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EOS看经济学里的中心化问题
早上看到消息,eos的创始人BM一个不高兴,退出了eos ram的电报群,还说这里都是一群骗子。
联想起前几天也是他说,不会干预ram的价格问题;现在ram不出所料的暴涨,结果不乐意的也是他,也是符合他一贯的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的特点。
eos作为被寄予厚望的明星项目,却在共识建设中一路跌跌撞撞,让鲤斯基不由得有点担心,果然,今天eos价格又跌入新谷底。
其实ram这件事当中,妥妥的就是经济学在暗地里发力。自从把ram改成项目必须消耗的资源以后,它就成了稀缺品。刚需必然造成价格上升,而巨额的利润必然导致卖家屯货炒作。这种不论是链上链下,都有过无数次的事例发生了。今天鲤斯基来聊聊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环境下,该怎么解决市场失序问题。
7、经济学十大原理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之(实际上该怎么去中心化大家都在尝试)
昨天我们知道,交易产生利益,而每个人在交易的时候,都是出于个体利益出发的(没有人是为了其他人考虑去交易的,那叫公益)。而在市场当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也就是价格,能够保证即使是出于利己心出发的交易,也能够通过市场组织的交易活动,最终达到整体的社会利益的提升。一般情况下,价格会有物品的价值决定,会保持一个稳定状态。当然,看不见的手也有ho不住的时候,ram价格暴涨就是这种情况。
价格导向并不总是有用的,由于投机行为,就会形成市场势力,指的是个体或群体对市场价格的显著影响力。这次的ram,明显就是市场势力造成的价格失灵。是一种很常见的投机行为,一般来说,是由于缺乏竞争和监管导致的。
你们再想想各种没价值的空气币,本质上也是市场势力对价格的干预(就是人为炒上去的),投机行为的出现,会严重破坏市场的健康发展,所以国家层面一直在呼吁,加强虚拟资产的管控。(也是出于韭菜实在是快被割秃了的原因。)
你猜猜,经济学当中,出现这种情况时,一般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啥呢?
没错,就是中心化。
再复习一下第七条:经济学十大原理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功能是保持效率和平等的平衡,一旦出现不平等的状况,就需要中心化强有力的管理了。所以政府会通过法律和暴力机构,来遏制投机,从而使市场恢复正常。有时候是抓人,有时候是稀缺刚需,比如刚建国的时候有人偷鸡大米,政府直接从其他地方运来大量大米,把价格砸下来。
ram价格的过高,会导致真正需要这些的项目方成本失控,甚至项目失败,长期来看,也会导致eos的社区共建出现很大的问题。今天的eos价格暴跌,就是有一部分信心丧失所导致的。
但这件事本质,并不是因为缺乏中心导致,而是共识机制的突然更改造成各方力量的失衡。因为最初的设定中,并没有加入ram的价值,而在中期加入以后,等于临时修改了共识机制,导致缺乏可以制衡的力量,最终导致投机发生。共识机制一旦更改,会造成人们行为的巨大改变。
从BM说出不会制止ram的价格以后,ram的暴涨几乎是所有人都可以预料的,恐怕投机者做梦都要笑出来了,这就是利益的驱动力。
那是不是说如果eos方管理价格了,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呢?
也未必,中心化管理是需要有制衡机制做辅助的,不是你一句话,投机者就不去囤货了。而是要有相对应的措施,比如说,通过扩容减少ram的刚需,ram不再稀缺了,才有可能降价。
(稀缺性决定价值)
中心化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够透明、权力集中、效率低下。
但面临仲裁和危机的时候,它是有效率的。现实世界中,政府对于倒买倒卖的现象会直接利用法律手段阻止,及时减少散户的损失。
但区块链世界暂时做不到啊。当出现各方纠纷需要仲裁,而智能合约判断不了的时候,就显得效率低下。eth当时被eos一方质问,当散户操作问题出现错误或者被盗币,该如何解决?eth的回答是,没法解决。
散户又懵了,现实世界说好的有困难找警察呢?韭菜真是爹不疼娘不爱啊。
所以,中心化,最有效果的地方是出现创建、仲裁和修改阶段。程序是非黑即白的,但现实却是很难判断的。你看任性的BM,一言不合就退群,二言不和就退出创始人。这显然是技术人员的天真。如果团队里面有个老练的政治家或经济学家,可能就会稳重一点。
当然,中心化有时会有更大的弊端,权力过于统一造成的专断独裁。这在区块链行业绝对是诟病。比特币中越来越大的矿池力量,也让各方忌惮,今天连v神都第一个问题问到,比特大陆的53%的算力怎么办,你说说中心化有多么受关注。eos的21个节点的投票问题,甚至中间传出各种贿赂拉票的风波,也无非是因为担心以后可能会形成的中心化,一旦节点想要做恶,那么普通节点很难制衡。
现实世界中,去中心化的调节是通过几年一轮的选举和竞争。我们看看美国,川普的保守党和希拉里的民进党每天都在撕逼,但是美国民众很开心,为什么呢?竞争导致去中心化。再加上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两党只要不一直连任并独裁,就是政治的微去中心化。
那你会问,国家治理和token能一样么?事实上,中心化的治理也是依赖一些列程序进行的,比如你丢了钱去报警,警察会先询问,再考虑立案,再出动抓贼,最后记录以后还钱给你。这个过程,是制定好的公共政策,而不是凭个人喜好去做事。
是不是很像智能合约的作用?只是智能合约是更加铁面无私、高效率的警察,而现实的警察有可能一开始就把你打发走了。在智能合约当中,可以保证警察必须受理并抓贼才能得到奖励,而不受理就会得到惩罚。这样的执行力提高效率与公正度。
所以有没有看出共识机制和通证设计的重要性?不仅要尽量做到全面合理、奖惩导向,还要留一个进化的空间,给目前未可知的错误。才可能最终实现去中心化。
在现实经济体中,中心化要有暴力机构(警察、法院、检察院)来维护,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世界,一旦共识机制中途更改,制衡被破坏以后,生态系统就很难维护。如果发生战争的国家,一般都会通货膨胀,这就是共识被打破以后经济失衡造成的。
所以大家都很为难啊,pow呢效率上不去,效率上去了安全又上不去,效率安全都上去了价格也上去了,后期要是改了就会影响其他dapp的运行,公链在效率、成本和安全之间难以取舍。
怎么解决呢?
其实现在几个大的项目,都是在效率、共识机制和社群建设三方的权衡进化。
还是看看现实经济学的解释:“公众政策并不是天使制定的,而是由不完善的政治程序制定的。有时只是为了有利于政治上有权势的人,有时政策制定具有良好动机,但是领导人的信息不充分。”
这就是中本聪一开始想要去中心化的理由,2009年的金融危机,以美元为首的金融体系破坏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经济,中心化一旦决策失误,后果影响巨大,现实世界有太多的问题会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最终导致失效和谎言。所以建立去中心化的不会出错的算法。
但即使是出于好意所设计的公共政策,也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落后。不完善的政治程序,总要每天都接受着公众的审视和检验。
有些社群可以幸运的及时改进,而有些社群只能被落后的共识机制拖累,惨遭淘汰。
我们今天所说的去中心的每一个项目,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由有远见的创始人、程序员、通证经济设计师、运营、社群管理共同创造出来的,在诞生的那一刻,可能是完美的。但是一旦开始运行,扔到市场当中,就会收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检验,也会出现各种问题。
那怎么平衡这个进化过程呢?
1、一批有智慧的创始人(创始人之间价值观的一致、技术的到位)
2、一个合理的调试过程(项目的试验数据要足够)
3、一个有活力的社群氛围(社群的建设也要注重)
4、一些适当的竞争机制 (通证中的竞争设计可以去中心化)
5、整个去中心化过程的循序渐进(依靠于数据,计划好大概在什么时间点、什么程度的去中心化,并如何运营后期)
前期,一个冷静的中心来维持管理,确保通证体系的设计的权益可以尽可能的全面科学和合理;中期,大批社群成员加入,生态运转,检验开始,在其中发现各种问题,中心及时修补进化;后期,共识机制基本稳定,社群共识达成,中心撤出,达到基本的去中心化或微中心化。适当的竞争机制保持着去中心化。
有没有看到比特币的影子?
eth和eos走到哪一步了呢?
在这个混沌初开、诸神逐力的时代,每一个项目的生长都是有意义的,也都是彼此竞争的。
eos仍然会是一个共识建立的试验场,我们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应该好好观察反思。因为鲤斯基相信,不论结果,这都是会未来记录进入教科书一样的故事。
今天这个主题正好是鲤斯基早上看到BM的做法, 有点感触而写的。中心化在市场当中的作用其实道理其实并不深刻,但是对于一个强调去中心化的行业来说,逆向思维就有一定的作用了。
鲤斯基最近专注思考经济学和社群共识、通证设计之间的联系,感谢每一个真爱的点赞和关注。
有兴趣讨论的,可以加鲤斯基的个人微信哦~
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