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从教育叙事到生命叙事
亲爱的各位教育行走美仁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教育行走美好背后的视角。
教育行走有很多志愿者,整场活动都是由所有营员主动自发的志愿行动参与协力完成。每一位志愿者都是最闪耀的星。先来分享几位教育行走志愿者的故事。来自海丰的吴肯林老师是笑容最灿烂的摄影师,和往年承办学校一样,明达学校也安排了专业摄像老师来记录教育行走活动的精彩瞬间。今年多了少年营,拍摄任务增加,扛起专业相机的吴肯林老师成为现场最忙碌的志愿者。专家课程时间他要拍,大家休息时间还要拍,不仅没有喝水时间,而且还是随叫随到,他也发挥他的专业特长,及时将图库上传群里,确保当天都能收到当天活动照,这就令人很感叹。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他还是海丰团队节目发起联络人,23号晚上他还是教育自己孩子论坛的主持人,一个细节是活动进行的第二天,吴老师说他感冒了,有可能参加不了他们海风团队的朗诵,果不其然,第二天就看见了,戴着口罩仍然在拍照的吴肯林老师。一位爱跑马拉松的初中地理老师,读写并行共读资深成员,摄影技术还了得。我说他是简直是为多边形战士,最具魅力的教育行走人。还有一位最美教育行走人是长沙的俞剑老师。和她初次相遇在奶蜜盐共读会。在教育行走舞台上所有节目里都出现了俞剑老师的身影。她是教育行走节目中义务的的舞美指导和编导,毫不保留的贡献自己的专业和热情,几乎所有的休息时间她都在舞台前后指导每一个节目更美,更好看。比起牺牲时间,更令人感动和喜爱的是她的语言“这样非常好看,你不知道你有多美”这样温切的鼓励和信任鼓舞了多少美仁们站上舞台的勇气。
从吴肯林老师和俞剑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热气腾腾,旺盛的生命力。他们耕耘在自己的热爱里,所以成为专长;他们又把专长付诸在对生活的热爱里,成为现场最热情的感染者和影响者。来自新疆年纪最小的营员张诗蕊妹妹,不仅是迎宾晚会的节目主持人,我有仔细观察,他几乎在每一个上午场和下午场早早来到会场,帮忙整理好嘉宾席的位置上的物品,就那么默默的随时做好准备工作;黄罗老师既是节目发起人,又是歌舞晚会主持人,还要给少年应孩子们上体育课,大家看到了她的活力担当,但我在宿舍看见了她的精心准备和对抗疲惫。普利辉老师、刘霞辉老师、赵健汝老师、佟生老师、程锐刚老师、吴敏华老师、蓝淑荣老师、夏莹老师等等即在现场,也在少年营,既为我们串联美好,也为大家照顾好孩子们稳定研修后方。就像很多美仁们都记住了于杰老师小胖的故事,沉浸在如母亲般良师的大爱里。于洁老师用她和学生的真诚故事诉说了一段,如何做班主任,如何做良师的教育叙事,教育行走里所有的志愿者们,包括所有行走美仁们自己用自身的行动,完成了一场浩大又无声的生命叙事。大家看到并真切感受到了来自文智教育研究院的精心筹划,张老师和刀哥作为发起人连续9年的赤诚之心,主办方明达学校事无巨细的精心筹备和待客热情,包括教育行走每位营员的营服提供伊顿纪德,作为这届教育行走节目的联络人,我看到了各位发起人从视频到动作,从编排到呈现的全过程,虽然是一场公益的教师研修夏令营,但用心呈现的是高标准,高档次,高内涵的教师研修夏令营。也看到了所有营员投入活动的用心,书写才情层出不穷,各种记录令人爱不释手,很多不同地区美人们虽初次相见,但亲切感十足,真切响应了张老师那句我们要走很远的路。才能遇到一起同行的人。记得小霞院长在汇报时说这些我们眼中的专家,教育界大咖都是我们教育行走的美仁们自己请来的。用心举办,用心参与,也正是心与心的齐心协力,相互映照,才成就了热情满满的教育行走圆满之旅。
这场生命叙事带来的后劲与影响是深刻的。在这几天的分享里,大家高频出现的感受词有感动,学习,勇敢,改变。这些词语本身是无形能量场中蕴含的信息,这些正向正能量的高频词在分享中引发能量的共振。所以,对教育行走的热爱不知一个三七二十一,不知一次台上台下的聚会,不止群里预热余热的回味,是真正的长温恒温,保持行走的姿态,保持行走的热情,保持行走的彼岸和远方,所以走很远的路遇见同频的人,我们也可以和同频的人再走更远的路。
行走拓宽世界,读写重建心灵。人与人性格不同,但每一个生命链接都很重要。无论是i人还是e人,无论是专注投入的学习者还是多重角色参与的志愿者,我们每个人都是自我生命最好的诠释者和表达者。我们都需要一种自我的表达,是有别于对文本和知识解读的表达,是一种对生命溯源和建设的解构式表达。可以用思考的记录书写启迪,可以用行为的参与践行表达。近几年来我特别喜欢张文质老师提出的建设者一词,大概是在20年某一期文质说中做更有耐心的建设者,开启教师的微革命,生活方式的改变,思考方式的改变,表达与交流方式的改变,当新的精神形态形成时,精神风貌也会成为一种主动自发的自觉。自我觉察,自我觉醒,自我觉悟。我的课堂是否基于儿童立场关注到孩子的生理生长发展特点?我做的教育是否还原生命本质给足孩子精神营养?我在生命链接中是否遵从自己,利己利他?这些不断的向内追问会掘井汲泉探寻到做教育的本真,改变宏大结构或许无能为力,但微步调整,聚焦成长,建设每日美好这是更容易做到的。无论是教师职业本身还是生活中的担当角色,我们所有人对美好生活和美好教育的追求是一致的。勇敢不是打破常规,而是笃定践行。《行走之歌》里美好的乌托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远方,反而就在恰如微光和火种的你我身上。
教育行走的舞台承载了平凡人的草根梦想。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自我的生命之星,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展示生命叙事,故事有大小,但每一个都弥足珍贵,因为独一无二。有足够的热情,真诚的笑容,投入认真的付出就好。成年人成长意味着什么?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长。一个人最重要的事是去做自己的主人,用勇气和努力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呈现不一样的行走姿态,生命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