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自己变傻
昨天晚上看了一个李笑来老师的视频,才明白我学了很多笑来老师的概念,有些概念真的是我主动刻在自己的脑子里的,而不是真会用。
我用自己的眼光看自己学的那些概念永远是对的,完美的,就像自己照镜子,明明自己是个胖子,需要3年才能减下30斤,当自己一个月后刚刚减肥1斤,然后在镜子,发现自己太完美了,怎么会这么帅,然后就放弃减肥了。
通过笑来老师,在课堂上举了很多列子来证明,我们有时候真的要比我们自己想象的还要聪明,是我们太聪明了,只有使自己变傻,才能够更认真的学习。所以我们在学习什么的时候,要保持适当的傻,只有把自己变傻,完全认为自己是一个傻瓜,认为自己的不完美的,才能够有长足的进步。
我们常常学习什么知识会出现两个误区,第一个概念混淆,概念不清。
第一个概念混淆。
比如笑来老师讲到复利效应,但是我们只知道复利效应,知道如何去运用吗?我觉得未必,假如你今天在股市说投资5000元,你给自己说我老了再用这笔钱,可是下个礼拜或者下个月你就认为自己老了,可以把这笔钱拿来用了,但是你发现你亏损了,从此之后,再也不投资了,如果要是这样,那我觉得你并没有理解复利效应,一笔钱你至少要在股市上放七年,才能够产生复利,假如你是那种明天就要花了的人,你还是不要说自己懂复利效应,不然的话,懂的人一看就穿。
比如写作,假如你自己真的没有把写作当成你手头的一件重要的事儿做的话,那你的文章,只会很普通,普通到你把自己的时间投入在上面了,最终还是徒劳无获,只有朝着出书的目标坚定不移走下去,你才会对写作有真正的领悟,不然的话,那你毫无目的的写,就是在徒劳,也就把写作的概念混淆了。
第二个 :概念不清
大多数时候我们某一个概念只记住一句,或者某个关键词,我们大脑有一个天然机制就是帮我们圆谎,让我们自己能力感知氛围内已经完美了,其实这就是最大的无知,无知到你根本不是用心在学,而是你学了感知不到概念,假如学了没有感知,那我们可能真的还要再次好好去学一下。这可以让我们对概念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持续复盘也能够让我们从原有观念里面走出来,达到清晰的地步。
所以当我们没有足够清晰的概念,持续的复盘就行了,想做到持续的复盘,就要把自己变傻,傻到第二次,甚至更多次复盘,每一个复盘把前面的忘个金光,在进行重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