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500字每天写1000字想法

在杂志社上班的第七天,我感受到深深的危机

2019-05-11  本文已影响7人  苏悠扬
在杂志社上班的第七天,我感受到深深的危机

我高中的时候,迷上了一本杂志。因为这本杂志,我想成为一名编辑。大学选择了最接近的新闻学专业。毕业之后,阴错阳差去了一家科技公司从事新媒体文案策划类的工作。几月有余,索然无趣。于是辞职,又在机缘巧合之下成功地来到了我高中最迷恋的杂志诞生的地方——一家杂志社(社名不太方便透露,感兴趣可私聊)。

今天是我上班的第七天,出于一种对生活的仪式感,我觉得有必要在下班的地铁写下这7天的感受。算是告诉自己挑战真正开始了。

记录就从第7天开始,今天我参加了杂志社编辑部一月一次的杂志互评会。互评会的主要内容是杂志社内杂志之间的互评,以及向同类杂志学习的心得。

我们这家杂志社在中学生生圈里还算小有名气。杂志社旗下的杂志也挺多的,有近10种。而我所在的部门是杂志社里最老牌的杂志。

在我上班的第5天下午,主编大叔就把杂志互评环节和要求发在群里。我要评的是《百家讲坛》红版2019年的第5期。学习的杂志是《意林》2019年的第5期。

在我上班的第6天,也就是昨天。昨天一天,我就干了4件事:1.看《意林》第5期;2.看《百家讲坛》第5期;3.看我们自己运营的公众号“金句姐”;4.思考如果自己运营公众号,自己打算怎么运营。

我虽然 特别爱看杂志,但当看杂志变成了工作。有种莫名的痛苦。其实是一种压力,主编大叔在群里说要认认真真看。一向作为好学生的我自然看的贼认真。不知不觉一上午过去了,一下午也过去了大半。然而对所看的杂志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觉得都挺好,但又都不太好。我只好认认真真的复盘,列个1234……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又不好。一直折腾到夜里11点。

第二天,也就是上班的第七天。上午,我们开始讨论杂志社抖音号的运营。会上大家的讨论并不激烈,反应平平。当时,主编一姐有点生气地说到,哪天杂志社倒闭了,我们这一群人一块去找工作。XX部门的同事肯定比我们更容易找到工作(他们运营的那个抖音号比较好)。我们必须要主动去学习新媒体,总不能哪天饭碗没了,到时候再学,那时候就晚了。

那一瞬间,我感触挺大。我高中一直向往的杂志社,在不知不觉间居然快要被淘汰了。相对于传统媒体,现在真是新媒体的天下了。

在杂志社上班的第七天,我感受到深深的危机

如果说上午讨论抖音号只是给我触动,那下午的杂志互评会简直让我感受到深深地危机!那是来自行业。

下午的杂志互评会,第一个环节是杂志社内部新出第5期各个杂志之间的互评,由各杂志派一个代表发言。整个会议室坐满了大大小小的编辑。这场互评也是麦芒对针尖似的较量。编辑们看的才是真真切切的贼认真。大到版面版式,小到错别字、符号,都能够挑的出来。我真没想到居然还找到错别字。以前我觉得教科书、出版书、报纸、杂志这种比较正式的书籍没有错别字,更别提我来这上班的感受了。每一篇稿件来回审查不少于7遍,经过很多人的眼,才会印刷出来。实在对那些找出错别字的小编佩服至极,这种工作态度也是我迫切需要学习的地方。

这让想起之前看的一部动漫《编舟记》,讲的是一家出版社编撰一部词典的故事。里面主人公马缔光也,他对编撰词典一丝不苟的态度,是第一次让我觉得编辑这份职业特别神圣,是对文字的一种虔诚。面试的时候,主编问我为什么想当编辑,我记得我还说起过这部动漫。不过,现在我的文字校对能力还是一般,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次的互评会让我更加坚定了要认真办好这本杂志。

在杂志社上班的第七天,我感受到深深的危机

第二个环节是学习其他同类杂志。各个部门依据自己办的杂志选择了与其风格相近的杂志进行学习,彼此分享经验心得。编辑们认认真真的进行分享,我听的也很认真。突然,有一本杂志的代表说我们找不到与自己相近的杂志了。她们找了好多地方,也去了好多书店。一部分是书店销售不出去不进货了,还有一部分是出版社已经不出版了,也有的是不出版纸质的杂志了,在互联网上推出。这时候我才更加感触到杂志这种小而美的东西快要在越来越快的社会中消失了。

也让我联想到在杂志社上班的第3天,主编大叔说我找的稿件许多都与本刊的调性不符,建议我去书店看看同类杂志。我下班就在居住的方圆十里找了找,只找到三家书店。一一进去,一问都没有杂志,店长还用怀疑的眼光打量我。我居住的地方是高校区,附近有十几所大学。无奈,我只能去学校图书馆看了看,也只有一些过期的老杂志,而且是一些专业领域的杂志,农学、经济学、医学之类的,与我工作的杂志也没多大关联。

在杂志社上班的第七天,我感受到深深的危机

大概在我工作的第12天,我又去一些大一点的书店找了找,像新华书店、西西弗书店等等,一问店员也是没有杂志。我估计现在这类杂志也只有在中学门口的那种教辅书店才能买得到,这也是它们最后的生存场所。写到这了,有点为杂志这种小而美的东西感到惋惜。

社会在不停地向前发展,科技也在不断地进步。高铁替代了火车,淘宝省去了实体店,智能手机取代了老式手机,甚至支付宝也取代通行了几千年的纸币,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也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前段时间,巴黎圣母院着火被烧,许多人感到惋惜。连我所在的这家杂志社也不知何时面临着关门。

话说这家杂志社已经存在了18年,我高中的时候它算是书店里特别畅销的杂志。那一段时间,还出了很多衍生出来的杂志。短短几年,小小杂志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我面试的时候,在会议室看到整整一墙壁的杂志,我问到面试的主编这是杂志社所有的杂志吗?主编随意的说一句有些已经不生产了。当时,我也没太在意,现在想来感觉惋惜。

说了这么多,只是希望大家珍惜手中的杂志,看到的话,如果恰好口袋有些零钱,就把它带回家吧。说不定你买到的这本就是它的最后一期。突然想起,大家的口袋也许早已没有零钱,毕竟都用起了支付宝,唉,那就扫码支付吧。

从业的这几天,感触颇深,我就像是在清晨时刻上班,路过十字街头,前方是渐渐升起的太阳,背后是越来越暗的月光。我想拥抱太阳,却又舍不得月光的温柔。随着太阳越发明亮,我即刻转身去欣赏月光,因为我知道这之后有大把的时间享受阳光。而月光只剩这最后的时光。即使明天还有月光,也不是今晨的月光了。

对待杂志也是如此,它就像今晨的月光,越来越少了。我只能抓住最后的时光珍惜并感受它。今晨的太阳就也就像是抖音、今日头条这些,它们有一天也会成为清晨的月光,但目前是杂志这一天的清晨月光快要来临了。感恩并珍惜还能相伴的时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