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师学院

教育变革新时代

2019-03-19  本文已影响24人  孤独的飞翔者

      N1230代永涛

        中国从农耕文明向工商业文明转型,踏上了现代化的不归路,在《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即引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说法,教育人民识字就是经济发展、社会改进和文化提升的一种准备。而实行义务教育,曾经是民国以来,蔡元培、王世杰、蒋梦麟他们几代教育家的追求。六十多年来,现代教育从学习到放弃苏联模式,走过了曲折而复杂的辛酸之路。时至今日,在义务教育已经普及的情况下,民间兴起了一股教育自救热点,包括“在家上学”、“华德福”、大大小小的山中书院等,要踏上健全的现代教育之途,还是很不容易。

        今年两会前夕,两个关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磅文件发布,这两个文件描绘了很多关于未来教育未来学习的愿景,也引发了诸多“两会”代表和教育界人士的遐想:“中国教育现代化”到底长什么样?老实说,今天中国面临的困境也不单纯是体制性的,被这个体制熏陶出来的多数家长,和整个社会的舆论氛围,也是那样的急功近利,那样的焦躁不安,这样就苦了孩子们。一百年前鲁迅喊出“救救孩子”,十年前,一批以“70后”(比张伯苓们晚生了一百年)为主的中小学教师再次喊出“救救孩子”,批判三套流行的小学语文教材,而今这三套教材要逐渐被淘汰了,全部用统一的“部编本”。

        为此,《人民教育》杂志采访了部分两会代表委员和一批教育管理者、专家学者以及中小学校长。在他们看来,中国教育现代化应是“‘人’的主体地位不断凸显的现代化”,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从粗放、不讲规则、不讲标准的现代化,走向精细、讲标准、讲规则的现代化”……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每个人都大有作为。

        上世纪90年代初,江苏开启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亲历者曾这样描述江苏教育现代化的特征:是“人”的主体地位不断突显的教育现代化。这不仅是历史发展的经验,也是现实的提醒:在任何社会和任何时代,人都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要素。“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是人的现代化。”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曾天山说,个体需要在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上经历一场向现代性的转变,表现为素养和能力结构的重新架构。

实现转变的路径是什么?是学习。那应是一个“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时代

        学校是什么,是一个充满成长机会的博物馆。所以,在学校还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些可见的知识,让他们能看得见这种学习。那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些机会,提供一些支持。未来学校应更多关注孩子的生命课堂。

        我们今天谈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朝着增长知识,增加见识上下功夫,愿我们一同去创造,让孩子的学习真实可见,让孩子的学习过程更加饱满,学习过程的附加值更大。

        归根结底,一个人能走多远,能看见一个多辽阔的世界,毕竟还是取决于你一路从童年、少年到青年读过的书,丰富的阅历,光是考高分,读名校,照旧只能看见眼前的一点小利益。

        学生在校的时间是相对固定的,而要求学习的内容却越来越多。我们从完整的人的角度上设定学习目标,可是我们学科体系又很鲜明的把它割裂开来。怎么样帮助老师从一节节的课堂当中跳出来,从“相邻洞穴”当中走出来?为什么学习需要帮助建立关联?因为人与人,就是一个大脑和另外一个大脑之间建立的桥梁,其实就是一个大脑向另一个大脑学习。大脑的通路越多,大脑观看世界的触角越丰富。这就需要教师的跨界,项目的统整。

        所以,一种改革的趋势开始诞生了,就是超越班级授课制的一个班、一节课的局限,建立一个生态的大课堂,在这个背景之下老师的教研也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研究一堂一堂课怎么教,到研究这个单元应该注重把握的能力要素有哪些,然后上升到一个学期,一个学年,形成一个科学的、专业的链条。当分科的学习和跨学科的学习成为常态时,就创造了一种更真实的人际交往环境,孩子们学习怎么和同龄的孩子交往,怎么和跨龄的孩子交往。所以,这样的设计为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正是基于这样,互联网教育,互加网络课堂,互加N师团队才显的尤为重要。

        我们在教学当中不仅要帮助孩子建立知识间的关联,还要帮助孩子建立自我和我自己认知的关联,与别人是怎样思考的建立关联。这就是学会反思。追问一下“我是怎么学会的”“别人是怎么想的”,通过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多样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用多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帮助学生认识到差异性和多样性,我想这是今天我们老师的责任,是更大的挑战。

        你是否想过未来学校的教学场景:每个老师都有一个智能教学助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改变,将更多从情感层面发挥育人功能,每一门课程都有知识图谱,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个性化的、自适应的,线上的虚拟教室与线下的实体教室深度融合,学生可以时时处处开始学习,学生的每一个学习动作都被记录,作答的对错、表情、思考时间等等,基于此生成更具差异化的学习内容······

        尤其是《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颁布,互联网教育新体系的建立,催生了传统教育不得不实现变革,未来教育实现跨界,技术深度融合,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又质量的教育势在必行,互联网思维下的互加网络课堂走在前列,我们N师走在未来之路上,相信未来属于我们有准备的人。让我们一起加油,在互联互通的新时代努力奔跑,勇敢追梦,开启一段非凡的互加之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