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7(不平等的童年)

2020-12-07  本文已影响0人  如月公子

早上听书《不平等的童年》,讲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模式的不同。其实也是当下中国不同收入家庭不同教育的反应。

中产家庭会更加重视儿童的教育,也会花费更多的时间陪伴,上很多兴趣班。

而低收入家庭,因为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时间,会让孩子自然成长。

在儿童阶段,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会更显得疲惫,因为他们常常坐在父母驾驶的车后座上,赶往一个又一个辅导班。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可以自由的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更显童真和轻松。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等到上高中之后,大多数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会因为成绩差而考不上大学,过早地进入社会,开始感受人生的艰难,从而更显沉重和疲惫。而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因为从小上辅导班,在特长、语言表达、时间管理、团队合作等等各方面都要表现更好,而从很好的适应成人社会,绝大多数孩子也可以考上大学,这个时候她们因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而显得更年轻活泼一些。

中产阶级家庭的教育,都是有目的性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适应成人社会。

虽然不同阶级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但是因为阶级的不同,爱的表现方式各不一样,能提供的资源、机会、时间、金钱以及观念各不相同,所以这种阶级的不同也会一代一代的遗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