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儿//黑子
那是一个周末,父母正好也都休息。母亲去街上用小麦换了白面粉回来,做手擀面。母亲做的手擀面是我小时候的最爱。面煮好了,再配上新鲜的爆炒韭菜,草鸡蛋摊成的蛋皮,最后淋一点镇江老陈醋,挖一筷子猪油,味道真是绝了。
正在我们一家人吃得正欢的时候,冷不丁的从后门进来一只黑狗。一身黑,短毛,但并不发亮,背部脊骨和两侧的肋骨似乎要撑破身上的黑衣,显然是长期饥饿导致的。我们三双眼睛齐刷刷的打量它时,它也看着我们。那是一种祈求的眼神,并不害怕。
母亲立刻就懂得了那眼神的含义。她拿起一只碗向灶台走去,盛了满满一大碗面条,倒了点韭菜卤,也挖了块猪油,用筷子搅拌了几下,就向那只陌生的黑狗走去,黑狗退了两步。母亲以为它要离开了,就停了下来,将面碗放在了地上,然后转身到我们这边来了。黑狗并没有离开,它看母亲走了,它慢慢的向面碗靠近,用狗鼻子闻了闻。就没有过多的犹豫,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显然是饿极了。不大一会儿功夫,一碗面条就被它吃完了,连碗都给舔的干干净净的。
之后黑狗就留在我们家不走了。有句老话说的好:“猪来穷,狗来富。” 既然它喜欢我们家,我们就收养它吧。那时候我才上小学五年级,对小动物总是特别喜欢的,于是我举双手赞成,直呼“好呀,好呀”
妈妈说:“给它取个名字吧。”
“看它一身黑,就叫黑子吧”爸爸提议道。于是从那以后我们家就多了只黑子。
一开始我是不太敢摸黑子的,但是又特别想摸摸它。黑子好像看出了我的想法,它总是主动的用它黑黑的脑袋过来蹭着我的腿,没多久我们熟悉了,黑子特别喜欢跟着我。
一开始,每天早上我去上学,那会儿都是步行去的。黑子就一路跟着我,我一看这不行啊,上学可不能带只狗啊,于是就冲它跺脚,双手做出往外推的动作,嘴里喊着:“黑子,快回去,晚上哥哥回来陪你玩。“ 开始它不懂我的意思,我只好停下来,做出要打它的样子,它才往回走。于是我就往学校走去,结果它又跟上来了,就这样来回几次,它才明白,我是让它回家去,不要跟着我。
晚上我放学回来,快到家门口了。黑子耳朵尖,定是听到了我的脚步声,马上从家里冲了出来,围着我快乐的打着圈,尾巴左右不停的摇摆着。我蹲下来摸了摸它的脑袋,安抚了下它激动的情绪。到家后,我写作业,它就在我脚边趴着,安安静静的也不闹。我读书时,它的两只黑耳朵会竖起来听,我就嘲笑它:“小样儿,你也能听懂?” 不过看到黑子都在认真听我读书,我也就读得更卖力了。
打那以后,黑子每天都会送我到门口的大马路上,直到看不到我,它才回去。晚上我回家,它必定又在那路口等着我。如果日子就这样平淡的过下去,也算是一种幸福。于它,于我。
黑子是条母狗,在我家生了两窝,小狗并不都是黑的,有白的,有黄的,当然也有黑的。满月之后都送给左邻右舍或是亲戚朋友了。大约是黑子来我家两年之后,那时黑子又怀孕了,肚子越来越大。尽管如此,它每天还是会在门前的小路上送我等我,晚上陪我写作业。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放学,走在门口的小路上,熟悉又陌生的小路。熟悉的是我每天都要路过,陌生的是今天少了些什么,是什么呢?我一路走回了家,放下书包。感觉自己丢失的特别重要的东西,却又一下子记不起来。 黑子哪儿去了,难道去生小狗狗了?
我问妈妈黑子哪儿去了,妈妈疑惑的说:“黑子不是去路边等你的吗,你没见到啊?”
我感觉到一丝的不安,说不清是怎样的不安,我也忘记后来是怎样找到黑子的,发现它时,已经躺在马路边的草丛里,肚子鼓鼓的,嘴里流着血,身下也有血,身子还是热的,眼睛半睁着,眼角还有泪水,但却没了呼吸。我的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我意识到我的黑子没了。平时没有觉得它有多么重要,可是当它离去时,又是那么不舍。
我抱起黑子,走在门前陌生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却又觉得熟悉起来,黑子又在我身前身后绕来绕去,不让我前进,它的大黑脑袋还在蹭着我的腿,它的黑尾巴依旧在晃来晃去…… 明天,它还会像往常一样送我到路口。