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赤条条说瑞士人》,瑞士美食竟然有一道炖猫大餐?
《赤条条说瑞士人》The Naked Swiss

作者 | Clare O’dea
译者 | 影子
(一个国家,10个传闻。一探究竟。是真是假?任君评述。)
Chapter1:认识一下瑞士人
Chapter2:瑞士人很有钱,吗?
Chapter3:瑞士人排外,吗?
Chapter4:瑞士人聪明,吗?
Chapter5:瑞士人性别歧视,吗?
Chapter6:瑞士人中立,吗?
Chapter7:瑞士人帮过纳粹,吗?
Chapter8:瑞士人无聊,吗?
Chapter9:瑞士人是奸诈的银行家,吗?
Chapter10:瑞士人有世界最好的民主,吗?
Chapter11:瑞士人是欧洲人,吗?
Chapter 2: 瑞士人很有钱,吗?(3)
4. 焦点故事——瑞士美食:炖猫大餐
如果你是BBC、《华盛顿邮报》、《时代》等多家权威媒体的观众或读者,你会看到相关的报道——瑞士有一道美味佳肴,就是炖猫大餐。在搜索框输入“瑞士人吃……”,猫肉将会第一个跳出来跟你见面。
但是事实有些反转。得从头说起——
故事起因是这样的:
20世纪90年代初,瑞士的一个动物保护团体ATS发出请愿书,请愿禁食猫肉狗肉。ATS是动物保护人士伊迪丝·茨威格领导的女性团体。当时获得了6000个签名,但是政府拒绝定义宰杀狗猫为非法,一方面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事情;一方面觉得这是个人意愿,不该升级到国家意愿。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个请愿,很快传遍了全世界。
本是一个动物保护的善意请愿,却从此让瑞士贴上一个“吃猫吃狗”的恶意标签。这大概是茨威格从未预料过的。
战争、饥荒、穷困年代里,全欧洲都有可能食用狗肉猫肉,却为什么单单给瑞士贴上了标签,而且怎么撕也撕不掉?
《巴塞尔日报》记者迈克尔·布罗伊发现:疏于求证、远在他国的记者们,与骇人耳目的奇闻轶事,一拍即合。于是,就有了这样吸引眼球的瑞士故事和耸人听闻的瑞士标签。
1994年ATS请愿事件后,布罗伊根据线索在阿彭策尔州寻找“吃狗肉”的证据。和很多记者一起,最终在一家农场发现确实有人提供狗肉。当地兽医的跟风发言,一时成为证据,大肆传播开来。
2013年,ATS负责人茨威格在接受瑞士公共电台采访时,还在控诉:“我如果深入阿彭策尔州,会发现当地仍旧有1/2,1/3的人是吃狗肉的,圣加伦州的艾姆茵特也一样在吃。这是瑞士的大丑闻。”之后,记者深入当地农村,敲门一一询问求证。终于找到有一个人,承认20年前吃过狗肉;还有位80岁的老人说很多年前杀过几只狗,他曾在很小的时候吃过狗肉,因为当时家里太穷了。
2014年,一位新的运动人士加入,让这个故事重回大众视野。SOS Chat Noiraigue创始人托米·托马克,在没有完全事实考证,说瑞士有3%的人会经常吃猫肉,圣诞季简直是猫肉季,人们会把猫肉跟葡萄酒和大蒜一起炖。爱猫的托米·托马克发起了一项请愿,希望禁食猫肉,并收集到了16000个签名。通过法新社等多家通讯社报道后,瑞士又一次以“吃猫”震惊了世界。
很多记者质疑3%的数字,托马克说这个数字来自于一个记者,并由联邦兽医办公室认证过。联邦兽医办公室驳回了这个说法。2014年11月,联邦兽医办公发言人告诉《20分钟》记者,澄清道:“我不知道这个数字从何而来,但是肯定不是来自我们这里。”
太晚了!!
一句澄清,怎么堵得上泱泱之口。
“瑞士人吃狗肉和猫肉”的谣言早已满天飞,各个国家、各种语言,即使是世界上最权威的媒体,也这样报道。
2016年2月,有人伪装瑞士大厨,制作了一期“祖母最爱的猫肉大餐”的恶搞视频,让很多观众信以为真,在社交媒体上转发无数,短时间内很多新闻网站也纷纷提及。后来被证实是出自“反肉食”的激进人士之手。他们不仅仅是反对吃猫肉,更是想挑起公众对肉食的愤慨。
被吃猫肉大餐的瑞士人,何其无辜!
有感而发的
影子说——
关于瑞士美食
瑞士人都吃啥?
瑞士的饮食文化受意大利影响较多,意面、披萨、千层肉酱面等都能在餐馆找到。
瑞士本土饮食,有Fondue(奶酪火锅),Raclette(奶酪板烧),Rösti,蘑菇奶酪汤等等。最有名的就是Fondue(奶酪火锅)。
瑞士美食Raclette


Fondue(奶酪火锅)
将奶酪放进一个8寸左右的小锅里,待其煮成液体状后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白酒和果酒,吃的时候要用长柄的叉子将一块面包叉起来,放进锅中拿出来吃。就这样一边烧一边蘸一边吃,直到火锅中的液体奶酪快要烧干烧焦时为止。
用的锅底常用格鲁耶尔(Gruyere)奶酪,刨成细丝状入锅煮融。奶酪时间越久,气味越大,越上头。建议大家选年限短的奶酪,气味没那么重,也比较容易入口。
如果和瑞士人一起吃奶酪火锅,要特别小心别掉了叉子上的面包,否则——其实也没啥,最多被他们笑话像个小孩子,连面包也会掉。据说,瑞士人如果自己掉了,他会买一瓶葡萄酒给大家分享。
对于一个吃过各种火锅的中国人来说,我在第一眼看到奶酪火锅的时候,内心是奔溃的。眼前看到的,明明就是面包蘸热奶酪,好像有些对不住“火锅”这个名字。尤其在夏天,吃两块面包,就发腻吃不下去。
后来闻多了奶酪气味,慢慢熟悉了奶酪味道,开始也对奶酪欲罢不能。闻着,你以为是陈腐的气息;入口,是咸香,有浓郁的奶味;蘸上面包,平淡的口味瞬间赋予了魔法,奶酪让唇齿之间的咀嚼增添了阻力,而越是咀嚼,越是让强劲有力的味道冲击着唇舌和口腔。
即使和中国火锅完全是两个世界,也不能妨碍到美食的感官享受。

比较下中国火锅。

下一篇——Chapter3:瑞士人很排外,吗?(3)

(感谢大家对本书和本译文的喜爱。本书翻译已获Clare O’dea授权,禁止二改商用,转载请注明。本书成书于2017年,所以有些数据并不是最新。如有错误,欢迎指正,不甚感激。微博@影子945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