才能、有手艺的宝妈各显其才,拓展收入渠道。希望全职妈妈更自信、更有力量!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