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周末人文社科程序员

中国制造真的不行?

2018-04-20  本文已影响20人  奶娃

这是2011年的旧文,黄志方最后的解答让我们这些外行不敢相信。7年后,川普制裁中兴,我们才知道差距有多大。其实不是国家不投资和研究,恰恰相反,是投资了也研究了,但还没研究成。从这方面讲,我们得好好感谢川普。因为他让我们看清了自己。

张海蓉 天美(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

我在一家德国仪器制造商的中国代表处工作了10个年头。

10年间,中国的业务额增长了19.5倍,已经成为公司全球最大的业务板块。首席执行官KB先生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购买力,从2005年起,KB就有意收购一家国内的制造企业。然而,关于这个并购的谈判延续至今依然悬而未决。

说起并购,KB总是信心满满,他先后成功收购过十余家德国制造企业和一家美国制造企业。可以说,KB先生的创业之路也是并购之路。

但是,对中国的这起收购案,怎么就这么难呢?除去德国与中国文化差异过大、收购对象规模较大等因素,后面隐藏着的,是一个更艰难的决定:敢不敢“中国制造”的问题。

德国人的机械产品以其精致加工和持久耐用闻名于世。特别是我们所在的仪器制造业,德国产品虽然价格比同类进口产品还要高出10%~20%,但依然符合买方的心理价位。

于是,中方管理层对并购一直持反对意见,担心一旦我们的产品掺进了“中国制造”,会影响整个品牌形象,失去竞争优势,最终使成本的降低得不偿失。

不过总经理第一次提出这个并购案时,我是支持的。因为:

1.同行内最大的几个公司都已经在中国设厂,部分产品开始本地化生产,并向全球供货。这已经给我们带来很多价格竞争上的劣势。

2.很多本地制造企业发展速度迅猛,正在冲击我们的部分阵地。

3.中国政府已大范围实行“中国制造”优先采购原则——同类产品必须优先选择国产的,否则必须充分说明理由并请专家论证,这在各类招标或直采项目中,给我们造成很多阻碍。

然而最终,大部分中国管理层对“中国制造”缺乏信心并强烈反对。于是,中国管理层在并购谈判中不积极推进,甚至扩大某些问题,以拖延时间。

正面讲,这叫缓兵之计,反面看,很可能贻误战机。对于这个敢不敢的问题,我很想听听大家怎么看。


黄铁鹰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找同行网创始人

不是KB,反而是中方管理层对“中国制造”存在更大的担心?

澳大利亚劳动力贵,一般人家都准备一些工具,家里的东西坏了,小头小脑的都自己动手。我刚到澳大利亚时,图便宜,看到日本和德国的工具比中国的贵5倍,就买了一套中国产的。不久,钳子不咬牙了,螺丝刀拧不住螺丝了,锯也弯了,电钻也动不了。后来,我逐渐开始用德国的,用了几年,的确让人服气。我问一个盖房子的朋友这是为什么。他只说了一句话:钢材不同!

上面这个并购争论的案例说明:我们其实知道自己的毛病在哪里,因此,一再阻止德国老板的并购。然而,任何并购决定的困难都在于对未来和整合能力的判断:能不能通过德国公司的管理,把本公司“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提上来?如果我们不做,对手却成功了,怎么办?!


张海蓉 天美(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

是的,“中国制造”让国人几多尴尬,几多感慨。在仪器行业,对“中国制造”最不买账的还偏偏是中国人自己!

通过德国公司的管理,把本公司“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提上来,这正是德方老板KB的中国工厂发展目标,但在具体论证中,困难重重。

简单说,仪器制造最核心的当然是各主要部件的技术和设计,这可以移植到中国工厂。仪器制造的第二重点是零配件选择和采购,但根据德方的技术要求,所需的各类零配件,大到检测器、电路板、气路控制装置,小到石英附件、金属或塑料管路甚至螺丝钉,都很难在国内找到合格的供货商。

采用国内零配件必然降低产品质量;如果坚持选用昂贵的进口件,再加上运输费用,中国工厂的生产成本大增,那么在中国设厂的意义也就不大了。

后来,我们也曾经讨论过核心部件进口,小零件用国产的方案。但是具体调研中,我们发现连一根简单的石英燃烧管,请多个国内一流加工厂多次打样的产品都无法满足规格。因为仪器对材料纯净度和尺寸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就像黄老师买的那套工具,厂家能够把样子做得跟进口产品大致相同,但是它却无法控制钢材的质量,或者从成本考虑不愿意选择更好的钢材。

做仪器也是一样,即使能够控制自己的技术,但无法控制每一个零配件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所以“中国制造”的质量要提升,真是制造产业整体提高才能实现的目标。


黄铁鹰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找同行网创始人

再向你请教一个问题,有人认为:现在“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几乎是质量差的代名词,这同日本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情况一样。如果以发展的眼光看,将来,甚至不远的将来,“中国制造”也可能会像日本的产品一样打一个翻身仗!从你所在的科学仪器行业看,这一天能不能到来?如果能,是什么时候?


张海蓉 天美(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

说起来,仪器行业的发展其实是滞后于其他行业的。行业内最大的几个进口品牌,虽然近几年在国内设厂,但国产化的产品大多是中低端的。

对“中国制造”的处理方式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明着承认自己的部分产品“中国制造”了。销售渠道把纯进口产品和国产产品分开,国产产品直接参与国内品牌的竞争,价格大约是进口产品的50%。

一种是暗着来,明明在中国设厂了,却不宣布哪些产品在中国生产,全部参与进口产品竞争。这会引发外界种种猜测和不满,甚至有竞争对手想办法找仪器上隐蔽处“Made in China”的标志,然后在竞争中提供给用户,证明他们以次充好。并且这些国产化仪器,在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也被证明质量比以前降低了不少。

当然还有不少像我们公司这样犹犹豫豫观望的。

但我仍然坚信仪器的国产化是必然趋势。并且现在也出现了个别颇有研发能力的国产仪器公司。只可惜,质量依然低人一等。

不过我相信,中国制造的仪器将来会打个翻身仗,只是时间上不敢断言。日本虽然用了30多年,但他们的仪器直到今天仍属于夹在欧美品牌和国产品牌中间的档次,价格也如此。日本人的“精益管理”对成本严格控制,导致某些一眼看不出来的品质降低现象,如同日产车与德产车的差别一样。


刘文玉 北京仪器信息网首席执行官

我和海蓉是同行业的,我还是忍不住说两句:建议继续支持德国老板在中国并购或者建立公司的想法。

近几年,国外同行业大小仪器公司都逐步在中国建厂了,说明了什么?“中国制造”一定是今后高科技仪器公司的首选。以目前国内科学仪器公司的“纯中国制造”水平,我不赞成合资或者代工生产。岛津在中国苏州设厂快15 年了,是从一件产品开始的。当时的产品由于不被用户认可出现了大量积压,也出现过质量问题,但水滴石穿,如今人家一年几亿人民币的销售,还有35% “中国制造”产品出口欧美,这又说明了什么?

中方人员的保守大多建立在他们只做过销售,自己觉得品牌砸了不好“卖”了,自己觉得中国用户更愿意接受“国外制造”,自己本身就觉得“中国制造”不可靠,锚定了自己,也就束缚了自己。在中国实施科学仪器制造,除了懂销售,更要有胆识和谋略,还要有耐心。


张海蓉 天美(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

谢谢文玉师兄的点拨。岛津的“中国制造”的确是行业内一个值得称颂的成功案例。不过在实际竞争中,此类产品也受到过部分歧视,我就碰到过不少用户直接把“非进口”产品拒之门外的。当然,这类情况随着国人的意识变化也在逐步改善。


杨涛 就职于医疗行业的世界500强外资公司

虽然我不是做仪器行业的,但是在德资制造企业做产品开发。同意刘文玉的观点。

中国管理团队反对收购本地企业就是因为中国制造质量差,怕卖不出去。

可是收购的目的不就是在本地化的过程中,做好流程和管理,保证质量吗?

当然这应该是一个非常耗时的过程。设计、图纸和工艺从德国转移到中国都不是大问题,原材料也可以在初期考虑全部进口。目的只有一个,在中国造出和德国一样的产品,只要成本接近,就是初步胜利,也会给管理层信心。

接下来,需要研发人员根据国内的原材料进行可替代部件的本地化,逐步降低产品成本。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请德国总部的技术专家协助,比如核心部件的测试、验校等。

我觉得连电路板、螺丝钉都无法国产化不太可能。世界上80%的电路板都在中国,这么多外资企业都国产化了,难道用的都是进口的螺丝钉?我承认在非常关键的部位国产材料可能稳定性和耐久性比欧洲进口的差,但是觉得不像海蓉描述的这样脆弱!


张海蓉 天美(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

感谢杨涛。

如你所言,中方团队最担心的还是“中国制造”的低质量问题。对于你提到的螺丝钉的问题,我的描述不是想象,而是行业实情。分析仪器在腐蚀性气体等较为恶劣的环境中工作,进口产品的金属面板、螺丝钉极少发生被腐蚀或生锈的情况,而国产产品这类现象真是司空见惯。当然,也许这并不代表国内没有符合要求的螺丝钉,而是还没有被现阶段一味追求降低成本的部分国内制造商所选用。这是隐藏在制造后面的一个理念问题,质量第一,还是成本第一?

请你理解,我们的产品不是最终消费品,而是检验仪器,是工具类产品中最精密的产品。


黄志方 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相信,你们如果“中国制造”,总体亏的可能性很大:

1.没有“中国制造”,你们在中国市场上的招标会损失一些中国政府政策倾向的国内采购招标项目。

2.但是,一旦“中国制造”,销售队伍要经常向客户解释,营销工作量会增加。

3.如果“中国制造”,你要向一些客户提供原产地证明,经营业务会增加一些麻烦。

4. 你愿意或者不愿意,“中国制造”都会使德国的原有品牌形象受损,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价格会被拉低。

综上,“中国制造”会让你得不偿失。

“中国制造”的代名词就是质量低劣。这个恶名根本不是某个产品、某个企业,在一朝一夕就能扭转过来的。

我以前的仪器公司曾经被美国收购。收购后,美国人严格区分两条产品线,在中国区实行两套人马、两套体系和两个品牌。原有的中国办事处继续在中国市场销售美国公司的产品,这些产品全部在美国设计、生产和制造,仍旧使用美国的品牌。另一支队伍则是我以前的员工队伍,他们继续沿袭我原有的管理体系,仍然使用我以前的公司品牌,主要在中国市场销售中国制造的另一款中低端产品。有所变化的是,收购之后他们加大了中国制造的产品出口力度,充分发挥和利用他们在全世界的品牌优势和营销网络,向全球范围提供中国制造的产品。

正因为恰恰是中国人最不买“中国制造”的账,所以美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原来卖得很好的产品仍然保持美国原装进口,这一点非常重要。

海蓉说的情况及其形象和客观:

一种明着承认自己的部分产品“中国制造”了。销售渠道把纯进口产品和国产产品分开,国产产品直接参与国内品牌的竞争,价格大约是进口产品的50%。

一种是暗着来,明明在中国设厂了,却不宣布哪些产品在中国生产,国全部参与进口产品竞争。这会引发外界种种猜测和不满,甚至有竞争对手想办法去找他们仪器上隐蔽处“Made in China”的标志,然后在竞争中提供给用户,证明他们以次充好。并且这些国产化仪器,在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也被证明质量比以前降低了不少。

我很奇怪,那些在中国设厂的外国老板究竟看中的是中国的什么呢?

1.看中的是中国极具成长空间的新兴市场,十几年翻十几倍,这个诱惑让老外很难抵挡。所以国外品牌如同恶狼一般抢占瓜分中国市场是对的。

2.看中的是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物料成本。那可以中国研发、中国采购,然后在德国设计、制造,最后返回中国销售。类似这种模式的海外企业和港台企业很多。

干嘛非要沾惹最令人诟病的“中国制造”呢?

大家在讨论中提到了原材料不合格的问题。他们显然犯了一个相当严重的错误,忘记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生产质量一流的产品需要的是一流的生产制造系统。

如果没有一流的生产制造系统,即使你有一流的材料,你仍然制造不出和德国一样品质的产品。真正的技术高手和制造高手知道,即使把国外的原材料、原设计、原生产设备和原生产工艺全部摆在你的面前,你也未必能够制造出和国外一样品质的产品。

回答上面杨涛的问题:中国人就是造不好螺丝钉和电路板,你以为呢?中国的螺丝钉能够符合质量标准的微乎其微。笔记本电脑行业、富士康代工的苹果、iPad 等等,你以为这些是“中国制造”吗?根本不是,除了流水线上的工人是中国的、厂房下面的土地是中国的、用的水和吃的饭是中国的。

----案例摘选自找同行网与中信出版社联合推出的经管类系列丛书《找我》

新书预告:

《找我》系列第四部《跳槽内参》5月出版。本书将与您一起探讨每个职场人避不开的话题——跳槽。

员工跳槽的原因多种多样,针对这些原因,你真的想清楚了吗?是时候跳槽了吗?往哪儿跳?行业优先还是岗位优先?该不该跨行业?无数瞻前顾后的问题困扰着每个起意跳槽或转行的人。

资深管理专家黄铁鹰在《跳槽内参》中,精心选取了17个真实案例,几乎囊括了所有关于跳槽的两难问题。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公司的百位管理专家现身说法,对其进行深度讨论与点评,并从多个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

《跳槽内参》并非要为处于职场困境中的读者提供完美答案,而是带你领略管理者的高度与思路,帮助你转换角度、拓展思维,理性分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

各大平台已开启预售,预购请点这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