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生胡诌《灭国论》——近日 习《六国论》有感

2018-10-04  本文已影响45人  鹰恋兔

        吾国封建时代之历史。长达二千余年,究其灭亡之因,实乃历史发展之必然。数辈奋斗、扰争之先驱,以其头颅热血以示吾辈:唯今日民主、和谐之声,能使百姓安居,能保万世长治,能成国运邦安。

      然王朝兴衰,君帝更替,莫不有因,非天定也。余思及亡国之由,虽人因所致,十之八九,然窃以为不尽相同。由是,余于此略例议一二。

        君王淫逸,此其一也。商纣之君,酒池肉林,嗜酒好色。以致朝政昏暗,谗言四起,虽有比干之忠 ,九公之贤。奈何王之荒淫。为臣者焉能回天?洎比干、九公等以谗诛,商纣之数亦尽矣!秦之所亡亦然。阿房之内佳丽望幸。三十六年不得一见;管弦呕哑,钟鼓齐鸣,天下之人怯言敢怒。待红巾四起,秦之威势溃于一旦。隋帝杨广,不惜集天下之工筑以自游之运河,弃朝政于昏暗,舍百姓于水火;再幸杭州皆伴以佳丽而游于山水,漠视于百姓之苦,亡国自成定数。君王淫逸其政必昏,奸臣必起,百姓必倒悬。民心所逆,天人共愤,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亲佞远贤,不礼贤忠,此其二也。东汉桓灵二帝,信小人弃忠良,察举非人,卖官鬻爵,庙堂之内奸逆当权,风习败坏,党锢之祸焉能远乎?西楚霸王,与之迥异,英勇果敢,精明决断。然其刚愎白用,不礼贤才,其战败之理,于高祖之言显而易知。

或问高祖曰“君以何而胜之?”对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十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振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吴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人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王乃国家之主,然将相公卿乃国家之辅。主不正,辅不纯;主过傲,辅无力,此乃亡族灭国之根也。

        苟合赂敌,目光短浅,此其三也。苏老泉有云: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者,无疑引火烧身尔。日削月割,以至敌强我弱,故不战而胜负强弱已判矣。其不赂者,因失强援而致势力孤危,难挡虎狼之秦,故为破灭。附秦之齐,终因五国之灭不能独完,难守其土。由此观之,六国灭亡之因在赂敌也,而赂敌之源皆因为国者苟且偷生,无长远之见也。

        王朝国史千年余,兴衰皆在一瞬间。余独伤怀惜明主,亦独愤膺唾昏君。生死有命天注定,成王败寇在人为。人因不可小视,历史不可逆转。唯愿吴泱泱中华今日之和盛繁荣,与天地久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