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若惊
2023-01-15 本文已影响0人
觉之旅
这几日看《老子的心事》,讲到《道德经》的“宠辱若惊”。为什么被宠和受辱都会“惊”?书中的说法是,被宠爱和侮辱其实是一体的。刚开始不明白,现在我知道了。
一个人对他人的宠爱永远不可能长久,一旦受宠,就会时刻担心失去宠爱,患得患失;有一天真的失了宠,那可能生不如死,万分难受,甚至演变为恨。这时候看,当初的受宠,其实早已埋下了受辱的种子。所以受宠不是一件好事。
人与人之间,经常会有礼节往来,比如喝酒之类。今天收了别人的红包,心里总记着欠人家的,哪天寻着机会就还回去,还了后,终于能松一口气,两不相欠了。所以受恩也像受宠一样,是容易让人受“惊”的。这件事我印象很深。十余年前我搬家,楼下的邻居打了一个红包,喝完酒我坚决要把红包退掉,丈夫不同意,说邻居啥的以后会有人情往来。但我们基本没有交往,到现在也没把人情还回去。这让我每次见了邻居都不自在,总感觉欠了人家的。这就是一种“辱”。
人和人,还是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最为明智,彼此友谊能更持久。如果一方总是承受着另一方的恩典,必定给另一方造成心理负担。
很多时候,对人好要把握分寸。过于好,过于不好,都不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空间,太好了,反而干涉了他的自由,让他不自在。
所以老子的智慧是“宠辱若惊”,要有警觉心,及时把自己伸出去的手拉回来,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