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绑人类的何止App这么简单
新一期《南方周末》的头版新闻,讲的是全国无数高校强制在校生使用各种APP,以用来打卡上下课、社交、修学分,甚至是打热水、洗澡……据学生反应,在多项APP的不合理监管,甚至系统本身就不完善(如卡顿、闪退)的情况下,这些APP不仅没有帮助到学生,反而成为了学生们的“心头之患”——为了完成一项项定量的,却无用的,类似领导演出、教职工球赛的“坐场”等公关性极强的任务,他们每日需要确保各项打卡按规定完成,因为这直接牵扯到了他们的学分,乃至毕业,甚至未来的实习与工作等问题。
“我现在对学校已经烦透了,我来这里不是学习的,而是他们的工具,一颗棋子。”一位学生这样说。
截止到此时此刻,电子科技爆炸的冲击波已在中国蔓延了20余年,更可怕的是,这根长长的“引线”仍旧未燃尽。在不尽完全已知的前方,我们不知道还会有何种新型的“炸弹”被等待着引爆,我们更不知道这种新型的“炸弹”会以何种的威力来颠覆我们对过往人类既有经验的认知,从而再一次震撼我们的感官。
读着这篇报道,我突然回想起几周前刚刚了解到的“钉钉”这款APP。据了解,钉钉已经在许多工作单位里展开使用,原理很简单:进入工作区域内,到点打卡上班;仍在工作区域内,到点打卡下班,且程序制作精良,很难被轻易破解。我曾幻想过通过修改时区来改变时间,结果当然是徒劳。所以我打开闲鱼,咨询破解办法,得到的消息是有卖家帮你远程安装破解定位APP,200元,永久使用。
钉钉的平台,除去正常的上下班打卡功能,就是自己的工作群组,群内阶级森严,像扑克牌一样,按部门、等级一一向下排列着各种成员——不用说我都能想象的到,这里会充斥着多少溜须拍马的言论堆积,多少共事之人虚情假意的亲密客套,多少类似传销窝点才会大量使用的洗脑式鸡血和鸡汤。不仅是企业,学校也开始使用“钉钉”来控制出勤,美其名曰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其实就是他们懒得去动用脑力去清算。我充分理解管理层的苦衷,但是还是想托付给他们一些我的个人经验:毕竟机器不是人,它能控制的了时间,却控制不了情绪;他能控制的了程序,却控制不了作弊;他懂规矩,却不懂情理;他让你受益,也让你封闭。
这个时代的荒谬就在于:你的脸没你的身份证重要,你的身份证没有你的手机重要,你的手机又没有你的脸重要。绕来绕去,竟然形成了一个“身份认知闭环”,三剑合璧即可仗剑走天涯,缺任何一样你就回家歇着去吧。现如今我去的几乎任何一家餐厅,都是“扫码查看菜单”,“请扫码点餐”,我偏不,费我百般口舌我也得要一份纸质菜单来翻看,用尽九牛二虎之力也得拉来服务员给我记菜,这样,我才能方便去问“这菜是否可以少放辣”,“这菜能不能免葱蒜”等机器暂时听着感到奇怪的话。若服务员执意不肯来,我便说手机没电,结果周围的好心人还借我充电宝;我说手机没带,服务员一脸起疑的不情愿的走过来——还好我没说“没有手机”,不然一定会被人当成异类吧。
的确啊,在这个令全民疯狂的“屏幕时代”,手机已然成为让群众喜闻乐见且老少皆宜的掌上世界了。在没有手机的年代里,我们愉快的活着,在到处都是手机的年代里,我们发现没有手机不能活了,果然,最成功的商业模式真的就是:让人们永远无法回到过去了。
现在,我们起床要用APP来科学唤醒,睡觉要用APP来科学睡眠,吃饭要用APP来科学饮食,锻炼要用APP来科学运动,学习要用APP来科学学习,签到要用APP来科学打卡……很难想象未来,智能体感普及后,你的每一声心跳都会被科学检测,每一个步伐都会被科学管理,手机会告诉你步子迈的不对,伤骨骼;心脏跳的不对,伤血管;大声笑的不对,伤大脑;做爱做的不对,伤后代。后代的基因不对,你打开APP给孩子修改基因,你可以让他运动天赋占80%,因为你想让他未来打篮球;你可以让他音乐天赋占80%,因为你想让他当音乐家……
大学生同辈们,你们若想到这些,是否会觉得这些APP都是微乎其微的“小工具”而已呢。学校再强迫你,你就把手机卖掉,两千多块钱,够你买四十多本书,够你买二十多张唱片,你还可以再下载一百部免费的电影电影,别人打卡、签到、充值,你读书、听歌、看片。老师就此事骂你,欺侮你,惩罚你,你就骂他,欺侮他,惩罚他;别人毕业就失业,你毕业就巅峰;别人失业失半辈子,你巅峰巅半辈子。
到最后的最后,你的老师同学成功掌管了机器,你也成功的掌管了你的老师同学。未来人类统领机器,未来你去统领人类。
孩子,你才是真正的造物主,并且是一个大学因学分未修够而没毕业的造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