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一年多,我最想说的是……

2018-01-05  本文已影响0人  绘本树育儿

米宝一岁的时候,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嗖的一下,姑娘一岁啦,唯愿她健康快乐地成长”。

当时心里完全就是这样:哇,怎么这么快,仿佛昨天她还是襁褓中嘤嘤哭泣的小婴儿,今天已经能够蹒跚走几步啦,时不时还会傲娇的来个小叛逆。

再翻看她这一年来的照片,似乎每几个月都会变一个样。

孩子出生的第一年也是变化最快的一年,而对于第一次当妈妈的人来说,何尝不是变化最大的一年呢?

这一年有初为人母的感动,也有养育孩子的责任,有见证成长的惊喜,也有哺育孩子的辛苦。

如果说养育孩子有什么套路的话,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点套路。

-01-

既要顺从孩子的天性,也要适时推孩子一把

虽说一睡二抬三翻四撑五抓六坐七滚八爬九长牙十站十一扶周能走这是孩子发展的天性,但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轨迹。

当孩子的大运动落后的时候,我们要适时的推他一把。

孩子的翻身和坐立都需要头颈部的力量支撑。在此之前,我们就需要好好的训练孩子的抬头能力。

当孩子迟迟不能爬行的时候,我们要托住孩子的腹部,让他找到爬行的感觉。

当孩子迈不出第一步的时候,我们要做适当的逗引和鼓励。

当孩子对吃饭表现出极大兴趣的时候,我们不妨递给他一个勺子……

孩子的成长是天性的发展,但是也需要父母适当的引导。

正确的引导可以让孩子发展得更快。

-2-

没有万能的妈妈,只有万全的准备

当一个新生儿咕咕坠地,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

其实每一个新手妈妈都多少有些手足无措,

但是当我们掌握了一些育儿技巧之后,带孩子也可以很从容。

从孕期开始的时候,米妈就学习了很多关于新生儿护理的知识。

所以当米宝出生的时候,米妈表现得就像一个已经做了一回母亲的人,

无论是喂奶换尿布,还是给宝宝洗澡,都是那么轻车熟路。

随着米宝一天天的长大,米妈也在不断学习着护理的知识,

辅食喂养的知识,还有疾病预防与判断的知识,

这些知识让米妈在每次遇到问题的时候,都能够从容不迫的面对和解决。

孩子以后的成长道路上,还会有新的问题不断出现,

提前做好育儿的知识储备,即使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我们也能够安然入睡。

-03-

既要养育好孩子,也不能放弃个人的自我成长

北京高考状元的故事告诉我们,父母优秀,孩子优秀的概率才会更大。

所以当我们的孩子在不断的成长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能在原地打转。

有人说这是一个拼爹妈的世界,拼的其实不仅仅是金钱和地位,还有眼界和格局。

一个眼界开阔的父母会将外面宽广的世界带到孩子面前,让孩子见识更多,心胸也就更加开阔。

很多父母有了孩子之后,圈子不是更大了,而是更小了,

因为他们每天都围着孩子转,聚会不去了,街也不逛了。

他们是给了孩子很多陪伴,但同时也缩小了孩子们的眼界。

《我的前半生》中离婚前的罗子君就是这样的一个妈妈,

所以当她被离婚的时候才会那么的手足无措如临大敌。

-04-

接纳孩子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很多爸爸妈妈们都会一边玩着手机,一边带着孩子,

看起来各做各的很和谐,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周末带米宝在小区的健身中心玩,

一群四五岁的孩子在踢足球,他们的家长在周围加油鼓劲,时不时还帮着踢上两脚,

不远处一个男孩的妈妈在玩手机游戏,声音开的很大,时不时对着屏幕爆粗口,

男孩虽然在玩球,眼睛还是会时不时地看向妈妈那里,

看得出来,他希望妈妈也参与进来,

而那个玩游戏的妈妈似乎完全没有觉察孩子的感受,

只在短暂的游戏间歇对儿子喊一声,宝贝加油啊!

在我们这个小家庭,也常常会因为对方边带米宝边玩手机而互相指责。

其实拿着手机,我们并没有特别要紧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更多的时候是刷微博微信,

当我们心不在焉的时候,其实我们心里是默认带孩子是占用自己的时间,

只要陪在孩子身边,看着他不发生意外就行,

而我们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他希望我们全心全意的陪伴,他希望我们真心实意的赞美。

只有真正接纳孩子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

把陪伴孩子的时间当成我们自己的时间。

正如澳大利亚畅销书作者史蒂夫·比达尔夫在《养育女孩》这本书中所说的“为人父母相当不易。对那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自己说再见吧,你再不需要那样做,它也不再适合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