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恩系列

肯恩行旅29

2018-08-13  本文已影响0人  快乐的学徒

肯恩行旅29

第二十九课 上主在我所看到的万物之内。

这一课及下一课经常被拿来作为批判《奇迹课程》是“泛神论”的论证。任何主张“上主需要透过物质现实来展现自己”的说法,在天主教眼中皆属异端。多年前,我遇到一位非常保守的耶稣会会士,他堪称为古代猎杀异端的仅存硕果,毕生致力于揭发当代基督教思潮中所有含带异端倾向的学说。当他听说《奇迹课程》和我这个人之后,立即挺身而出,前来拯救受教于我的神父修女,以免他们受到这部课程和我的牵累而遭地狱惩罚。还记得那天晚上,我们谈了一个小时左右,他一一举出《课程》的异端论点,不过他只检阅了〈练习手册〉。他当时就特别提出今天这一课,还花了不少唇舌来证明《奇迹课程》属于“泛神论”。其实,表面上来说,他也没错,今天开门见山的主题“上主在我所看到的万物之内”,乍看之下,确实充满泛神论的味道,上主好似存在桌椅内,在身体内,在草木中……,不过,只要细读下去,就会发现耶稣显然另有弦外之音。事实上,第二十九和三十课的主旨谈的是“上主的目的(也就是宽恕的目的)存于我所看到的万物之内”,这是因为目的纯属于心灵层次。下文自会阐明其中的道理。

读者或许还记得我在“前言”已解释过,〈练习手册〉的用语常有误导之嫌,更别提整部课程了。比方说,耶稣提到上主时,其实常常是在说圣灵,〈练习手册〉尤其如此。再举第一百九十三课为例,标题是“一切事情都是上主要我学习的课程”,然而,耶稣却又在课文里明说:“上主是不会教人的,那是圣灵的任务。”由此可知,本课“上主在我所看到的万物之内”,指的其实是圣灵的教学目标。

(1)今天的观念一语道出了何以你能够在万物之内看到所有的目的。它解释了何以没有一样东西在本质上是分离的个体。它也阐明了何以你所见的一切毫无意义。其实,它为我们练习至今的每一个观念以及所有的后续观念,作了最好的解释。今天的观念为整个慧见奠定了基础。

慧见和肉眼之见毫无瓜葛,而是一种心境或心态,我们会在下一课看得更清楚。具体而言,慧见,寓意着我们已经选择耶稣为师,也因此,能够透过他的“眼睛”去看待事情。我们已经明白“内心与外境是同一回事”的道理,不论我们在外界看到什么,不过是内心之见所投射的阴影而已。“上主在我所看到的万物之内”,这句话其实是说“上主在我所想到的万物之内”,因为看到和想到是同一回事;所见不只来自所想,而且它与念头根本就一体不分。总之,慧见的前提乃是看出上主的“目的”。只要我能在万物之内看到宽恕的目的,就表示我已开除了小我而聘请耶稣为师了。我把耶稣另一句话也连在一起:“辞去你自以为师的角色吧……因你被自己误导已深。”(T-12.V.8:3; T-28.I.7:1)一旦能以耶稣为师,我的所见、所想、所感,便与自己的过去分道扬镳了。

(2:1~3)此刻,你也许会发现这个观念难以捉摸。你也许会觉得它很愚蠢、大不敬、毫无道理、相当滑稽,甚至根本就站不住脚。就以你所看到的桌子为例,上主总不会在那儿吧!

我们之所以觉得这个观念难以捉摸,只因我们真的认为那张桌子分明就在我身外,而且历历在目。毫无疑问,这便是世俗之见。然而,即使在虚幻的世俗观点下,上主也不可能存在桌子里头,因为桌子根本就不存在。请留意,耶稣在此再度要我们把焦点由外在现象转向内心的想法。唯有如此,我们才可能领会耶稣的教诲始终针对目的层次或所选的老师而发,他的焦点永远指向心中的念头。

顺便一提,初次操练〈练习手册〉的学员,练习至今,如果还体会不出耶稣教诲对传统思维的颠覆,这两课适足以帮助他们睁大眼睛。《奇迹课程》和其他灵修法门真的不可同日而语,它的惊世骇俗之处正是基于它的核心形上理念——世界是个地地道道的幻相。换言之,我们在世上所见所想的一切,没有一个是真的。所有真实的事情并非发生在身体或世界上,全都发生于心灵内。这一点在这两课阐释得远比前面十多课更为明确。

(2:4) 然而,我们昨天已经强调过了,连一张桌子也享有整个宇宙的目的。

再说一次,“目的”才是我们所要着眼的对象,纵然我们已经在这个对象上投射了小我之念,而且呈现为一个外在之物;如今有耶稣为师,我们才能够用不同的眼光重新看它。如果我们能够宽恕,表示我们真正领悟了“外在的一切确实只是反映自己内心早已当真的想法”这一道理。难怪本课程对宽恕的定义如此与众不同——宽恕我们的弟兄并没有做的事情。意思是说,不论他们做了什么或没做什么,都绝不可能剥夺我们的平安的。为此,真正需要宽恕的是自己内心的罪咎之念,因为我们认定自己已经与平安绝缘,才会将罪咎投射到他人身上。

(2:5) 凡是享有宇宙意义之物,也享有造物主的目的。

此处“宇宙”和“造物主”的用法,可说是《课程》在用词上有时显现“不经意”的另一用例。显然的,耶稣在此不是谈物质宇宙,因上主不可能是物质世界的造物主,这是《奇迹课程》一贯且明确的立场。因此,如果我们死守文字的表面意思,最后一定会为这类的前后矛盾而消受不了,因为这类用词与耶稣其他教诲截然相反。总之,我们要把握教诲的内涵,切勿死扣着文字,在表达形式上争论不休。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还会再三提醒。

(3:1) 今天就开始学习如何以爱,以感谢及开放的心来对待万物吧!

只要选择耶稣为师,必然会认同他的爱,那么,当我们向外一望,自然只会看到“不是爱的流露就是爱的求助”。如此,我们面对世界,尤其是自己的特殊关系,才会怀着欣赏与感恩的心情,因为它们提供了学习的契机,让我们认出自己早已被宽恕了,我们的小我也就化解了。“开放的心”意味着我们的心灵不再拒圣灵的真理于千里之外。当我们舍弃圣灵而拜小我为师时,我们的心灵对圣灵的真理便封闭了起来。〈教师指南〉将“开放的心”列为上主之师第十个特质(M-4.X),表示只要心灵向耶稣之爱彻底开放,我们的思维便不至于被小我扭曲,眼前的世界自然也不致扭曲了。从此,所见所闻只可能出于爱,而不再出自小我思维笼罩下的有形知见。

(3:2~4) 你现在还看不见它们〔意味你目前还看不见事情真相〕。你想知道它们的内在真相吗?绝不是它呈现于你眼前的样子。

这儿又是一例,我们若停下来沉思这几句话,必会引发强烈的焦虑。如果我们眼中的一切“绝不是它呈现于你眼前的样子”,表示自己所有的看法都错了,那么,连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必然也错了。一言以蔽之,我们对万事万物的想法根本全都错了。

(3:5~6) 它的神圣目的远远超越你那短浅的视野。当慧见向你彰显出它足以照亮世界的神圣本质时,你才会彻底了解今天的观念。

这几句话与第十五课所说“物体周边光明”相互呼应。耶稣在前文已经解说过,此处更加明确地指出,他说的绝对不是什么灵气或有形可见的光辉,而是指不同的眼光,也就是源自真理之光的慧见。唯有选择以耶稣为师,我们才能不受限于小我“短浅的视野”,而获得新的领悟。

(3:7) 那时,你会百思不解自己当初怎会如此鲁钝。

曾几何时,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类经历:当罪咎及判断之念消退,心里突然感受到耶稣的爱,就在这个刹那的清明之中,《奇迹课程》的道理突然显得如此清晰。问题是,我们一旦又意识到自己真的错了,耶稣才是对的,后果简直不堪设想,顿然之间,心灵便会再度封闭,于是故态复萌,又回头受制于先前的扭曲观点。(修行中的常态)

最后两段重述了我们非常熟悉的操练步骤。

(4) 今天需要练习六次,每次两分钟,按照你已经相当熟悉的模式:开始时,先向自己复诵一遍今天的观念,然后套用到你从身边随意取材的对象,而且具体说出名称。选择时,尽量避免分别取舍;由于今天的观念对你极其陌生,使你更难抗拒这一诱惑。请记住,你所赋予的本末轻重之别,对实相而言也是同等的陌生。

这个提示看似简单,其实含意颇深。我们全都深恐小我的幻梦世界被真理取代,才会无所不用其极地想把真理拉到幻相内。其中一种常见的伎俩,即是声称自己很懂书中的深意,以及这些练习为何采用这类形式等等,如此一来,便能把自己熟悉的旧有思维套在耶稣那套“极其陌生”的说法上,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课程》所有教诲的初衷全盘否定掉。至于最后一段,则是为我们的“自由取材”提供了一些范例。

(5:1) 因此,尽量让你取材的对象不受你的偏好所影响。

它所建议的取材对象,包括了“重要”和“不重要”之物,如手指、身体、衣架、杂志、台灯、门和垃圾桶等等(也就是本段第三至第九句)。最后,耶稣透露了这个练习会带来的“甜头”:即使在恐惧之中,我们仍会感受到几分安详的。

(5:10~11) 除了指定的练习次数以外,至少每隔一小时就复诵一遍今天的观念,一边慢条斯理地向自己复诵这句子,一边缓缓地环顾四周。至少会有一、两次的练习,能带给你一种安详的感觉。

我们渴望的“安详的感觉”,正是耶稣在〈正文〉提到的内心的“寂静核心”(T-18.VII.8)——正是它,在背后推动着我们如此操练每天的练习,也是我们由衷所渴望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