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慧可大师给禅宗注入了不一样的基因

2020-02-23  本文已影响0人  一亩岐江

【一见庐禅话】

18.《慧可大师给禅宗注入了不一样的基因》

释迦牟尼选了一个接班人——迦叶,于是迦叶结集出版佛祖的言论、教法,真正有了佛教的传承。

达磨选了一个接班人——慧可,于是慧可继阐玄风,博求法嗣,真正让佛法正统在东土流传下来。

同样的,孔子有七十二贤人,才有了《论语》传世;老子碰到了函关谷的长官尹喜,才留下了《道德经》。

所以说,接班人一定要选比自己厉害的,不然就只能自己想办法——就像李敖先生一样,只能自己拼命推广自己。

今天说了东土二祖——慧可,可以说,是他给后来的禅宗注入了不一样的“基因”。比如说:

基因一:精通儒家、道家等本土理论。

慧可大师是博学善辩之士,对于孔子、老子的学说,自有见解;而且四处讲学,特别精通玄理。但他又认为这些学说是“礼术风规”,并没有能够尽善尽美。所以,一听说达磨大士在少林寺,就一天到晚到参拜,虚心求教。

当达磨问他有什么要求的事时,他说的是“开甘露门,广度群品”,就是来求学的。所以,后来的禅师们大多数也是有博学之能的顶尖人才。可以说,佛教传入东土,一开始就得到了社会主流知识分子的认可和推崇,这是佛学在中国能够成功的基石。

基因二:有革命精神,敢以“为法忘形”。

一开始慧可去求法,达磨不见。于是他就一直站着,大雨雪天,一夜下来,积雪过膝;后来有个成语就“程门立雪”,也是表达了诚意。

当达磨祖师说佛法难行时,慧可就自断左臂,把断臂献给祖师,表达了求法的坚决之心。这样终于打动了达磨,于是传法给他。

基因三:悟性高。

慧可是如何开悟的呢?

有一次,慧可忍不住问祖师:诸佛法印,我可以学习了吗?

祖师就说,诸佛法印,从来都不可能从别人那里学得。

慧可听了以后,心灰意冷,就说:我心不安,求师父帮我。

祖师就说,那你把心拿出来,我帮你安。

慧可想了很久,说,我的心已经找不到了。

祖师就说,我已经帮你把心安好了。

这是一种悟性。僧人历朝历代都很多,可是真正有悟性的,能够参透的并不多见。所以,禅宗的“悟”不无道理。

基因四;不拘一格。

慧可大师在出家之前就被称为“旷达之士”。历史上被称为旷达之士的有竹林七贤、陶渊明、李白、苏东坡、唐伯虎等。而慧可大师的“旷达”是一以贯之的。

他在出家之前就很放得开,敢于放下自己的所学,甚至敢于断臂求法;而得道之后,有三十四年的时间里,混迹江湖——去喝酒、吃肉,跟小混混在一起,或者四处打打小工;玩厌了,就又回去寺院讲法。这样的行为,对于一个得道祖师来说,有点骇人听闻。

旁人不理解,就说,你是出家人,怎么可以这样呢?

慧可说,我自己调理身心,关你什么事?

你看,他就活得像自己。从慧可身上看后来的济公、布袋和尚等,也就不那么吃惊了。

基因五:死得其所。

慧可得道之后,被很多同门所忌,经常被人暗杀。最后在一百零七岁时,还被人陷害至死。他可以算得上是有记载中,很杀的第二位祖师,另一位祖师是西土祖师第二十四祖师子比丘,他也是被人陷害杀死的。(参看我的《一见庐禅话》第14篇)

生死何所惧?慧可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大智大勇者是看破生死的。

正是因为慧可大师的这些独特基因,才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禅宗一千五百年的发展风气,使后人为之可叹可敬!

(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