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有趣的童年回忆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农村出生了。母亲是知青,父亲是赤脚医生。我是家里的长女,后来还有一个妹妹和弟弟。
在农村里的童年是我最美好的回忆。
最早的记忆是屁股下面贴着肉的,凉凉的小圆石凳。这开裆裤的年龄肯定只有2、3岁。依稀记得有金色的阳光普照。然后又有个比较清晰的凉凉的回忆,就是扮家家装小媳妇,为了扮得更像,我抱了块石头放在肚皮上。
那时一到春天,屋后的山上开满了杜鹃花,有鲜红的有粉红的。不知道为什么,粉红的被人嫌弃,称作“牛屎花”。鲜红的就被我们采下来,吸吮花蒂的花蜜,吸一朵扔一朵,够豪的。偶尔把花瓣也吃了,有点微酸。

还有一种花蕊是黄色的粉红色花朵,是漫生的。于是我们采下嫩绿的竹枝,把竹叶扯出,再把花朵插上去,就可以挥舞着玩了。
不用去野外,村子里到处都有一种小喇叭花,玫红色一丛丛地。我们用纸折成小方帽状,把小喇叭花装进去,就是最袖珍的小花篮。

屋前屋后长了很多的野草莓,只有花生米那么大。大人说是蛇吃的,所以我们一般不敢吃,而我还是偷偷吃过,有淡淡的甜味。
但没有那红得晶莹剔透和紫到发黑的野树莓甜;更没有母亲从村子对面小山上采来的“牛奶莓”好吃。它有层薄薄的白色绒毛,至今还记得那浓郁香甜的味道。

大人们出工去山上干活时,要经过一条蜿蜒的山路,路边有很多矮树丛。其中有棵不知名的矮树,它的叶子是带甜味的。有时跟着大人走一段路,大人们会在那里停下来,摘几片叶子放在嘴里嚼,也给我几片。后来我自己去摘,可永远记不住是哪一棵树,试到吐了一地口水,偶尔才能找到。
每当下过一场春雨,第二天早上,小姑姑经常去山上小松树林里采蘑菇。有一次带了我去。记得扒开一丛松针时,有一朵脸盆那么大的蘑菇让我雀跃不已。后来姑姑说只不过手巴掌大罢了。

村口有眼水井,旁边种了几棵苍绿的柏树。四方形的水井里面,长着绿茸茸的水青苔,青苔旁边经常浮游着一些小虾。我喜欢趴在井边,用小手捞那些小虾玩。有一次,脚一滑,一头栽到井里去了。幸好马上来了一个挑水的人,一把提着我的脚把我提出了水面。
后遗症是此后不肯洗头,母亲每次帮我洗头,我就鸡猫子鬼叫喊救命。母亲给我捉虱子捉得烦不胜烦,索性给我剪了一个锅盖头。翻看那时的照片,我奇怪照相时怎么笑得出来。

我家对面有两栋老屋。它们之间有两尺左右的距离,下面是污水沟。小伙伴们有天打赌,看谁能跨过去。我跨了,掉下去了。小伙伴们一哄而散、奔走相告。满身污泥臭气的我被拎麻袋一样拎回家的。把我弄干净后,怕我发痧,母亲叫上两个壮实的村妇,把我按在长椅上,给我好好的拧了一次痧。毕生难忘。
某次去要好的小伙伴家里玩,我直冲冲迈着小胖腿跨过她家的门槛,一脚踩到她家躺在地上的金毛大狗。大狗老实不客气咬破了我的左上臂,至今还有疤痕。想起村里有个小姐姐,被一只大白鹅追着啄下体,那哇啦哇啦哭喊奔逃的样子,我觉得自己没有她惨。
那时煮饭剩下的锅巴是最好的零食。有次与同龄的堂姐妹抢锅巴吃,仗着身高体壮,一把推倒了对方,使堂姐妹有颗门牙只有一半了。某天学着大人剁猪菜,切到了左手食指上,现在还有个“X”字形的疤。也不知道是什么神切法。
村子右边有一条小河。挨着村边这段河水不深,至多在大人小腿膝盖处。夏日炎炎就在那里戏水。手撑着河底的石头瞎扑腾,做会游泳状。有时搬开河边的石头,可以抓到螃蟹。最高兴的是某块石头下面,有几十个指甲盖大小的小螃蟹,赶紧捧回家,用油炸酥了,美味至极。

虽然是南方,那时候的每年冬天还会下雪,屋檐树梢垂下无数的冰挂。掰一条下来,嚼得咯吱咯吱响。有小伙伴说淋点酱油更好吃,没试过。那时油盐酱醋是稀罕物,大人才不许这样做。

外婆住在县城,母亲打算把我送去外婆那带着。在农村野惯了的我,怎么受得了没有小山野外,没有草地果树,不能随便到处乱跑的日子?四周都是不熟悉的房子和大街小巷。爸妈或者别的农村的人来了,我缠着要跟着回去农村。记得有一次我抱着自行车后座死不放手,自行车还是自行走了。
终于有一天,我从城里的井边又一次湿漉漉溜回外婆家,外婆受不了了,换了比较乖的妹妹给她带。我又回到了热爱的乡村。

我可以说是天性莽撞顽皮。经常被脾气不太好的妈妈打骂,当然都不怎么重。我脸皮比较厚,都习惯了。何况我妈是那种打一下揉一揉的人。心里是特别疼小孩的。
有时候接城里的妹妹回农村住几天。有天不记得什么事情我又被打骂了。我本人没事人一样,小时候柔弱的妹妹倒在旁边“嘤嘤嘤”哭起来。妈妈却转移目标骂起妹妹来,反正她已经哭了,再多哭会虱多不痒。我就出门找别人玩去了。
六岁该上小学了。跨过村边那条小河上古老的石拱桥,有一座公共祠堂改成的小学学校。从教室窗外可以看到近处的田野和远处的青山。同学们中间流传着一个说法—对面山上的坟墓会发出荧光,搞得我上课时经常去望,下课了却顾着玩不去看那山了。

教室天花板上总垂着一根绿色的长纸条,应该是哪次联欢晚会留下来的。上课时我也总望着,想着下课了爬课桌上把它扯下来玩。可一下课就跑教室外面去了。然后上课时又继续想着下课了记得去扯,直到离开这个学校也没有完成这个任务。
某天晚上放了露天电影《白蛇传》。第二天与同学们扮演着玩。谁都想当白娘子,我自认为长得最漂亮,却是众望所归的小青。满心不愿意也得演,我觉得怼许仙那一段演得最好。气呼呼的样子是本色出演。看来从小就不是温柔端庄的料子。
“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向我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这歌词就是那几年在乡间上学的写照。
天蓝水碧,夜空繁星满天,野花野果漫山遍野的童年日子,永生难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