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写作特训班

【3月17日+风云二组】常态化的努力才叫真努力

2018-03-17  本文已影响0人  Crystal_双城记

今天我重读了《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这本书我去年7月份就读过了,记得刚读完自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原来优秀通过读书就可以实现,觉得成功触手可得。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讲的是一位叫洪镇洙中年男人的故事,他在工作低谷,女友分手,自己过得很丧的情况下,开始了读书之旅,最终逆袭成为人生赢家。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大概分为四部曲。

1. 100天读了33本自己感兴趣的书 。

2.1年读了100本专业书籍的书。

3. 100天内采访了10位 CEO。

4. 1年读了365本深度思考的书。

四部曲把如何成功的方法和数量写得清清楚楚,简单易操作。

那么从去年7月到现在,3个100天都已经过去了,为什么我连第一步都没有走完呢?

“懒”?“没时间”?

今天我在重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思考这个问题。

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首先,我没有把读书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没有把它当成我的一个清晰的目标。我还是把读书当成了爱好。爱好嘛,总是排在家庭,工作,孩子之后。所以,当各种干扰来临时,这个目标自然就被稀释吹跑了。

今天我在书中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就是每天早晨和晚上睡觉前大声喊三遍 “我今天要读书!” 喊出来,时刻提醒着自己的目标,而不要害羞地藏在心里。

其次,我没有确定下来每天读书的时间。书中讲了,每天早上和晚上各一个小时,上下班30分钟。我读书总是很混乱,觉得见缝插针读书就好,结果,每天读书的任务就不是很清晰。

第三,我读书是为了什么?当初觉得能读完33本书是很酷的事情,而并非真正把读书当成改变命运,扭转人生的契机。这次我读书就有了很清晰的目标。

其实按照这个方法,作者从第一本书起,到最后365本书读完,这样高强度的读书下,也用了近三年的时间。所以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成为一个行业的专家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没有偏方妙招可寻,所以偶尔的努力不叫努力,常态化的努力,才是真努力

PS:红皇后效应真的很可怕,80后的我被90后追得危机重重。想到《三体》里的一句话,“消灭你,与你何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